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彝良毛坪与威宁云炉河坝地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对比及找矿远景分析

彝良毛坪与威宁云炉河坝地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对比及找矿远景分析


· ·1 6 1
等, 2 0 0 8 ) , 区内岩层发生变形、 弯曲、 褶皱、 位移, 在区内形成北东向的箐门、 唐家坪子、 云炉河坝背 斜和叠瓦状展布的放马坝、 毛坪、 云炉河坝逆冲断 层, 为矿体形成提供了运移通道和成矿贯入空间, 燕山期以后主要以地壳抬升为主, 构造形态未发 ) 。区内铅锌矿主要受北东向毛 生较大变化( 图1
源流分异和蒸发岩萃取的含矿流体沿控矿构造贯 入的产物。本文在此观点基础上, 分析区内构造 发展特征, 总结对比彝良毛坪与威宁云炉河坝地 区铅锌矿体特征, 并辅以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时代 等方面证据, 分析区内铅锌矿成矿具“ 逆冲断层 运移—背斜翼部贯入成矿” 特征, 为云炉河坝铅 锌矿区找矿提供思路和依据。
- - [ 收稿日期] 2 0 1 7 0 5 1 0 - [ 基金项目] 贵州省地矿局“ 银厂坡—石门铅锌矿找矿研究” ( 课题编码 2 0 1 6 0 1 2 ) 资助。 [ 作者简介] 王佳武( 1 9 6 9 —) , 男, 贵州天柱人, 长期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
第3 期㊀㊀㊀㊀㊀王佳武, 等: 彝良毛坪与威宁云炉河坝地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对比及找矿远景分析
佐组 白 云 岩 地 层 中, 由多个小矿体在平面上呈
2 ㊀ 矿床地质特征
毛坪铅锌矿床矿体产于毛坪逆冲断层上盘唐 家坪子背斜北东段北西翼陡立—倒转状层间破碎 带中, 平缓状南东翼未发现矿体。其中 Ⅰ 号矿体 赋存 于 泥 盆 系 上 统 宰 格 组 白 云 岩 中, 矿体延长 1 4 4m , 延深 2 1 0m( 未 见 底) , 厚度 1 6m , 铅 4 2 %, 锌1 0 1 3 %。Ⅱ、 Ⅲ号矿体赋存于石炭系摆
2 0 1 7 年3 4 卷
·1 6 0 ·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贵㊀㊀州㊀㊀地㊀㊀质 ㊀㊀㊀㊀㊀ ㊀㊀㊀V o l 3 4N o 3 ( T o l 1 3 2 ) 2 0 1 7 G U I Z H O U ㊀G E O L O G Y 第3 期( 总第 1 3 2 期)
Hale Waihona Puke 彝良毛坪与威宁云炉河坝地区铅锌矿床 地质特征对比及找矿远景分析
, 2 , 3 王佳武1 , 安正泽1 , 文国江2
( 1 贵州省地矿局 1 0 3 地质大队, 贵州㊀铜仁㊀5 5 4 3 0 0 ; 2 贵州地矿风险勘查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贵州㊀贵阳㊀5 5 0 0 0 4 ; 3 贵州省地矿局 1 1 5 地质大队, 贵州㊀贵阳㊀5 5 1 4 0 0 )
坪逆冲断层、 云炉河坝逆冲断层控制, 并产于与逆 冲断层连通性较好的上盘背斜翼部及近轴部层间 断层裂隙中, 赋矿岩性主要为泥盆系、 石炭系晶粒 状白云岩, 且具中大型矿床发现, 矿体厚度大, 品 位较高, 各矿床( 点) 地质特征明显, 类比性高, 成 矿地质条件优越, 而具较好的找矿远景。
图1 ㊀彝良毛坪—威宁云炉河坝铜锌矿区地质简图
[ 摘㊀要] 本文总结对比彝良毛坪与威宁云炉河坝地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并辅以成矿物质来 源、 成矿时代等证据基础上, 认为区内铅锌矿成矿具典型的“ 逆冲断层运移—背斜翼部贯入成 矿” 特征, 并据此分析云炉河坝铅锌矿区银厂沟—新营上深部位于唐家坪子背斜北西翼有利于 含矿流体贯入成矿, 而具较好找矿前景, 为区内铅锌找矿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 关键词] 找矿远景; 逆冲断层运移—背斜翼部贯入成矿; 铅锌矿床特征对比; 彝良毛坪—威宁 云炉河坝地区; 滇黔边界 - - - [ 中图分类号] P 6 1 8 4 2 ; P 6 1 8 4 3 ㊀[ 文献标识码] A ㊀[ 文章编号] 1 0 0 0 5 9 4 3 ( 2 0 1 7 ) 0 3 0 1 6 0 0 9 贯入—基底萃取—构造成矿” 观点认为矿体是深
0 ㊀ 引言
彝良毛坪与威宁云炉河坝地区位于滇黔边界 之贵州省威宁县北西部石门乡与云南彝良县南西 部洛泽河镇接壤处, 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区重要组成 部份, 是我国富铅锌矿床集中分布区之一。现有铅 锌矿床( 点) 主要沿唐家坪子背斜北西翼及近轴 部, 以及云炉河坝背斜近轴部及南东翼分布。毛坪 铅锌矿区具毛坪、 红尖山等铅锌矿床( 点) 分布。云 炉河坝铅锌矿区点多面广, 具银厂沟、 水井湾、 唐家 坪子、 新营上、 昊星、 富强、 顺达、 狮子硐等铅锌矿床 ( 点) ( 图1 ) 。毛坪铅锌矿从 5 0 年代起, 先后发现了 、 、 个矿体, 并在 6 7 0m标高以下取得了重大找 Ⅰ Ⅱ Ⅲ3 矿进展, 有望继会泽铅锌矿之后该成矿区的第二个 超大型铅锌矿床, 其矿床特征独特, 找矿潜力大, 该 区是寻找同类型铅锌矿最有潜力地区之一。 川滇黔铅锌成矿区铅锌矿成因目前依然有较 大争议, 主要观点有“ 沉积成矿” ( 张位及, 1 9 8 4 ) 、 “ 沉积—改造—后成” ( 柳贺昌等, 1 9 9 9 ) 、 “ M V T ” 1 9 9 8 ) 、 “ 深 源 流 体 贯 入—基 底 萃 成矿( 周 朝 宪, 取—构造成矿” ( 韩润生等, 2 0 0 1 ) 等。“ 深源流体
- F i g 1 ㊀G e o l o g i c a l s k e t c ho f H e b al e a d z i n cd e p o s i t i nM a o p i n g o f Y i l i a n g a n dY u n l uo f We i n i n g 1 —铅锌矿( 床) 点; 2 —断层; 3 —地点; 4 —界线; 5 —背向斜
1 ㊀ 成矿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上扬子西缘成矿带中部, 南北向小 江断层、 南北向昭通—曲靖隐伏断层和北西向垭 都—紫云断层交汇部位。区域出露地层主要志留 系、 泥盆系、 石炭系、 二叠系及三叠系地层。岩浆 岩为海西期峨眉山玄武岩。区内加里东、 海西、 印 支—燕山期构造活动强烈, 加里东—海西期的大 陆扩张作用和构造活动, 造成区内大规模地慢柱 流体活动, 受小江断层、 南北向昭通—曲靖隐伏断 层影 响, 于晚期造成大规模峨眉山玄武岩喷溢 ( 黄智龙等, 2 0 0 4 ) 。印支早期, 环太平洋板块从 南东向 北 西 方 向 府 冲 碰 撞 的 挤 压 作 用 ( 王佳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