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快递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国内快递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徐英,梅路商业经济第2012年第9期(总第406 期)[摘要] 基于市场集中度理论,运用行业集中度比率CRn、HHI 指数和“贝恩分类法”,通过对国内快递市场集中度进行分析表明:我国快递服务业主体呈多元趋势,未达到较高垄断性程度,行业集中度也并不高。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更多民营快递企业的高速扩张,企业间的优胜劣汰及重新整合行业原有的优胜的垄断性正在被打破,整个行业必然朝着更高的市场集中度和成熟度发展。
[关键词] 国内快递行业;市场集中度;集中度的分析[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B[收稿日期] 2012-09-05[作者简介] 徐英(1988-),女,湖南长沙人,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政策体制与研究。
一、绪论2011 年11 月11 日,由于多家电商在“光棍节”的大力促销下,快递业再次出现了引人注目的“爆仓”现象。
堆积如山的快递包裹由于运力有限而不能及时运出。
但是与美国、日本等物流大国相比,我国快递业市场集中度明显偏低,除少数大企业以外,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达到规模经营,这让我们看到,虽然近年来取得“超常规”发展,但与需求相比,快递业服务能力与规模上都还存在不足。
二、快递行业现状有关统计显示,2010 年,我国快递业务总量达到23.5亿件,与2009 年相比,增速达到26%。
网购快件成为推动这种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2009 年全国网络交易2586 亿元,2010 年突破了5000 亿元大关。
网购用户规模破亿元,不少快递企业网购业务所占比例超过50%。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快递产业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10 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显示,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276.8 亿元,同比增长16.6%; 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985.3 亿元,同比增长21.6%。
由此看来,快递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市场增速迅猛,快递市场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许多快递企业产生了与业内或者业外进行初步交流合作的想法和愿望。
企业联合相互取长补短,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并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通过规模优势加强整体的竞争实力。
这将拉开快递领域“整合”的时代序幕,与此前的竞争时代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从而促使行业向更高的成熟度发展。
三、快递行业市场集中度1.全行业集中度目前,我国快递产业基本形成了三大市场主体,分别为国有快递企业、民营快递企业和外资快递企业。
国有快递企业主要以中国邮政EMS 和中铁快运为代表,民营快递企业主要有顺丰快递、天天快递、宅急送和四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汇通和韵达)。
外资快递企业主要是国际快递业巨头,包括DHL(敦豪)、FEDEX(联邦快递)、UPS(联合包裹)和TNT(天地快运)。
以中国邮政EMS 领衔的国有快递企业凭借其网络、品牌等优势,把握着国内异地业务的主动权,占据我国快递市场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
外资快递凭借其遍布全球的快递网络、雄厚的资金与技术实力,良好的管理与服务,在国际快递业务上优势明显;2010 年,外资企业快递业务总收入占32.6%,但其国内快递收入仅占1.5%。
民营快递企业则以其灵活的机制、相对较低的成本、方便的服务以及众多的从业主体,占据了19.6%的营业收入;民营快递企业的业务收入基本上都是国内快递业务收入。
目前,我国快递服务从业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多元共存、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
在大部分行业中适用的“三四规则”,同样适用于我国国内快递市场(如图1),即第一名EMS 的市场份额等于第三名中铁快运的市场份额的四倍。
国营快递企业在国内快递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由于网络及品牌的优势,邮政EMS 及中铁快运分别处于第一和第三的地位。
外资联邦快递虽然进入中国国内快递市场不足一年半,但其以强势的品牌、高质量的服务,迅速在国内快递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民营快递虽然数量众多,但除顺丰速运处于市场领先的角色外,仅有宅急送和申通速运跻身于市场之中,绝大部分民营快递企业作为局部市场的填补者,在国有及外资快递企业的双重夹击之下,处于市场挣扎之中的地位。
利用行业集中度比率CRn,取市场占有率前四家企业,包括两大国企中国邮政EMS(40%)和中铁快运(10%),以及民企中最大的顺丰快递(20%)和申通快递(5%),可得:CR4=75%根据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分类方法“贝恩分类法”,即如果行业集中度CR4<30%或CR8<40%(CR4 指前四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则该行业为竞争型;如果30%≤CR4 或40%≤CR8,则该行业为寡头垄断型,65%<CR4<75%为高集中寡头垄断型,CR4>75%为极高寡头垄断型。
由此判断,我国快递行业属于高集中度寡头垄断型市场,这意味着行业已进入成熟期并处于寡头垄断阶段,业内市场机会已经很少。
如果考虑到市场中的全部厂商,HHI 指数是测算行业集中度的更加合理的指标。
