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某镇污水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前言某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南海区西部,东与狮山镇相连,南与西樵镇相接,西、北与三水区接壤。
距广州38km,佛山22km,北江支流从镇的东边流过,南海区东西干线连接某镇城区与广州珠江隧道芳村口,每天有数十班客车往返于广州、佛山和西樵之间,水陆交通方便。
近些年来,随着某镇的经济的发展,排放的生产生活污水水量也随之增长;而某镇城区基本上未铺设污水收集管道,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未经收集处理直接排放入水体,对周围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根据南海区环境规划总体要求及某镇环境规划要求,某镇近期即将实施建设城区生活污水收集管道和污水处理厂,以完善某镇的污水处理系统,改善某镇的水环境。
基于上述背景,2006年3月,受佛山市某镇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委托,我院积极组织技术力量,对工程规模及原有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综合分析和研究,相应地调整了技术方案,最终编制了佛山市某镇城区污水处理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研究报告主要结论如下:(1)污水厂处理规模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结合实际调研情况,确定某镇城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6万吨/日,分期建设。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考虑一期(2007年)处理规模1.0万吨/日的设计。
(2)进出水水质结合调查数据、《城镇污水厂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确定某镇城区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如下:5、《佛山市某镇污水处理专项规划》————某镇人民政府,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007年3月编制6、某镇自来水公司提供有关工业园及附近村委的近几年的用水量7、某镇地形图(1:10000)8、其它某镇的基础资料1.2 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泵站设计规范》 GB/T50265-97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6.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 2001北京7.《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CJ3025-938.《城市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CJJ31-899.《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CJJ60-94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1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15.《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16.《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1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18.《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规范》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1-9021.《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2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 2001年版24.《暖通空调规范实施手册》2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2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2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2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29.《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2-9230.《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9231.《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3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版)3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J65-8334.《自动化仪表选型规定》 HG 20507-9235.《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HG-T 20509-200036.《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 HG 20513-200037.《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000版38.《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39.《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HG2057340.《电气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GBJ 63-9041.《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 HG/T 20573-9542.《控制室设计规定》 HG 20508-200043.《信号报警、联锁系统设计规定》 HG 20511-20004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1.3 编制范围及年限1.3.1 编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编制范围:佛山市某镇城区污水处理厂工程。
本工程服务范围为:某镇中心城区。
1.3.2 编制年限本工程编制年限:近期(一期):2007年~2010年远期(二期):2010年~2020年1.4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是对工程设计规模、污水水质、处理厂厂址、污水污泥处理工艺等进行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及实施可能性的多方案比较和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荐方案,使所选方案科学合理、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妥可靠、占地面积小、造价省、运行成本低。
