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渠道-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渠道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双钱集团(江苏)轮胎有限公司双钱集团(江苏)轮胎有限公司(简称双钱轮胎)注册资本7000万美元。
位于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占地面积约1000亩。
目前双钱轮胎总投资已达23亿元人民币,职工2000余人,达到了年产270万套全钢丝载重子午轮胎和10万套全钢丝子午线工程轮胎的生产能力。
双钱轮胎已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取得了国际权威机构美国交通运输部(DOT)证书,通过了欧洲经济委员会(ECE)认证,以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1年11月还通过了HSE体系认证。
双钱轮胎成为如皋地区历年的纳税大户,年均纳税逾亿元。
先后获得全国职工安全卫生知识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全国职工安全卫生知识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江苏省安全生产“诚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江苏省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清洁生产先进企业”。
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高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单位”。
一、“创新人才培养渠道,促进企业科学发展”背景(一)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队伍的比拼,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人才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对人才的培育、使用力度。
因此,企业只有加快培养符合竞争要求的高技能人才,不断挖潜内部人力资源潜力,才能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才能真正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适应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市场的千变万化要求企业不断更新产品。
而人才队伍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实现转化的中坚力量,如果没有一支技术精湛、手艺高超的生产、科研人才队伍,企业就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产品的升级换代也将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便会成为空谈。
双钱轮胎从建厂之初就认识到企业只有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才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企业也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稳健而强劲。
(三)实现集团发展目标的保证为实现“打造世界级工厂,全面实施人才兴业战略,构建人才集聚平台,做大做强企业、培育大品牌”的目标和实现双钱集团公司党委提出的“4+1”人才培育工程及未来“3-5年”人才培养规划的需要,致力于人才培养和储备,为实现双钱集团人才目标提供基础保证。
二、“创新人才培养渠道,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内涵和主要做法双钱轮胎按照打造世界级工厂的目标,全面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以系统的人才培养观念,不断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通过打造特色的企业文化,实施目标管理,落实唯一责任,畅通培养渠道,为员工搭建丰富多样的成长平台,借助专家资源加快人才育成;实行员工技能等级工资制,员工激励积分制,推行“创先争优系列化、劳动竞赛常态化、技能比武多样化”活动,不断放大竞赛效应,激发员工内生动力;通过培养符合竞争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挖潜内部人力资源潜力,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真正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其主要做法是:(一)打造“梧桐系列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近年来,双钱轮胎围绕“开放、融合、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打造梧桐系列文化,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积累沉淀了梧桐论坛、梧桐论文、梧桐讲堂、梧桐通讯、梧桐文津、梧桐体育、梧桐文艺、梧桐经典、梧桐格言、梧桐菁英十大梧桐系列文化。
做到一周一讲堂,半月一通讯,一月一次梧桐体育,两月一次梧桐论坛,重大节日有梧桐文艺汇演,每年评选梧桐菁英、收集梧桐经典、发表梧桐论文。
一周一次梧桐讲堂,拓展了班组管理、精益生产、消防四个能力、三期21式等主题;成功出版122期《梧桐通讯》,继而拓展出版了《梧桐快报》,对每天发生的新闻进行实时报道,提高了宣传的效率和深度;每年评选梧桐菁英并对评出的金凤凰进行及时的宣传报道外,还拓展增加示范工区、示范班组、示范机台和示范员工等内容;征集各部门质量方面梧桐格言400多条,将班组长工作法编辑成册,形成电子版的《梧桐文津》。
至今发表专业梧桐论文近40余篇,22期梧桐论坛。
2011年搭建了梧桐驿站信息平台,在各工区的8台梧桐驿站上,广大员工可以了解企业文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服务经济、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党群共建等方面的信息,并可通过梧桐驿站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
2013年,开通了“雉水双钱”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了“直击现场”、“用心发现双钱美”、“心海微澜”等10个专栏,目前微信平台的关注人数已逾千人。
(二)实施目标管理、形成人才培养责任机制面对市场的竞争和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双钱轮胎不断加强“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工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按照干部任免权限和干部任免程序,坚持在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想办事,能办事,办好事,具有创新意识”的同志选拔到重要岗位上,选好用好干部。