仅计算前四名企业可得HHI=2125,可以估算全行业HHI 指数应该在1800~3000之间。
而HHI>1800 表明行业出现垄断性;HHI>3000 意味着行业有较高的垄断性。
因此,我国快递行业应该属于出现垄断性行业,但并未达到较高垄断性的程度。
2.网购快递市场集中度近几年,由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网购快递市场的营业额几乎占到了全行业的60%左右。
网购快递市场目前主要有三个类型:一是提供高端服务的顺丰速运、邮政EMS、联邦快递,他们在网购快递市场份额为5%左右;二是提供中端服务的邮政E 邮宝、宅急送、全一快递,市场份额为10%左右;三就是提供经济型服务的申通快递、韵达快运、圆通速递、天天快递、汇通快运等,网购市场份额为85%左右。
虽然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仍然是EMS,但是在电子商务物流市场95%的份额被数量众多的民营快递企业占据。
而在民营快递方面,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北有宅急送,东有申通快递,南有顺丰速运。
由此估算网购快递市场集中度的HHI 指数应该小于1800,即网购快递市场尚在发展阶段,还不存在垄断力量。
因此可以推断,虽然从全行业来看,行业集中度较高,存在一定的垄断性,但是由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众多民营企业在这一市场中占据了优势,因此行业原有的垄断性正在被打破。
四、基于快递市场集中度的分析目前,我国快递市场规模排名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但市场集中度远低于前者。
在美国快递市场,UPS占据约51%的市场份额,联邦快递占据约31%的市场份额,美国邮政则占据约13%的市场份额,三者相加占据了95%的美国快递市场。
日本快递市场也同样有很高的集中度。
而在快递行业中,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是产品成本差异和企业效率差异的重要因素。
由于国内快递企业规模偏小,实力较弱,大部分并没有达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这一方面表明我国快递产业尚处在发展期,还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在我国快递业日益开放,国际大企业抢占市场的背景下,也要求我们加快快递市场的战略合作与资源整合,从而提高行业集中度,加强竞争力。
总的来讲,我国快递市场集中度不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国有企业垄断力减弱作为国有企业的中国邮政EMS,曾经的市场份额高达97%,但是近几年,由于外资企业的进入,其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急剧减少;在国内市场,民营快递的崛起也大大抢占了它的市场份额。
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小件快递在国内市场占据越来越多的比重,与民营快递相比,EMS 在小件快递上毫无优势,反而由于收费偏高,配送速度慢而不被消费者所接受。
原有垄断企业的垄断力下降,必然会使行业集中度下降。
2.电子商务高速发展近几年来,B2B、B2C 是快递市场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网购”交易额的不断攀升与交易次数的日趋增加给快递企业尤其是民营快递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商务部2008 年6 月统计结果,全国网络购物人数总规模为4641 万人。
2009 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
统计数据显示,2008 年,淘宝网年交易额为999.6 亿元,与2007 年的433 亿元比较,同比增长了131%,约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
而快递方式将继续成为电子商务实现实物配送的主要渠道。
据了解,“网购”商品的快递已经占到部分民营快递企业业务量的60%以上。
同时,如果未来10 年中国GDP 的年增长率能保持在8%左右,根据GDP 与快递业的内在发展比例关系,快递业有望保持25%左右的年增长率。
对于高增长的快递市场及相对较小规模的投资来讲,投资国内快递市场或同城快递市场,不仅风险小且利润相对较高,这必然使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一市场,从而降低行业集中度。
3.电子商务企业投资快递加速行业整合由于第三方物流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质量难以控制,较大规模的电子商务企业都建造了自己的物流系统,如京东商城、凡客诚品、当当网、一号店等等。
虽然自建的物流成本要高于第三方物流,但由于其主营业务销售利润较高,且利于控制服务质量,维护企业品牌,因此大多数电商都倾向于自建物流。
例如刚刚涉足电子商务的电器零售巨头苏宁,也开始自建物流体系。
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正式入股民营快递企业星辰急便,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32 个运转中心,50 多个中转站和分拨中心,网点数量达1500 余个,省会、地级城市覆盖率达100%,县级城市覆盖率达40%以上的物流配送和代收货款业务。
从4 月份开始,京东商城宣布提速配送速度,京、沪、粤、蓉等四大物流中心的订单实现“当日达”,四大物流中心周边300 公里内的城市实现“次日达”。
同时,京东商城准备把快递业务单独分离出来,成为第三方物流,以后同时为其他公司提供快递服务。
此外,有消息称,海航集团收购天天快递的计划已接近尾声,海航欲耗资200 亿元,打造物流帝国。
同时,复星集团正在和申通快递谈判,可能购买后者一部分股权。
种种迹象表明,快递业正处在“洗牌”、“并购”、“整合”的时代,规模企业尚未形成。
但是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必将出现一批具有规模效应,运营水平更高,服务质量更好的标杆企业,从而市场将会朝着更高集中度的方向发展。
五、结论行业集中度往往也可以看作是行业成熟度的一种表现。
我国快递业真正开始市场化的时间并不长,行业还处于竞争向垄断发展的阶段,成熟度不高是在情理之中。
根据CRn 指数和HHI 指数判断,目前我国快递业应该属于出现垄断的前期,行业中只有两家较大市场份额的企业(中国邮政EMS40%、顺丰快递20%),且其市场份额并不算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