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最全教学课件

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最全教学课件

第二,在职业指导服务方面,每个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就业中 心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校友的人脉资源,及时有效地将社 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借助讲 座、座谈、模拟招聘、就业案例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职 业市场的要求,提高他们展示专业水平的能力。通过全方位 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增强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市场能力”。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前景
(一)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广阔 的空间
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潜在 的经济需求是极大的。通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这些需求已 经被成功启动,首先在大中城市,然后是沿海的小城市与农 村地区,随之而来的将是广阔的中西部地区。目前我国处在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 中,需要大量的工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未 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都将是解决就业需求的重要渠道。
(四)招聘单位将更加理性化
大部分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过去非名牌、 高学历毕业生不用的状况正在改变,现在更重视学生的 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有资料表明,一些高级技工的薪 水甚至可以超过研究生。可见,用人单位更多的是从实 际需要出发来选择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其招聘行为 的理性化程度大大提高。而这样一种环境,无疑将给高 职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们当中可能有 更多的人将来会加入“高级技师”这一行列。
目录
第一章 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 第二章 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 第三章 高职毕业生就业面向 第四章 高职毕业生就业程序 第五章 高职毕业生求职面试 第六章 高职毕业生求职安全 第七章 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
第一章 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
第一节 高职毕业生就业前景 第二节 高职毕业生竞争优势 第三节 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高职毕业生就业策略
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对 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应该比较大。从总体来说, 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初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 状态,这为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增长准备了广阔的空间。
(二)政府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一系列政策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 造了更好的环境
政府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逐步消除了对高校毕业生供给与需 求的政策抑制,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实施大学生自 由就业制度。如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含高职毕业生) 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以及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 政限制,打破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促进了大学毕业生无 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
(2)环境科学类、土木建筑类、外语类、电子商务与物流、 营销类专业社会需求将大大增加。
(3)生物工程类、生命科学类专业有可能异军突起,创造 新的亮点。
(4)医学、师范类毕业生“重心”下移。 (5)金融、财经、政法类专业投资较高,但竞争更为激烈。 (6)艺术类毕业生不再是阳春白雪,将更多地走向大众。
(一)劳动力严重过剩导致失业率逐年上升
目前,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正处于劳 动力过剩的新高峰,城镇失业职工和向城镇转移的农村 劳动力大量增加,每年自然增长的劳动力就有2 000万 人。三方面的因素叠加,我国劳动力总量出现绝对的严 重过剩。
(二)新增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充分就业的需要
(四)全球金融危机,使大学毕业生求职“雪上加霜”
2008年爆发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大学毕业生求职 “雪上加霜”。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企业 的用工需求下滑得比较厉害,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就业 机会相对比过去几年有所减少。
二、未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需 求变化趋势
(1)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将继续“升温”,但 “火爆”场面将不会再现,其职业前景仍然乐观看好。
(三)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了毕业 生的就业能力
第一,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的显场化、 知识化与全球化的需要,围绕“职业路径”整合教育与工作 的联结机制,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 强化实践环节,促进了毕业生就业能力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由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营机制, 推行劳动合同制后企业承包的用人需求大为减少,一些 国企还实施关、停、并、转、卖的产权改革,导致失业 大量增加,因此我国的国有企业已不是就业主渠道,已 不可能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据统计,2009年 全国新增就业目标为900万人,比2008年减少100万人。 考虑补充自然减员300万人,全年社会就业总需求为1 200万人。其中要确保完成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 还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群体就业。由于企业 用人需求减少,可供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将进一步 减少。
第一节 高职毕业生就业前景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点及毕业生就业形势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点是:一方面我国劳动力 供给增量2007年达到峰值,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就业弹 性较低,对劳动力的需求难以大幅增长,劳动力总量严 重供过于求。同时,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随着结构调整 和产业升级的推进而日益突出。
(三)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加
自1997年起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实施根本性改革以 来,我国高校连续扩招,每年毕业生年均增长约50万人。 2010年全国大学生毕业生人数达到630万的历史新高, 其中高职毕业生占50%左右,大学毕业生总量约占城镇 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另外,由于每年高校毕 业生离校时的初次就业率在70%左右,一批学生当年毕 业后未能及时就业,估计2010年要求就业的历年累积高 校毕业生将达到700万人以上,大学生“毕业就失业” 已成为不争的社会现实。
此外,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就业或从事特定的职业,实 施了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补偿机制。我国自2003年起开 始实施就业激励政策,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政策在2004年 以后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国务院规定,政府支持的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等重大项 目,要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加大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的力度,扩大由中央财政支持的西部志愿者规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