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胆道镜课件

胆道镜课件


胆镜检查方法
1. 2. 3. 4. 先消毒铺无菌巾,戴无菌手套。 将静脉输液器与胆镜连接,边注水边入镜检查。 先检查肝外胆管,然后顺序检查肝内胆管各分支。 胆镜通过狭窄部或 Oddi 括约肌开口时不能用暴力,否则会 造成撕裂出血, 亦可损伤胆镜。
术后胆道镜操作
术后胆道镜操作中截取的图像
胆道镜取石
术后并发症
1、发热:多为一过性的低热,应保持胆道引流通畅。
2、窦道穿孔:多发生在术后过早取石,入镜或取石用力过猛所致, 也可因窦道在腹腔过长、扭曲,换管时用较大的引流管所致。 预防:胆镜检查应在术后4周以后进行; 胆镜取石应在术后6周后进行。 3、恶心、呕吐:胆道镜检查肝内胆管或对Oddi口的刺激或滴注 液体过快时均可导致。停止操作可缓 4、腹泻:生理盐水用量过多所致。液体用量应控制在3000ml左 右,不宜过多。 5、胆道出血:门脉高压症,或因胆石压迫胆管粘膜致坏死、潰 疡,取石后易致出血。 6、膈下或肝下积液、取石网被卡或断裂、胆道引流导管脱出、 十二指肠穿孔
肝外胆管结石
继发性结石
• 胆囊结石排进胆管并停留在胆管内
原发性结石
• 胆道感染、胆道梗阻、胆道异物
一般平时无症状或仅有上腹部不适,当结石造成胆管梗阻时 可出现腹痛或黄疸,如果继发胆管炎时,可有较典型的 Charcot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的临床表现。 腹痛:发生在剑突下或右上腹,多为绞痛,呈阵发性发作, 或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或背部放射,常伴恶 心、呕吐。是结石嵌顿于胆总管下端或壶腹部,胆总管平滑 肌或Oddi括约肌痉挛所致。
术中胆道镜操作的意义
对于我们而言: 可以将原有的LC 术(腹腔镜胆囊 切除术)扩展为 LCBDE术(腹腔 镜下胆总管切开 取石+T管引流+ 胆囊切除术)。 还可以开展保胆 取石术。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
缝合胆囊切口 置入网篮取石 自胆囊切口置入胆道镜 提起胆囊并切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术中胆道镜的优缺点
1. 2. 3. 1. 2. 3. 优点: 降低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发生率; 术中有助于对病变的确诊,为手术 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缺点: 术中胆道镜操作不太方便,取石不如术后胆道镜容易掌握; 使伤口显露的时间延长以及盐水和胆汁外溢易污染腹腔;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使用纤维胆道镜时,易损伤胆道镜。
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
其他: ① 极少引起黄疸,即使黄疸也较轻; ② 小结石可通过胆囊管进入并停留于胆总管内成为胆总管结 石; ③ 进入胆总管的结石通过Oddi括约肌可引起损伤或嵌顿于壶 腹部导致胰腺炎,称为胆源性胰腺炎; ④ 因结石压迫引胆囊炎症慢性穿孔、可造成胆囊十二指肠瘘 或胆囊结肠瘘,大的结石通过瘘管进入肠道偶尔可引起肠 梗阻,称为胆石性肠梗阻; ⑤ 结石及炎症的长期刺激可诱发胆囊癌。
