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 8.2 实训项目——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8.2.4 铣偶数矩形牙嵌离合器
§ 8.2 实训项目——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操作步骤】 (1)选择毛坯 (2)选择铣床 (3)选择夹具、刀具和量具 (4)加工V形铁的工序
① 工序1:以表面1为粗基准,紧靠固定钳口,铣削平面2. ② 工序2:以已加工过的平面2为基准,紧靠固定钳口,铣削表
面3。 ③ 工序3:以平面2为基准,紧靠固定钳口,铣削表面1。铣削
条件同工序2。
§ 8.2 实训项目——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2. 工艺过程的组成
样板工作图
§ 8.1 相关工艺知识
8.1.1基本概念
(1)工序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 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铣样板
用一个工序铣削样板
§ 8.1 相关工艺知识
8.1.1基本概念
用两个工序铣削样板
§ 8.1 相关工艺知识
8.1.1基本概念
§ 8.1 相关工艺知识
8.1.1基本概念
3. 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 根据生产纲领的大小不同,机械制造业的生产类型可分 为下列三大类:
(1)单件生产 (2)成批生产 (3)大量生产
§ 8.1 相关工艺知识
8.1.2定位基准的选择
1. 基准的种类 (1)设计基准 (2)工艺基准
① 定位基准 ② 测量基准 ③ 装配基准
设计基准
§ 8.1 相关工艺知识
8.1.2定位基准的选择
2. 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 (1)粗基准的选择 以毛坯上未经加工过的表面做基准,这种
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如下: ① 当零件上所有表面都需加工时,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
表面做粗基准。 ② 工件上各个表面不需要全部加工时,应以不加工的面做粗
孔加工方案
§ 8.2 实训项目——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8.2.1 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案
孔加工方案
§ 8.2 实训项目——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8.2.1 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案
平面加工方案
§ 8.2 实训项目——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8.2.2 铣V形铁
§ 8.2 实训项目——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8.2.2 铣V形铁
第8章 工艺规程 线
8.1 相关工艺知识 8.2 实训项目——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 8.1 相关工艺知识
8.1.1基本概念
1.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称为生产过程。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 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 艺过程。
用三个工序铣削样板
§ 8.1 相关工艺知识
8.1.1基本概念
(2)安装 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安装。 (3)工位 为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
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 占据的每一个位置叫工位。 (4)工步 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 的那一部分工序叫做工步。 (5)走刀 在一个工步中,如加工余量很多,不能一次切掉, 则可分成几次切削,每切削一次称为一次走刀。
§ 8.2 实训项目——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8.2.3 铣十字槽配合件
§ 8.2 实训项目——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8.2.3 铣十字槽配合件
§ 8.2 实训项目——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8.2.3 铣十字槽配合件
§ 8.2 实训项目——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8.2.3 铣十字槽配合件
【操作步骤】 1.根据毛坯情况确定粗基准,按矩形工件铣削工艺方法粗铣件1 及件2的六个表面。 2.按矩形工件铣削工艺方法精铣件1及件2的六个表面达尺寸要 求,用游标卡尺检测。 3.划加工参考线,铣削凸件一侧台阶达尺寸要求(分层切削)。 4.铣削凸件另一侧台阶达尺寸要求,保证对称度。 5.铣削凸件中间通槽,注意控制通槽深度,槽底面与台阶底面 应在同一高度上。 6.划加工参考线,铣削凹件: 7.倒角。采用周铣法完成件1及件2倒角工序。 8.检查工件,合格后取下,掉件1及件2毛刺,两件相配合,加 工结束。
基准。 ③ 尽量选择光洁、平整和幅度大的表面做粗基准。 ④ 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尽量避免重复使用。
§ 8.1 相关工艺知识
8.1.2定位基准的选择
(2)精基准的选择 以已加工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如下: ① 采用基准重合的原则 ② 采用基准统一的原则 ③ 定位基准应能保证工件在定位时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尽 量使夹具设计简单。 ④ 定位基准应保证工件在受夹紧力和切削力及工件本身重量 的作用下,不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起工件位置的偏移或产生过大的弹性变形。
§ 8.1 相关工艺知识
8.1.4编制工艺规程的步骤
1. 选择毛坯 2. 选择各工序所用的机床 3. 选择夹具、刀具和量具 4. 确定工时定额
§ 8.2 实训项目——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8.2.1 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案
外圆表面加工方案
§ 8.2 实训项目——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8.2.1 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案
§ 8.1 相关工艺知识
8.1.3工艺过程的合理安排
4. 工序的集中和分散 (1)工序集中的原则 (2)工序分散的原则 5. 毛坯余量、工序余量及公差
在切削加工中所切去的全部金属层,称为毛坯余量,又叫总 余量。总余量的公差称为毛坯公差,它是用双向公差表示的。 工件在切削加工时,为了得到该工序所规定的尺寸和表面的 质量而切去的金属层叫做工序余量。
§ 8.1 相关工艺知识
8.1.3工艺过程的合理安排
1. 拟定每个表面的加工方法 (1)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 (2)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3)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处理 (4)毛坯情况 2.确定各表面的加工顺序 3.划分加工阶段 (1)在生产中通常将零件加工过程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
加工三个阶段。 (2)加工过程中划分阶段的目的
8.2.2 铣V形铁
④ 工序4:以平面2为基准,紧贴虎钳导轨面上的平行垫铁, 铣削表面4。
⑤ 工序5:铣两端面,以平面1为基准,紧靠定位铁,用两把 φ225毫米的错齿三面刃铣刀铣削两端面。
⑥ 工序6:以表面4为基准,紧贴虎钳导轨面上的平行垫铁, 用组合铣刀铣削窄槽和V形槽达尺寸要求。
⑦ 检查工件,合格后取下,去毛刺,加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