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四大电影节

全球四大电影节


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 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 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
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 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 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
,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 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 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
片进行评选,对优秀影片和它们的作者(包括导演、编 剧、演员、摄影、作曲、剪辑、服装、美工、特技等) 授予奖品或奖状等。也有只参展不评奖的
国际电影节。电影节可以说是个电影展览会,而奥斯卡 只是颁奖并不存在展览性质,综上所述奥斯卡不是电影 节更不是国际电影节,而世界上最富盛名
的是柏林、戛纳、威尼斯三大国际电影节。奥斯卡现已 设置最佳外语片奖,2011年第8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是丹麦的《更好的世界》。柏林国
影节概况戛纳国际电影节(英文:Cannes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
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我国电影《白日焰火》 于2014年获得金熊奖,男主角廖凡获银熊奖。 威尼斯国 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创办于1932年,是世 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故被称为“国际电
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 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 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 影节主要奖项。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
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 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 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
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 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 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
全球四大电影节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即法国的戛纳国际 电影节,德国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和意大利的威尼斯国际 电影节与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被视为国际
影坛最重要的四大电影奖,但不同于奥斯卡奖注重影片 的政治和商业因素,三大电影节坚持以艺术性作为最高 指标。奥斯卡金像奖概况“奥斯卡金像奖
”(AcademyAward),正式名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 院奖”,1927年设立,每年一次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半 个多世纪来一直享有盛
次,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 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1932年至1942年,奖项 分为最佳故事
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 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 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
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 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 “圣马克铜狮奖”等。威尼
誉。它不仅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和成就而且对 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1927年5 月,美国电影界知名人士在好莱坞
发起组织一个“非赢利组织”,定名为电影艺术与科学 学院(Academy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
ces缩写为A.M.P.A.S.)它的宗旨是促进电影艺术和技术的进 步。学院决定对优秀电影工作者的显著成就给予表彰并 成立了“电影艺术与
,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 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 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
和政治角色。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 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 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
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 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 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
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
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 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 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
行第一届。主要奖项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 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 "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
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 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 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
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1978 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 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
重要地位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 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 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
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1931年后“学院奖”逐 渐被其通俗叫法“奥斯卡金像奖”所代替,其正式名称 已鲜为人知。评选
奥斯卡只是美国本土的一个电影奖项而已,和中国的 “华表奖”是一个意思,只是一个本土的电影奖项,但 从他没有“最佳外语片奖”来看他也不是国
际性的,而电影节的定义是世界各国电影艺术和技术成 就展览的盛会。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促 进各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对正式参展的影
斯电影节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它聚焦于各国的 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 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创新,就能
够被电影节所接纳。该电影节的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 艺术服务”,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号,而评判标准很纯 粹:艺术性。在六七十年代,威尼斯电影
节发掘了一大批新兴的欧洲电影人。尽管它所选择的电 影未必是该导演最好的一部作品,但却时时刻刻地在引 领欧洲艺术电影的发展潮流。戛纳国际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