积极推进组织结构的优化工作,满足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人才培养落实唯一责任,畅通培养渠道,形成了三个同时、三级负责、三条通道的“333”人才培养机制。
1、通过“三个同时”实施目标管理。
一是“同时规划”。
每年在规划企业经济目标的同时,规划年度企业人才培养目标;二是“同时落实”。
部门在落实经济目标的同时,落实人才培养目标;三是“同时考核”。
在考核部门经济目标落实情况的同时,考核人才培养目标落实的情况。
2、以“三级负责”落实唯一责任。
企业领导是培养分管条线部门长的唯一责任人;部门长为培养部门骨干的唯一责任人;工段(班组)长为培养班组骨干的唯一责任人。
3、建立“三条通道”。
即畅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晋升渠道。
为确保年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双钱轮胎严格落实经济考核责任制,将三支队伍建设和“双培”计划目标全部分解落实到各支部和部门,针对难点和重点,人力资源部门还形成了攻关课题,明确了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加以推进落实。
目前,企业本土中层管理人员已从2010年的12人增长到22人,本土部门主管达99人,本土工段长达23人,本土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达35人,本土高级工达359人,本土技师达37人;自建厂以来共发展党员74名,本土党员占比大幅提升,有党员班组大幅提升,做到了班班组组有党员。
(三)搭建十大平台,提升员工整体素质自建厂以来,双钱轮胎积极搭建各类平台,找准载体,带动全体员工岗位创先争优,不断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一是搭建创新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能量。
自2009年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培育员工的创新思维,推进了产学研合作和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有效运行。
二是搭建学习平台,为员工成长提供知识源泉。
积极营造读书学习转变思想观念的氛围。
大师工作室今年将争创南通市大师工作室。
创新高技能人才实训站工作已初显实效。
同时倡导全员自主学习,2015年自学了《你在为谁工作》、《赢在执行》,并定期进行读后感交流,以提升员工道德情操。
三是搭建竞技平台,力促员工岗位成才。
重视员工竞技平台的搭建,充分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仅2013年就有8名员工通过劳动竞赛和技能比武获得破格晋升。
四是搭建激励平台,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先后形成了自学成才奖励、发表论文奖励、专利受理授权奖励等多种方式的奖励激励机制,几年来奖励金额近40万元。
在对部门实行“四个维度”考核激励的基础上,还推行了全员积分制的激励机制。
五是搭建沟通平台,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近年来要求各党支部、部门、分工会要关心员工思想动态,建立了“5必谈5必访制度”,开设了员工谈心室20个。
通过班前班后会、员工座谈会、梧桐驿站、BBA卡、合理化建议等丰富沟通桥梁。
六是搭建交流平台,拓宽员工视野。
积极推进“走出去、请进来”和内部交流机制,组织相关人员到兄弟企业、行业内外先进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和交流,经常邀请外国专家、产学研单位、轮研所、经销商等进厂交流学习。
鼓励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发散性思维开展头脑风暴和内部交流活动。
七是搭建文化平台,增强企业凝聚力。
近年来在双钱文化的引领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筑诚信文化,通过打造先进文化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企业特色的系列文化。
八是搭建党群平台,为企业强基固本。
积极落实党群工作要求,推进每两年工会方与行政方签订集体合同,每年工会方与企业方进行工资民主协商,每年职工代表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和工会领导,实行奖惩公示和考勤、考核公开。
九是搭建民生平台,提升员工的归属感。
始终把民生工程作为企业党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做,把员工“小事”做成“五个一工程”,把员工“家事”做成“零号工程”,把员工“难事”做成“双钱基金”。
十是搭建成长平台,促进员工素质整体提升。
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积极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方法,员工素质全面提升,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
(四)实行岗位技能等级工资,培养实力员工为了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培训环境和资源,双钱轮胎积极深化“三教”(教室、教师、教材)工作,完善"培训教室"管理办法,丰富“在线阅读”教材,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精练培训时间与内容,2015年OPL培训进行了经验总结与推广,以提高培训质量;建立内部培训讲师队伍并制定《内部讲师管理办法》,通过星级讲师的评定和培训效果评估,提高员工培训效果。
与此同时双钱轮胎不断强化技能培训,等级工培训取证企业内聘后,根据技能等级和岗位类别高低与其工资挂钩,技师带徒增加50对,培训教练也逐步推广;遵循“33”原则,大力培养多能工,2015年通过各部门人员梳理、多能工试题准备、技能培训、考试认定等流程进行了多能工认定,建立各部门多能工数据库。
目前公司机电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达到60人,培养电工、钳工双技师2人,对5个关键岗位将按1比1的比例进行储备,7个关键岗位将按1:0.3比例进行储备。
经过几年实践,2013年总结形成了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三期21式”,即“导航期6式”、“试航期5式”、“见习期10式”。
该做法,今年已在双钱集团内部全面推广。
(五)借助各种资源,加快人才育成双钱轮胎在2011年获“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后,根据“江苏省、南通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考核评估”要求,落实博士后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博士后招收与培养,博士后科研项目执行等6个方面的内容,2014年申报创建“江苏省优秀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目前已有在站博士后2人,培养相关工程师10人。
2013年获批“江苏省高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单位”,2014年依托这一平台,形成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目前企业自主评价、培训考试等级工已近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