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冲突理论

社会冲突理论

社会冲突理论理论渊源《理论取向、核心议题与路径选择:社会冲突理论本土化探讨》石方军. 理论取向、核心议题与路径选择:社会冲突理论本土化探讨[J]. 浙江社会科学,2012,12:81-86+162.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是社会冲突理论研究的先驱,他们关于冲突的思想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研究者们。

分别受他们的影响,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可以分为两大理论传统:批判冲突论和分析冲突论。

[4](社会冲突两大理论传统的具体论述见RuthA.Wallace,AlisonWolf(2008),第62~121页)两种传统的差异表现在对于社会科学的看法,以及是否相信社会冲突能被消除。

批判冲突论者认为社会科学家有道德责任来批判社会,自己的理论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推动力。

拒绝把评价与分析分开或者是把价值与事实分开,认为社会分析家不应该把作品与道德承诺分离开来,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几乎是不可能的,社会科学研究是建立在作者特定的观点基础之上的。

批判冲突论者大部分相信理想社会秩序的可能性,认为一个社会基本上不是以社会冲突为基础,社会将进化到不再有冲突的境界。

冲突论重要代表人物赖特·米尔斯、皮埃尔·布迪厄、法兰克福学派及新马克思主义者都属于这一传统。

而受马克斯·韦伯思想影响的分析冲突论者把冲突看作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并永远存在的一个方面,反对带有价值判断的社会分析,极力倡导一种超阶级、超价值判断的、客观的冲突分析。

他们反对社会科学的结论必须有价值评价,力图建立与自然科学一样客观的社会科学。

拉尔夫·达伦多夫、刘易斯·科塞和兰德尔·柯林斯等都可以划为这一传统。

《浅析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王彬彬. 浅析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08:46-47.西方的社会冲突理论是现当代西方社会学中以社会冲突为研究对象的重要社会思潮。

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的形成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初,并且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社会冲突理论开始升温,成为“也许是当代社会学理论中呼声最高的观点”。

一些相关学者和论著开始问世。

这当中以科塞的社会冲突思想最具特色,也更适用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

一、科塞给冲突下的定义及对其原因的分析科塞给冲突的定义是这样下的:“冲突是有关价值,对稀有地位的要求、权利和资源的斗争。

在这种斗争中,对立双方的目的是要破坏以至伤害对方。

”[2]([美]L.科塞,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前言,第24页)科塞将社会冲突的根源分成了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物质性的原因,指权利、地位和资源的分配不均;另一方面的原因是非物质性原因,指价值观的不一致。

在科塞看来,二者当中的任何一个在互动中均可构成冲突的根源。

二、科塞对冲突类型的分析科塞在他的冲突论中对社会冲突进行了归类研究,把冲突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把冲突划分为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

前者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作为手段的冲突,而后者本身就是冲突的目的。

所以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对于现实冲突来说,冲突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因此冲突可以被其他同样能达到目的的手段所代替;对于非现实冲突来说,冲突本身就是目的,除了冲突的对象可以变换外,冲突本身没有其他的互动形式可以代替,冲突高于一切。

另外,现实冲突往往产生某种后果,而非现实冲突却没有任何后果可言。

第二种类型的冲突是紧密关系中的冲突。

科塞注意到:“关系越紧密,感情越投入,就越倾向于压抑敌对的情感,而不是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在次级关系中,比如企业合伙人的关系,敌对情感往往能相对自由地表达出来;相反,在初级关系中,参与者全部投入使得这种情感的发泄对他们的关系形成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敌对情感趋于积累起来,并得到进一步强化。

”[3] ([美]L.科塞,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前言,第24页)第三种类型的冲突是群体内部冲突和群体间冲突。

前者,在科塞看来,在群体内部如果发生冲突,那么这种冲突的强度应当取决于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共性、相似性和关系的全面性。

也就是说,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共性越少、相似性越小和以往交往关系中保留程度越浓,那么,社会冲突的强度也就越小。

反之,社会冲突的强度也就越大。

后者,科塞认为,群体之间的冲突怎样影响一个群体,关键在于冲突群体的内在条件(群外规模)和外部条件(冲突强度)。

具体来说,当社会冲突的强度一定时,社会群体规模越小,它在社会冲突中对群体内部分歧的宽容度也就越小,也就是说,不允许异己成分存在于群体之中,并且有把异己成分剔除出去的姿态。

反过来,社会群体规模越大,对冲突群体内部的宽容度也就越大,异己成分被留在社会群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当社会冲突的规模一定时,社会冲突群体之间的冲突强度的大小就将决定冲突对内部异己成分的宽容度。

即当社会群体参与冲突的程度不深(或者说社会冲突不激烈),那么造成冲突的结果对社会群体的影响较小(当然,对社会群体内部异己成分的宽容度就越高);相反,对社会群体内部异己成分的宽容度就越低。

第四种类型的社会冲突是意识形态下的冲突,实际上是指作为集体的代表参与的、以集体的目标为动机的那些冲突。

科塞认为,以集体的目标为动机的事实要比以个人目标为动机的冲突“更激进、更冷酷无情”。

《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对研究群体性事件的启示》张青松,马少珍. 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对研究群体性事件的启示[J]. 法制与社会,2011,30:193-194+198.科塞认为社会冲突具有以下功能:(1)对群体的保护功能。

