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共包括四个识字和一个语文园地。
课文内容包括识字一《一去二三里》、识字二《口耳目》、识字三《在家里》、识字四《操场上》以及语文园地一。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1、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共同学习的快乐。
2、懂得要养成领号的读书、写字习惯。
3、通过观察、说话、演练,愿意与老师同学友好交谈。
4、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单元的内容分析:《一去二三里》是鲁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
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
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
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我们确定了第一课时的两个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能流利地朗读背诵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3、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认识新笔画横河捺。
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己的研读、教师的导读、同伴的评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好诗句。
需特别提醒的是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
为此在写字前应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第一个汉字。
《口耳目》一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
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
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出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识记12个生字,会写5个字。
提醒老师们注意的是“目”和“木”字音相同,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本课学写的五个生字中出现了“弯钩、横钩、撇、捺”四种新笔画。
知道“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在家里》一课由一幅插图、一组表示家庭陈设、用品的词语和一篇反映学生晚上家庭生活的短文组成。
文中的8种物品学生非常熟悉,但第一次认识合体字,且识字量相当大,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这并非易事谜语,可以设计“找朋友”的游戏以提高孩子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字与写字并能将实物与表示它们的名称的词语联系起来。
教学难点:认识8个带新偏旁的生字。
《操场上》也是一篇识字课。
这是学生学完拼音后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第4课。
本课有一幅表现操场上热闹的图,6个表示体育运动的词语和一首儿歌。
图上画了小学生在操场上所玩的体育活动,儿歌概括了操场上活动的情形。
告诉学生体育锻炼可使身体更强壮,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对事物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拍、球”等14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认识两个偏旁“扌、足”。
3.激发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拍、打、球”等9个词语能读准字音,激发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本科的课后练习是“读读画画”,通过看图让孩子认识更多的体育项目,并从中学认识更多的汉字,以涂色的形式调动孩子识字的积极性。
语文园地一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综合复习。
共包括八部分内容。
比较具有难度的是第一部分“我会写”,要求孩子能正确区分声母和韵母。
难度在于字母以火车的的形式展现,内容多很容易漏写。
通过我们老师的共同商议认为,可以让学生每认出一个字母除正确书写在规定位置外,还要将该字母划去,以免重复认用。
最后要数一数声韵母总数是否与所给字母数相同。
第二部分为“我会连”共有八个汉字,分为上下两排。
对于学生来说没什么难度,既可以用颜色来区分,还可以用反义词来区分,鼓励孩子多动脑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练习。
第三部分是“我会读”,内容是对前面所学二类字的归类复习,与后面的“我会认”同属识字训练,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提高孩子的识字兴趣,教师可借此机会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识字。
“我会连”这类型的练习在前面学习字母时就用过,把图和相对应的汉字连起来,关键还是考察孩子是否认识这些字。
“读读说说”是本园地中的重点,第一次明确要求孩子说一句完整的话,练习并不难,关键是养成随时随地说一句完整的话的习惯。
“读读背背”是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咏鹅》,配以漂亮的插图,更能激发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
最后内容是“口语交际”《有趣的游戏》。
课本上的三幅游戏插图学生基本都能看懂,可以引导学生先看图说一说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游戏,然后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同学探讨自己喜欢的游戏。
可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并推荐一名代表讲给全班同学听。
继续巩固说一句完整的话的练习,师生评议。
第二单元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和一个“学习园地”,五篇课文中,有描写山水的谜语诗,有极富儿童情趣的儿歌,有风景如画的江南风光,有农村教育的新面貌,还有渗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整组课文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能够激发学生乐学的愿望。
语文园地有六项内容,包括分辨字音、比较形近字、字的偏旁归类、读词语、读句说句和读背古诗。
第一课《画》是一首谜语诗,谜底是画。