最终使得该项工程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统一。
1. 贯彻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2. 经处理后排放的污水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排放标准和规定,符合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3. 在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及佛山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划的指导下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4. 根据现有的排水体制和水环境保护的要求,综合规划和选择合理的排水体制,使工程具有可实施性;5. 因地制宜地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6. 采取全面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既考虑近期的可操作性又考虑中、远期合理性,使工程建设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效益;7. 采用先进地节能技术,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能耗及运行成本;8. 优先采用集成度高的污水处理工艺,以便实现模块化设计,以利于污水处理厂的分期建设和扩展;9. 采用先进、可靠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污水厂的管理水平,保证污水处理工艺运行在最佳状态,尽可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10.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流程力求先进、简洁、可靠,便于操作管理;11. 在整个污水处理厂设计中,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精神,美化和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1.5 工程区域概况及自然条件1.5.1 某镇工程区域概况1. 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某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南海区西部,东与狮山镇相连,南与西樵镇相接,西、北与三水区接壤。
距广州38km,佛山22km,北江支流从镇的东边流过,南海区东西干线连接某镇城区与广州珠江隧道芳村口,每天有数十班客车往返于广州、佛山和西樵之间,水陆交通方便。
丹灶名源于晋代,距今1700多年,原名珍丰市。
相传东晋道教理论家、医药家及炼丹术家葛洪博学多才、淡薄名利,一心钻研神仙道术,在其担任勾漏令期间,曾从罗浮山云游至此,在金锋岗结灶炼丹成圣,珍丰市遂改名丹灶。
此地曾出土炼丹灶一只。
建国前后(1950-1957)丹灶属南海县第四区和十三区,1957年又进行撤区建乡,成立了大的丹灶乡,1958年改为红峰人民公社(原四区后云溪乡,十三区石龙村也同时划归红峰公社),1961年底成立丹灶区、分设丹灶、西城和某镇城区三个公社,1963年三社合并,成立丹灶公社(1966年将丹灶公社改称为红峰公社,又于1978年复名为丹灶公社),1983年改称丹灶区,1987年又改称某镇。
2004年年底,某镇与金沙镇合并,并沿用某镇名称。
某镇不仅是珠江三角洲著名的鱼米之乡,还是著名的历史和文化之乡,不仅有东晋时道教理论大师葛洪在此炼丹,而且清代散文家、教育家、著名的维新变法领袖康有为也出生于此。
2. 行政区划、人口现状及预测某镇现辖区总面积为143.6km2,辖原某镇和金沙镇,镇政府设在某镇城区。
某镇城区管辖1个城区办事处和新农、荷村、石联、大涡、上沙窖、建设、东升、丹灶、朗心、良登、仙岗、西城、银河及周边15个行政村,55个村民小组。
某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夏长冬短。
丹灶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1.8℃,1月平均气温13℃,7月平均气温28.8℃;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563.37mm,4-9月为汛期,其降雨量占全年的81%;7-9月为台风季节,对丹灶影响较大。
3. 河道及水文某镇地处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以地表径流及人工灌渠为主。
镇东面为北江干流东平水道,支流罗行涌从镇内穿过,南面为西城涌,官山涌(环山沟)是某镇城区的主要内涌,贯穿镇南北,源于三水,流入北江顺德水道。
某镇城区地表径流与人工灌渠大部分都与环山沟相连。
1.5.3 现状排水系统及规划1.城区排水现状根据实地踏勘了解,城区范围内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水体。
雨水管网为道路工程附属,无统一规划设计,不成体系。
目前没有完善的污水管网,雨水、污水合流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通过自建管道流入排水站,然后通过排水站提升至官山涌中;官山涌现在是纳污河流,河水污染严重,水质达不到地表水V 类水质。
2.存在的问题(1) 现状为雨、污合流制,大部分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对水体污染严重。
(2) 部分污水采用明渠排水,污染环境卫生。
3. 城区排水规划行政村居民点现状为雨污合流制,受道路、建筑和管位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把现状的合流制完全改建为分流制所需的工程量很大,根据实际情况近期各居民点排水采用合流系统,沿排水出口设污水截流管,将旱流污水和初期雨水进行截流,排入污水系统,等将来统一改造时,再实行污水、雨水分流排放。
对于其它新建地块规划排水体制均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对新建、改建的道路、小区一律要实行分流制,建设污水、雨水两套排水系统。
建设污水处理厂处理管网收集的污水。
本工程近期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根据甲方要求,2007年污水厂建成后不建收集管网,只考虑从城区排涝泵站收集污水,因此不考虑截流雨水;2010年建设污水收集管网时再考虑n0=1的截流雨水的收集。
远期2020年再逐步改造成分流制。
1.6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城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使十分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配合丹灶的河涌整治、截污,改善丹灶河涌水环境的需要。
城区污水处理厂的服务范围主要是某镇南部城区、西部工业区以及周边村落。
目前该区域内未建成污水收集系统,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内河涌,使水环境严重恶化,河涌淤积十分严重,影响排涝能力,同时水环境容量递减,失去水体自净能力,正逐步影响居住环境和居民身体健康,大量污水排入河道造成某镇部分河道官山涌等水体呈现劣V类和V类,因此必需加快实施污水管网收集系统,特别对于污染严重的城区实施截污管网建设,截留污水,改善河涌水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