冲突的发生可以释放和宣泄敌对情绪,防止敌意的累积,“清洁了空气”。

(2)整合功能。

内部冲突有利于增强群体的聚合力,外部冲突可以进一步明确群体疆界、加强群体团结、促进群体的发展壮大。

(3)激发社会规范的功能。

冲突不仅可以增强对原有规范的认同,而且还能使社会不断调整原有规范,并建立新的规范以调整变化了的社会关系。

(4)平衡社会结构的功能。

冲突作为衡量对立双方实力的有效手段,使对立双方通过冲突对各自实力做出正确评估而达成和解,有利于社会结构的平衡与稳定。

(5)加强社会联系的功能。

冲突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将相关的个人和群体联系起来,提高了社会的参与程度,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

科塞还提出了社会安全阀理论,社会安全阀是社会系统中一种可供敌意释放的出口。

社会安全阀制度或体制是社会的一种机制,它通过允许冲突来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

安全阀可以使过量的蒸汽不断排出,而不破坏整个结构,冲突也能够帮助一个动乱的群体“净化空气”。

安全阀机制提供敌意发泄的替代目标和手段,将冲突向原初目标发起的攻击引开,降低冲突的破坏程度,维护社会系统。

僵化的社会结构更加不允许冲突的发生和对抗性要求的表达,容易造成敌对情绪的积累和紧张状态的加剧,更加需要建立社会安全阀制度。

科塞社会冲突理论运用《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对研究群体性事件的启示》张青松,马少珍. 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对研究群体性事件的启示[J]. 法制与社会,2011,30:193-194+198.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对研究群体性事件的启示科塞认为冲突存在于任何社会,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动力,社会冲突既具有反功能,也具有正功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存在着包括群体性事件在内的各种冲突,和谐社会的实现就是主动正视矛盾、不断化解矛盾的过程。

在正确对待群体性事件这一问题上,我们既要看到群体性事件反功能即对社会的破坏作用,也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毋庸置疑,群体性事件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消极影响,一旦处理不慎,极易导致事态恶化,使局部冲突演变为整体冲突,造成社会动荡,产生难以预料的灾难性后果。

但是,群体性事件同样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1)群体性事件可以释放被压抑的情绪,缓解社会的对立情绪和紧张状态。

(2)群体性事件可以唤起有关部门对问题的重视,了解群众的利益和需求,对现有社会结构和规范进行调整,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3)群体性事件的正确处理,可以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群众关系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增强社会团结。

(4)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对贪污腐败、司法不公、暗箱操作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有力警告。

《科塞社会冲突理论对旅游市场建设的启示——《社会冲突的功能》有感》王奇,胡若飞. 科塞社会冲突理论对旅游市场建设的启示——《社会冲突的功能》有感[J]. 求索,2013,11:268+54.社会冲突理论对旅游市场建设的启示科塞功能冲突论中最重要的是他的这样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冲突是一种社会过程,它对于社会结构的形成、统一和维持可以起到一种手段作用,二是冲突可以激励社会革新,导致社会变迁。

”1、社会冲突理论对新制度建立的激发功能。

社会冲突理论分析将冲突主体及其诉求依据功能结构理论体系及其工具进行层面剖析、根源剖析和结构相关性剖析,证明新制度的建立是因时、因地、因事进行创新,这体现了冲突理论对冲突与创新间历史关系的认识,这种创新应通过权力实现,应当以制度和规则为内容。

当旅游经营者与监督者因价值取向不同所形成的冲突,在解决的同时,对旅游企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有着正功能的作用,并对旅游企业的制度完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社会冲突理论对旅游市场的消费者的整合作用。

在旅游市场中,旅游消费者在没有冲突威胁的时候,旅游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而且没有凝聚力与一致性。

但是,当旅游消费者群体面临自身的利益受到冲击的时候,这一群体就会自然地进行整合,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原本松散的关系变得亲密。

对于危及自身目标和利益的冲突形成保护层,也就是冲突使群体形成了新的联合,使旅游消费者在冲突中得到了整合,即“冲突唤起同盟”。

科塞认为,“与共同敌人的对抗可以在两方成为联合的因素。

一是导致带有不同边界线、意识形态、忠诚和公共价值观的新团体的形成,二是为了终止这种对抗,即通过暂时的联合保护它们的共同利益。

”3、社会冲突理论对旅游市场建设中的平衡机制。

从科塞的结构功能论的立场出发来论述,在社会系统运行中,难免会出现紧张、失调和利益冲突现象。

冲突现象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不同,一般都是对社会有害无益的矛盾冲突,科塞的贡献就在于他非但没有一般地认为社会冲突对于社会是有害的,相反却认为可能是有益的。

他研究社会冲突的功能而不是反功能,强调冲突在社会系统中的正面功能,即“安全阀”,也被称作建设性的功能、有益的功能。

在旅游市场中,冲突的功能正是扮演着“情绪的出口”,旅游者之间通过冲突发泄互相的敌意和发表不同的观点,给旅游者的情绪释放找到一个出口,从而能够使不好的情绪得到释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