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与测绘、八 地形图的应用 建筑工程测量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与测绘、八 地形图的应用 建筑工程测量


• 二、碎部测量的方法 碎部测量:以图根控制点为依据,测定控制 点周围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按规 范规定的图式符号绘制地形图。
• 测定碎部点的方法:包括极坐标法、直角 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和距离 角度交会法。但用得最多的是极坐标法。 • 极坐标法测图原理:它是把某个控制点作 为测站中心(极点),通过照准另一个控 制点作为起始方向(极轴),再分别瞄准 周围其他碎部点,测定其相对于起始方向 的水平角(极角),测定测站到碎部点的 距离(极距),这样就能测定测站周围碎 部点的平面位置。
一、地形图的比例尺
•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长度与其相对应地面上的实际 水平长度之比。 比例尺的分类: 图示比例尺和数字比例尺。 图示比例尺:取“单位”直线段注记“单位与M乘积”的 形式。 数字比例尺:以分子为一、分母为整数的分数表示。 • 2.比例尺精度 比例尺精度:相当于图上0.1mm的地面实际水平长度。 比例尺精度的意义:a.决定测图的精度。 b.决定地形图的比例尺。
• (1)山头与洼地 山头与洼地的等高线都为一簇闭合曲线。高程由外 圈向里圈递增的表示山头;高程由里圈向外圈递 增的表示洼地。 • (2)山脊与山谷 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都呈U形。山脊等高线的U形凹 向高处;山谷等高线的U形凹向低处; 山脊线与山谷线 山脊线(分水线):山脊最高点连成的棱线。 山谷线(集水线):山谷最低点连成的棱线。 地性线:山脊线与山谷线的总称。
h i d
3.等高线的种类 • a.首曲线:按基本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 b.计曲线(加粗等高线):每隔四条首曲线 加粗描绘并用数字注记的等高线。 c.间曲线:以1/2基本等高距加密,且用长虚 线绘制的等高线。 d.助曲线:以1/4基本等高距加密,且用短虚 线绘制的等高线。
4.典型地貌的等高线
• 碎部测量的方法 (1)经纬仪测绘法(极坐标法);(2)平 板仪测图法;(3)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 测图法。 • 1.碎部点的选择 碎部点应选在能反映地物和地貌特征的点位 上,例如:地物的转角点、交叉点,地貌的 低性线上。
• (3)鞍部:表示两个山顶之间马鞍形的地貌。 • (4)悬崖:把凹入部分投影到平面上后与其他的 等高线相交的等高线用虚线表示。 • (5)峭壁、冲沟、陡坎、梯田坎等:用专门的地 貌符号表示。 • 5.等高线的特性 1)同一条等高线的点高程均相等; 2)等高线是连续的闭合曲线,若因图幅限制或遇到 地物符号时可以中断; 3)除悬崖和峭壁处的地貌以外,等高线通常不能相 交或重叠; 4)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正交; 5)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因此等高线 密度越大,地面坡度越陡;反之,等高线密度越小, 地面坡度越缓。
三、地物的表示方法
地物符号分为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非比 例符号和注记符号四种。
• 比例符号:地物轮廓线按测图比例尺缩绘的 符号,例如建筑物、湖泊、农田等。 半比例符号(线形符号):其长度按测图比 例尺缩绘,但宽度不能缩绘的符号,例如围 墙、管线等。 非比例符号:由于地物占地面积较小,不能 把轮廓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只能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特定的、 统一尺寸的符号绘制的符号,例如控制点、 独立树等。 注记符号:对地物加以说明所采用的文字、 数字或特有符号。
四、地貌的表示方法
• 1.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接的闭
合曲线。
• 2.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等高距: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用h表示。同一幅地 形图的等高距是相同的。 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用d表示。 坡度(i):等高距(h)与等高线平距(d)的比值。 坡度与等高线平距成反比,在同一幅地形图中,等 高线平距越小,则地面坡度愈陡;反之,等高线平 距越大,则地面坡度愈缓。
• 3.三北方向线
在下图廓偏左下方,绘制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和坐标纵轴这 三北方向线之间的角度关系。
4.直线比例尺和坡度比例尺
• (1)直线比例尺 在数字比例尺下方绘制直线比例尺,以便图 解距离,消除图纸伸缩的影响。 • (2)坡度比例尺 梯形图幅在下图廓偏左下方绘制坡度比例尺, 用以度量相邻两条或六条等高线上两点之 间的直线坡度。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与测绘
• 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貌: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 地物:地面上天然和人工的各种固定物体。 地形: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平面图:表示地面点平面位置的图。 地形图:表示地面点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图。 • 地形图的分类 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1:1000、1:2000、1:5000 中比例尺地形图:1:1万、1:2.5万、1:5万、1:10万 小比例尺地形图:1:25万、1:50万、1:100万
图7.14 坐标格网尺
图7.15a 坐标格网尺法 绘制坐标格网
图7.15b 坐标格网尺法 绘制坐标格网
图7.15c 坐标格网尺法绘 制坐标格网
图7.15d 坐标格网尺法 绘制坐标格网
图7.15e 坐标格网尺法 绘制坐标格网
图7.15f 坐标格网尺法 绘制坐标格网
3.展绘控制点:利用比例尺展点。
二、地形图的图外注记
• 1.图廓和坐标格网
内图廓:内图廓线较细,是图幅的范围线。 外图廓:外图廓线较细,是图幅的装饰线。 坐标格网:矩形图幅的内图廓线内的方格线。
• 2.图名、图号和接图表
图名:图幅中最有代表性的地名、居民地或企事业单位的名 称命名,标在图廓正上方。 图号:标在图名和上图廓之间,是图的编号。 接图表:绘在上图廓的左上方,表示本图幅与相邻图幅的邻 接关系。
7.2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 一、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1.图纸准备 2.绘制坐标格网 (1)对角线法:此方法较少使用。 (2)坐标格网尺法:
图7.13 对角线法绘制坐标格网
10 cm
10 cm
10 cm
10 cm
10 cm
40 cm× 40 cm 40 cm× 50 cm
50 cm× 50 cm
5450 17.15 5400
Q
a
1
N
D1 47.70 5 46.82
c
30.82 5350
d
30.82
X1=5380.82 Y1=5167.15
P
b
17.15 2 47.26
M
5300
4 46.54 3 45.36
5250
5200 5100
5150
5200
1:500
5250
5300
5350
图7.16 展绘控制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