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晶闸管及其应用

教案-晶闸管及其应用

课题:8.1 晶闸管8.2 晶闸管触发电路授课时数:2教学目标:1.掌握晶闸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晶闸管触发电路。

教学重点:1.晶闸管的分类、结构、型号、参数和工作特性。

2.单结晶体管的特性及晶闸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1.晶闸管的工作特性。

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A.引入晶闸管俗称可控硅。

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寿命长、使用方便等优点。

它广泛应用于无触点开关电路及可控整流设备中。

B.复习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分类。

C.新授课8.1 晶闸管8.1.1 单向晶闸管1.单向晶闸管的结构和符号(1)外形平面型、螺栓型和小型塑封型等几种。

(2)符号及内部结构三个电极:阳极A、阴极K、控制极G4层半导体:P—1N—2P—2N1P—引出线为控制极;1P—引出线为阳极;2N—引出线为阴极23个PN结(J,2J,3J)1文字符号:一般用SCR、KG、CT、VT表示。

2.单向晶闸管的工作原理:(1)实验演示:①正向阻断:A-K加正向电压,G无电压-不导通。

②反向阻断:A-K加反向电压,G无论是否加控制电压-不导通。

③触发导通:A—K加正向电压,G,K加正向电压—导通。

④导通后控制极失去控制作用:晶闸管一旦导通,降低或去掉控制极电压仍导通。

(2)工作特点:①单向晶闸管导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晶闸管阳极与阴极间接正向电压;二是控制极与阴极之间也要接正向电压。

②晶闸管一旦接通后,去掉控制极电压时,晶闸管仍然导通。

③导通后的晶闸管若要关断时,必须将阳极电压降低到一定程度。

④晶闸管具有控制强电的作用,即利用弱电信号对控制极的作用,就可使晶闸管导通去控制强电系统。

3.单向晶闸管主要参数(1)额定正向平均电流在规定环境温度和散热条件下,允许通过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流平均值。

(2)维持电流在规定环境温度、控制极断开的条件下,保持晶闸管处于导通状态所需要的最小正向电流。

(3)控制极触发电压和电流在规定环境温度及一定正向电压条件下,使晶闸管从关断到导通,控制极所需的最小电压和电流。

(4)正向阻断峰值电压在控制极开路和晶闸管正向阻断的条件下,可以重复加在晶闸管两端的正向峰值电压。

(5)反向阻断峰值电压在控制极断开时,可以重复加在晶闸管上的反向峰值电压。

4.晶闸管的型号及含义(1)型号3表示额定电压为500 V表示额定正向平均电流为5 A表示晶闸管元件表示N型硅材料(2)简易检测a.用万用表“R⨯ 10”挡,黑笔接阳极,红笔接阴极,指针应接近∞。

b.合上S,表针应指很小阻值,约为60 Ω200 Ω,表明晶闸管能触发导通。

c.断开S,表针不回到零,表明晶闸管是正常的。

8.1.2 双向晶闸管1.双向晶闸管的结构与符号(1)外形(2)符号文字符号:TLC、SCR、CT及KG、KS等表示。

(3)结构有三个电极,为主电极T和2T,另一个电极G为控制极。

12.双向晶闸管的工作特点特性:主电极T、2T无论加正向电压还是反向电压,其控制极G的触发信号无论是正1向还是反向,它都能被“触发”导通。

主电极间电压是交流形式。

3.双向晶闸管的检测(1)用万用表“R⨯ 1 k”挡,黑笔接T,红笔接2T,表针应不动或微动,调换两表1笔,表针仍不动或微动为正常。

(2)用万用表“R⨯ 1”挡,黑笔接T,红笔接2T,将触发极与2T短接一下后离开,1万用表应保持几欧到几十欧的读数;调换两表笔,再次将触发极与T短接一下后离开,万2用表指示情况同上。

(3)对功率放大或功率较小但质量较差的双向晶闸管,应将万用表黑表笔接电池负极。

然后按(2)所述方法测量判断。

8.2 晶闸管触发电路授课时数:2教学目标:1.掌握晶闸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晶闸管触发电路。

教学重点:1.晶闸管的分类、结构、型号、参数和工作特性。

2.单结晶体管的特性及晶闸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1.晶闸管的工作特性。

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8.2 晶闸管触发电路8.2.1 单向晶闸管触发电路1.单结晶体管的结构和型号(1)结构三个电极:发射极E、第一基极B、第二基极2B。

1一个PN结。

(2)电路符号发射极箭头指向B极,表示经PN结的电流只流向1B。

1(3)外形2.单结晶体管的基本特性 (1)等效电路b1r :E 与1B 间电阻,随发射极电流而变,即E I 上升,b1r 下降。

b2r :E 与2B 间的电阻,数值与I E 无关。

bb r :两基极间电阻。

bb r =b1r +b2r 。

η :称为分压比,b1r 与bb r 的比值,η 一般在0.3 ~ 0.8之间。

(2)导通条件)结的正向压降 PN 为(D D BB EE V V V V +>η3.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1)单结晶体管触发脉冲形成电路(2)工作原理电源接通后,BB V 通过微调电阻P R 和电阻1R 向电容C 充电,当单结晶体管满足导通条件,单结晶体管导通,C 迅速放电,在电阻3R 上形成一个很窄的正脉冲b1v 。