1923年 Bakes
发明了类似喉镜样“胆道镜”, 术中观察胆总管下端成功, 并在柏林外科学会上正式发 表,此后该镜被公认为是胆 道镜的最早形式。
1965年,美国医生Shore与ACMI公司
研制成了光导纤维胆道镜,即软性胆道镜。此 镜镜身长50厘米,末端可以弯曲,焦距可自由 调节,成像清晰,使用较前十分方便。
爆款合集付费下载地址:/shangwu_ppt/12342.html
微创
对机体的损伤小
无可替代
胆道镜 的优势
可行活检病理
内镜下可对息肉、肿瘤等行病理学活检以确诊
直视下操作
克服了其它检查手段所需要 的推理及抽象的猜测
胆道镜分类:
·
术中胆道镜; 胆管镜 1.硬性胆道镜 胆囊镜 胆道镜分类 纤维胆管镜 2.软性胆道镜 (纤维胆道镜): 子母镜 术后胆道镜; 术前胆道镜(经皮经 肝胆道镜); 应用分类
胆囊小肠瘘
特殊类型的胆囊结石
Mirizzi综合征:特殊类型的胆囊结石,形成的解剖因素是 胆囊管与肝总管伴行过长或者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位置过 低,持续嵌顿于胆囊颈部的和较大的胆囊结石压迫肝总管, 引起肝总管狭窄;反复的炎症发作更导致胆囊肝总管瘘管, 胆囊管消失、结石部分或全部堵塞肝总管。反复发作胆囊 炎及胆管炎,明显的梗阻性黄疸。
纤维胆道镜消毒
1. 2%戊二醛液,浸泡时间为30分钟; 2. 福尔马林气体熏法:适用于各种类 型的胆道镜,气熏时间4~12小时; 3. 氧化乙烯气熏12小时。 4. 0.2%洗必泰液浸泡30分钟。
胆道镜的入路
1. 经T型管窦 2. 经 U 型 管 窦 道; 3. 胆 囊 造 瘘 术 后窦道; 4. 肝 内 胆 管 造 瘘术后窦道 5. 胆肠吻合口 6. 空 肠 盲 袢 皮 下造瘘术后 窦道。
1941年,McLver发表了与WappLer 共同设计的硬性胆道镜
此种胆道镜呈“L”型,长臂为45cm,短臂为7cm, 直径为 0.5cm ,并附有灌注系统及照相系统。 但此镜只能观察不能治疗,故未能被后人重视。
1971年,日本医科大学教授常冈健二 组成纤维胆道镜开发委员会
十年后日本成为纤维胆道镜的主要甚至唯一 的输出国,研制成了各种型号纤维胆道镜。
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病人可无症状,仅在体格检查、手术和尸体解剖时偶 然发现。 胆绞痛:典型的发作是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 改变时,由于胆囊收缩或结石移位加上迷走神经兴奋,结石 嵌顿在胆囊壶腹部或胆囊颈部,胆囊排空受阻,胆囊内压力 升高,胆囊强力收缩而发生绞痛。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 呈阵发性,或者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 部放射。可伴有恶心、呕吐。 上腹部隐痛:多数病人仅在进食过多,吃肥腻食物,紧张工 作或劳累后感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或者有饱胀不适、嗳气、 呃逆等,常被误诊为“胃病”。 胆囊积液:胆囊结石长期嵌顿或阻塞胆囊管但未合并感染时, 胆囊粘膜吸收胆汁中胆色素,并分泌粘液物质,导致胆囊积 液。积液呈透明无色,称为白胆汁。
胆道镜的应用
外一科 吴勇
Copyright © 2014 Simon PPT. All Rights Reserved.
