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吃水不忘挖井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2、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学习重点认识本课10个生字。

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学习难点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理解第三自然段,体会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生预习内容1、给课文后面的生字组词,越多越好哦!2、将这这篇课文大声地朗读3遍,想想写了什么。

3、读读课文,通过读书知道毛主席是谁?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收集到的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

录音机、《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歌曲磁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听歌吗?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好吗?(播放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教师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文章。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读题置疑:读了故事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1)“挖井人”是谁?“吃水人”是谁?(2)为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二、介绍人物,了解时代背景。

师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毛主席的资料(图片、文字等),在班内交流,了解时代背景。

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课件出示毛主席的相片,介绍毛主席革命历程。

)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在湖南考察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农民运动。

3月,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武汉出席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4月27日至5月10日,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会议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宁汉合流,大革命失败。

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

同宋庆龄等二十二名国民党中央委员联名发表《中央委员宣言》,谴责蒋介石、汪精卫背叛国民革命。

8月7日,出席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会后到湖南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毛泽东在武汉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

在去江西铜鼓萧家祠第三团团部途经浏阳张家坊时,被团防局的清乡队抓住,押送途中机智脱险。

9月,秋收起义受挫后,率起义部队向罗霄山脉中段进军。

10月,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1月,遭到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错误指责,被撤销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

1928年4月,率部在江西宁冈县砻市同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会师。

5月,担任两支部队合编成的工农革命军(后改称中国红军)第四军党代表、军委书记。

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

10月,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决议案,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1月25日,代表中共红四军前委给中央写报告,总结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

12月,主持制定井冈山《土地法》。

1929年1月,同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至1930年春赣南、闽西两块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

4月,主持制定兴国《土地法》。

6月,出席在龙岩召开的中共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红军的任务、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等问题的正确意见未被接受,原由中共中央指定他担任的前委书记职务被改选他人担任。

会后,离开红四军主要领导岗位,到闽西休养并指导地方工作。

东征时期月,指导召开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

9月,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发出指示信,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的行动策略和建设一支坚强的人民革命军队的正确主张。

12月,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主持召开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会上作政治报告,并起草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

1930年1月,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阐述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5月,在江西寻乌作调查;同时撰写《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8月,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和中共总前敌委员会书记。

9月,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12月30日至次年1月3日,同朱德等指挥红一方面军粉碎国民党军第一次“围剿”。

1931-1940年1931年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讲演月7日,中共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举行,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未出席会议)。

王明在共产国际代表扶持下进入中央政治局。

4月至5月,同朱德等指挥红一方面军粉碎国民党军第二次“围剿”。

7月至9月,粉碎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

11月1日至5日,在中央苏区党组织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赣南会议)上受到排挤,被指责为“狭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和“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

11月,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主席和人民委员会主席。

1932年1月,到江西瑞金城郊东华山古庙休养。

3月,红军攻打赣州失利后,停止休养,赶赴前线指挥。

4月15日,发表《对日战争宣言》。

三、质疑点拨,汇报交流读听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有几句话?(1)读讲第一句,(指一名)其他同学听辨他说得对不对。

把表示地点的词(“瑞金”“沙洲坝”)画下来。

(2)读讲第二句,其他同学听辨。

画出表示地点的词(“江西”)。

(3)练习说话:说说“瑞金、沙洲坝、江西”三个地点有什么关系。

2.老师讲背景,学生细听。

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红色根据地,领导人民闹翻身,求解放,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在这期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下面讲的故事就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候发生的事。

读想结合,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动笔画几句话。

2.毛主席在那儿住的时候看到什么?哪句写着呢?再细读这两句话思考这个问题。

(1)从“很远”这个词看出什么?(画出这个词)(2)想象,没有水吃,会有哪些困难?结合这两句话来想象。

(3)毛主席会怎么想呢?3.那么毛主席是怎么做的?读第三句讲一讲。

(1)“带领”是怎么做?画上这个词。

(2)想象挖井时会受哪些累?4.为什么毛主席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你觉得毛主席是个什么样的人?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群众解除疾苦)小结:这一自然段有三句话,前两句写毛主席挖井的原因是沙洲坝没有井,吃水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后一句写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了一口井。

朗读这句时,要读好刚才画出的词,体会这两句的顺序。

5.看图,这就是井挖好之后,人们终于能喝着清凉甘甜的水后,那兴奋激动的场面:(1)毛主席和乡亲们在干什么?(2)想象他们之间会说什么?(练习说话)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么沙洲坝的乡亲又是怎么做的?课外读有关毛主席的故事或作品,利用活动课交流。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解第三自然段。

1.看第二幅图,讲讲图上画的是什么?2.书上是怎么写的?读第三自然段,用几句来写的?卜算子·咏梅_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沁园春·雪_毛泽东毛主席诗词_毛主席诗词全集132首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立”是怎么回事?“时刻”怎么讲?(2)讲讲“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这句话的意思。

(3)把这句话画下来,想乡亲们为什么要立这块碑?为什么要在解放后立碑?3.教师讲解:因为乡亲们听见的不仅仅是解决人民多年未解决的吃水问题,而是毛主席为普天下的劳苦大众谋幸福,解放全中国让人民当家做主人,面对美好的生活,人民又怎能忘记这位新中国的谛造者呢?!因此,“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就有一语双关的意思。

也就更生动表达了人民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激毛主席的深厚感情。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共和国的创始人和他从事的伟大事业,树立为人民谋幸福的远大志向。

4.除了毛主席以外,还有好多的革命家、老前辈也是这样处处为人民服务,谁来讲一例?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

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

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的独特引言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或者使用此空间强调要点。

要在此页面上的任何位置放置此文本框,只需拖动它即可。

]5.今天也有许多叔叔、阿姨为我们能过上幸福生活在辛勤的工作,有的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怎样做?小结:永远记住那些为了我们的幸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不要忘记对自己关心、帮助过的人。

所以说课题的这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已经被广泛运用为不要忘记对自己关怀、帮助过的人。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1.让我们带着对毛主席无限崇敬的心情读全文,并注意三个自然段的顺序。

2.练习背诵。

(1)填空:①( )城外有个村子叫( ),毛主席在( )领导革命的时候在( )。

②( )后,乡亲们在( )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

(2)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3.拓展延伸关于毛主席的生平介绍。

练习说话:学生模仿课题的说法,自由表达:过桥不忘——,吃菜不忘——,穿衣不忘——,——不忘——-板书设计吃水不忘挖井人毛主席带领挖井 --------------爱人民乡亲们立碑刻字 --------------爱领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