经过一个周期后,单结晶体管截止,由BB V 通过微调电阻P R 和电阻1R 向电容C 充电,重复上述过程。

8.2.2 双向晶闸管触发电路 1.双向二极管触发电路 (1)触发电路1VT :双向二极管。

2VT :双向晶闸管。

L R :负载。

(2)工作原理① 交流电源处于正半周,对电容C 充电,电压极性为上正下负。

② 电压增大到使双向二极管导通,可使双向晶闸管导通。

③ 当交流电源过零的瞬间,双向晶闸管自行阻断。

④ 交流电源处于负半周,对电容C 充电,电压极性为下正上负。

⑤ 电压增大到1VT 的转折电压,使双向二极管反相导通,可使双向晶闸管导通。

⑥ 调节P R 值,即可改变电容的充电常数,从而改变脉冲出现时刻,可改变晶闸管的导通角。

2.其他类型的触发电路 (1)RC 触发电路特点:简单、成本低。

(2)晶体管组合触发电路1V 、2V :为NPN 型,只用C 、E 两极。

(3)氖管触发电路成本低,氖管可作指示器。

练习1.单向晶闸管内部结构包括____层半导体材料,构成____个PN结。

它有三个电极分别是____,____和____。

2.单向晶闸管导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____;二是____。

3.单结晶体管有三个电极:____、____和____,只有____个PN结。

小结1.单向晶闸管导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晶闸管阳极与阴极间接正向电压;二是控制极与阴极之间也要接正向电压。

2.晶闸管一旦接通,降低或去掉控制极电压仍导通。

3.导通后的晶闸管若要关断时,必须将阳极电压降低到一定程度。

布置作业P147习题八8-1,8-3,8-4,8-5。

课 题:8.3 晶闸管应用电路 授课时数:2教学目标:掌握晶闸管的几种应用电路,特别是几种基本的可控整流电路。

教学重点:晶闸管整流电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引入利用单向晶闸管的“触发导通”特性,可组成可控整流电路,这种整流电路与一般整流电路不同处在于输出的负载电压是“可控的”。

B .新授课 8.3 晶闸管应用电路8.3.1 晶闸管整流电路 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1)电路组成(2)工作原理① 当2v 为正半周时:晶闸管VT 承受正向电压,若此时没有触发电压,则负载L v =0。

② 当ωt α时,控制极加有触发电压G V ,晶闸管具备导通条件而导通,正向压降很小,2L v v =。

③ 当α <ωt < π 时,晶闸管保持导通,负载电压L v 基本上与次级电压2v 保持相等。

④ 当ωt π 时,2v = 0,晶闸管自行关断。

⑤ 当 π <ωt < 2π 时,2v 进入负半周后,晶闸管呈反向阻断状态,负载电压L v =0。

(3)波形图① α :控制角。

指触发脉冲的加入时间。

② θ :导通角。

每半个周期晶闸管导通角度。

控制角越大,导通角越小,它们的和为定值α+θ= π。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电源效率低,直流电波动大。

2.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1)电路组成(2)工作原理①桥式整流输出电压对晶闸管VT而言是正向电压,只要触发电压到来,VT即可导通。

则负载电压Lv将与'v2对应部分基本相等。

②当'v2经过零值时,晶闸管自行关断,在2v的第二个半周中,电路将重复第一半周的情况。

(3)波形图8.3.2 其他应用电路1.音乐彩灯控制器:(1)电路组成(2)工作原理从收录机等音响设备的扬声器两端,引出音频信号,经升压变压器T升压后,为单向晶闸管的触发信号。

当幅度大时,晶闸管导通,而幅度小时,晶闸管仍处于阻断状态。

由于音频信号的构成比较复杂,因此,某些信号也会改变晶闸管的导通角。

这样,晶闸管就工作在导通、阻断或非全导通状态,使负载黄、红、绿、蓝四组彩灯随音乐的旋律而不断闪烁。

2.安全感应开关电路(1)电路组成按组成原理划分电路可分为:感应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双向二极管触发电路及双向晶闸管保护电路三部分。

(2)工作原理人或物靠近感应板产生电容,这个电容与本机电路中的电容C对电源形成串联分压,1使与之连接的氖管导通后,又作为基极偏压直接加在射极输出器的放大管V上,射极输出1器输出一个信号使双向二极管2CTS导通,触发双向晶闸管3CTS导通,带动负载工作。

练习:在单相可控半波整流电路中,通常把电角α叫做_____,把θ称为_____。

两者的关系是,α越大,则θ就_____,它们的和为_____,即_____。

改变α的大小,就可以改变_____,也就改变了_____。

小结:可控整流原理:控制在半波内第一个触发脉冲出现的时间,就可以控制晶闸管在电源正半周内导通的角度。

电源在正半周中,第一个触发脉冲出现的电角称为控制角。

布置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