胆道系统解剖
胆道疾病的概况
胆道结石是常见病,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胆道系统结石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的发病率也有所增 加,因此如何辨别胆道结石、胆囊结石,制定合理的、正确的 治疗方案,是外科医生的一个棘手问题。 盲目切开胆总管,易造成管壁粗糙,结石复发,胆总管切开后 取石不尽,更会加重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目前超声检查、CT|、ERCP检查对胆道结石的诊断率为61%、 78%、98%。术中辅助胆道镜取石,术后天残石率可降至 2.4%~10%左右。(注:超声检查对胆囊结石的检出率为: 90%~95%)
术后胆道镜适应症:

·
术后探查: 已知或可疑胆道残余结石; 胆道肿瘤或可疑胆道占位性病变,需取病理确诊; 胆道晚期肿瘤,伴梗阻性黄疸需胆镜下治疗 胆道畸形或狭窄; 胆道蛔虫; 胆道出血; 胆道异物; 选择性胆管造影; 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唯一可靠的诊断方法 胆道动力学研究
肝内胆管结石
病理改变 ① 肝胆管梗阻:可由结石的阻塞或反复胆管感染引起的炎性狭 窄造成,阻塞近段的胆管扩张、充满结石,长时间的梗阻导 致梗阻以上的肝段或肝叶的纤维化和萎缩,如大面积的梗阻 最终引起胆汁性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症。 ② 肝内胆管炎:结石导致胆汁引流不畅,容易引起胆管内感染, 反复感染加重胆管的炎症狭窄;急性感染可发生化脓性胆管 炎、肝脓肿、全身脓毒症、胆道出血。 ③ 肝胆管癌:肝胆管长期受结石、炎症及胆汁中致癌物质刺激, 可发生癌变。
肝外胆管结石
寒战高热:胆管梗阻继发感染导致胆管炎,胆管粘膜炎症水肿, 加重梗阻致胆管内压升高,细菌及毒素逆行经毛细胆管入肝窦 至肝静脉,再进入体循环引起全身性感染。约2/3病人可在病 程中出现寒战高热,一般表现为弛张热,可达39~40℃ 黄疸:胆管梗阻后可出现黄疸,轻重程度、发生和持续时间取 决于胆管梗阻的程度、部位和有无并发感染。部分梗阻时黄疸 轻,完全梗阻时黄疸重,如果结石嵌顿于Oddi括约肌时梗阻完 全,黄疸进行性加深。出现黄疸时可伴尿色加深,大便变白, 甚至呈白陶土样大便。
经口胆道镜(子母 镜)。
纤维胆道镜的结构
· 活检及 负压吸 进水孔 引孔 目镜
显示屏
摄像系统
冷光源 活检钳 网篮 光纤 视频连接线
术中胆道镜适应证: ·
术中探查:
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 肝外胆管梗阻、胆管癌
寄生虫、异物以及胆道内其他所见,如良性肿瘤息肉等
梗阻性黄疸、严重胰腺炎或胆石性胰腺炎 胆道术后综合征:原因不明的胆道出血;胆道测压异常 胆道狭窄、硬化性胆管炎 静脉胆道造影、经皮肝穿刺 其它胆管检查发现的肝内、外胆管异常
网篮取石法:发现胆 石时,将取石篮自操 作孔道插入,越过胆 石再张开网篮,来回 移动网篮,将胆石套 住。再将取石篮和胆 镜一起慢慢退出。胆 镜术后继续放置胆道 引流管。
术后胆道镜操作
检查注意事项
1. 检查时注意胆管粘膜有无充血、水肿、糜烂、溃疡; Oddi 括约肌开口有无炎症、梗阻。胆镜能否通过。肝内外胆管有 无扩张、狭窄、结石、肿瘤、蛔虫、异物或血块; 2. 发现病变时应做相应处理。
禁忌症
1. 2. 3. 4. 肝内胆管不扩张; 出凝血机能异常;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肝硬化门脉高压者。
操作方法
1、术前准备: ① 术前检查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 ② 在B超引导下或X线透视监视下行PTCD。 ③ PTCD 窦道扩张术:在其术后一周开始窦道扩张, 以后每周一次。一般扩张4 次后,可容纳16-18Fr 扩张探子进入即可进行胆道镜检查和治疗。 ④ 其他准备同术后胆道镜。 2、PTCS检查方法 ① 胆镜自经皮肝窦道进入胆管,先寻找确认肝门部, 依次检查总肝管,胆总管,以及Oddi括约肌开口 部,然后检查肝内胆管 ② 其他方法与术后胆道镜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