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方式与现代技术
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方式与现代技术
(1)保存性差。造纸原料内含植物纤维或其他有 机成分,不利于长久保存。
(2)温度的异常变化。温度过高会使周围空气中 的水蒸汽快速蒸发,大大增加保存环境中的湿度, 使得纸质文物表面受潮;温度过低会导致空气中水 分减少,湿度降低,使得纸质文物难以正常保存。 同时,温度的异常变化更使得植物纤维热胀冷缩, 极大影响纸张的抗张强度。
(6)虫蛀。在纸质文物存放期间会发生出现虫蛀 现象。此外,糨糊等物质也会使纸质文物的抗虫害 能力大大下降。
(7)霉菌问题。就目前来看,对纸质文物造成不 利影响的霉菌主要有曲菌、短梗孢、青霉菌等。其 中,霉菌孢子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色素,使纸 张形成不同颜色的霉菌斑。这些斑点不仅会污染原 有图案及文字,还使得纸质纤维粘连到一起,增加 了保护修复难度。
关键词: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传统与现代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志码:A
The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of th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the Paper Cultural Relics
RAO YuanLan (Wang Anshi Memorial Hall in Fuzhou, Fuzhou Jiangxi 344000, China)
(3)湿度不均衡。湿度较高会使纸质文物变潮分 解,使文字褪色,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科研价值[1]。 潮湿的环境易于微生物的滋生,使纸质文物霉变或 受潮,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随着水流进到纸质文物内 部,形成具有更强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加重纸质文物 的损坏程度。
(4)光照。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对纸质文物损害 极大,容介: 饶媛兰(1973-),女,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馆陈列展览及宣教。E- mail:330109052@.
39
理论与方法 / Theoretical and Method
(5)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及硫化氢 等。它们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结合后,使纸质文物更 易发生腐蚀[2]。
遗产与保护研究
Research on Heritages and Preservation
2018年10月第3卷 第10期 Vol.3 No.10 Oct.2018
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方式与现代技术
饶媛兰 (江西省抚州市王安石纪念馆,江西 抚州 344000)
摘 要: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提升了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水平,为充分发挥纸质文物的研究价 值,保障纸质文物的完整性,应对其保护修复工艺进行不断的完善与革新。文章基于此目的,对纸质文物 保护修复的传统与现代方式进行研讨,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3 保护技术
3.1 现代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快速增长,纸质文物保护
技术也衍生出了多种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3.1.1 等离子脱酸法
由于纸质文物年代久远,其内部具有浓度较高 的酸性物质,对纸质文物产生极大危害。现阶段较 为常见的脱酸技术为液相脱酸法,在纸质文物的纸 质纤维中加入脱酸溶液,从而降低酸性。也可利用 甲醇等碱性物质,在不损坏纸质纤维的情况下改变 酸性成分,延长纸质文物寿命。但就目前来看,实 施等离子脱酸技术时,往往会出现因酸碱中和剂配 置比例不合理而影响纸面清晰度的问题。这就需要 修复人员加强对酸碱综合溶剂的配置研究,防止添 40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fundamentally improved the level of th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the paper cultural relics,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esearch value of the paper cultural relics and ensure the integrity of the paper cultural relics, th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process should be constantly improved and innovating.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ways of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paperbased cultural relics, in order to provide help for relevant staff.
Keywords: paper relics;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在我国 五 千 多 年 文 明 历 史 长 河 中 , 纸 质 文 物 是 彰 显 文 化景观的重要资源之一,对当前历史研究 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纸质文物年代久远,保存难 度大,更应加强对它们的保护与修复工作,通过不 断创新传统保护与修复工艺,达到延长纸质文物寿 命的目的。
纸于西汉时期出现,并在后期衍生出了手工及机 械等多种造纸形式。现阶段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需 针对颜色、厚度等特征选择修复纸张。依据纸质文物 时代、质地及特征来看,保护与修复的纸质文物多集 中于麻纸(由麻质纤维制造)、藤纸(由藤本对皮制 造)、宣纸(由檀树皮或稻草制造)等几种类型。
1 损坏原因
造成纸质文物损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8)人为因素。人们长期的翻阅及观赏,造成纸 张磨损、汗渍污染严重[3]。此外,纸质文物保护与 修复人员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有待提升,避免纸张 在接受修复的同时受到二次损坏。
2 纸质文物特征
现阶段纸质文物主要有以下特征:"纸质文物 分类较复杂,主要包括书画、信件、报纸及手稿 等,大大提升了纸质文物保护难度。#文物保护价 值划分尚未明确,一些收藏机构往往认为年代越久 远的纸质文物越具有保护及修复价值。其实此种观 点是错误的,文物保护价值远不止体现在其年代 上,还体现在文物的艺术性、历史性及时代性等方 面。因此,在对纸质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时,应从 文物综合价值方面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