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
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柔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第二课《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
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
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生动亲切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第三课《小小竹排画中游》是写江南秀丽的景色,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
本课对两岸树木、禾苗的描述,饱含着赞美的感情。
第四课《哪座房子最漂亮》是一首诗歌,第一句、二句采用数数歌的形式,讲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的可喜变化;三、四句一问一答,指出小学生的房子最漂亮,能激起学生的自豪。
第五课《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
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切、和谐。
《语文园地二》1、我会连。
目的是复习汉语拼音、巩固学过的生字字音,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2、读读比比。
这个练习目的是比较形近字,并区分记忆。
3、我会找。
复习所学的偏旁。
4、我会读。
安排此项活动的目的是巩固识字和积累词语5、读读说说。
此项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句型“什么地方有什么”。
6、读读背背。
这项活动内容是一首古诗《画鸡》,要借助插图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7、口语交际练习,内容是“我们的画”,教材配有一幅插图,画面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能激发学生交流展示自己作品的欲望。
在本组教材教学中,要体现教学的整体性,教师可以带孩子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认识身边的事物,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悟,使孩子能够有一颗爱大自然的真挚之心。
学情分析:孩子刚刚学完拼音,对课文、生字的学习应该说兴趣很高,应抓住这一契机,培养孩子的兴趣。
识字与写字对孩子来说是最大的困难,“回生率”比较高,因此教学中应适当给孩子渗透一定的识字方法,如“语文园地二”“读读比比”中:了── 子,木──禾等,一年级孩子往往受其心理特征所限,不会主动发现和注意,需要老师做进一步的引导。
单元学习目标:1.会认读50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情感。
3.以文本为载体,引领孩子们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走进语文学习,在朗读与想象中走进文本,使他们体会到阅读是快乐的。
4、掌握简单的反义词5、会简单的偏正词组,学会补充词语6、会补充句子教学重难点:1、《画》的教学重点是认识10个生字,会写五个生字,认识两种笔画和偏旁,并练习朗读。
难点了解诗意。
2、《四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并练习朗读。
难点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小小竹排画中游》重点识字写字并练习朗读课文。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哪座房子最漂亮》识字写字并练习朗读课文。
感受农村的变化。
5、《爷爷和小树》理解重点词语,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要保护它。
6、语文园地二重点读熟词语,补充句子,背诵唐寅的《画鸡》。
7口语交际重点讲讲自己的画,评评别人的画。
教学提示: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还能读出感情来。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为了避免学生乏味,我采取教师范读、引读、学生自读、小老师领读、比赛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画》(1)在教学生字时,引导学生认识新偏旁走之的基础上,采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认识“远、近、还”等字。
写字教学时,笔画比较简单,主要是学习竖弯钩和横折弯钩两种笔画,教学时可以用一根彩色的电线展示这两个笔画的变化,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这两个笔画均为一笔写成,并提醒学生折角要写的圆润。
(2)理解诗意是本文的难点,在教学中不必拔高难度,让所有的孩子都理解。
只要大多数孩子能够说得上来就可以了。
(3)本课课后安排了说反义词的练习,在《语文园地一》里面已经有了这个内容的练习,而且现在我们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前期教育都非常的上心,对于一些常接触的反义词,比如说大小、多少、黑白等,学生们应该都掌握的很好,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说出一些他们知道的反义词,加深对于反义词的掌握。
2、《四季》(1)本首诗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句式,在句型上都是采用了“谁怎么样,他对谁说:…我是谁‟”的格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学生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练习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2)在本课写字教学中要重点指导写好“口”,让学生认识新笔画“横折”,可以用顺口溜帮助学生掌握“口”的要领: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
(3)课后练习说说你喜欢的季节。
3、《小小竹排画中游》(1)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好书本上现有的教学资源,有条件地还可以运用课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2)注意文中的两处语言训练点:一处是“两岸树木密”,让学生懂得“密”在此处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长得密?”使学生地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同步。
第二处是“绿油油”这种格式的词语是第一次出现,也可进行拓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