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学PPT

微生物学PPT


•1898:荷兰 贝哲林克 证实该致病因子可以被乙醇从悬液中沉淀下来而不失去其感 染性但用培养细菌的方法培养不出来;给这样的病原体起名叫virus。
•1935:美国 斯坦莱 从烟草花叶病病叶中提取出了病毒结晶,又证实了结晶中含核 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而只有核酸具感染和复制能力,并因此而或诺贝尔奖。
•1952:Hershey和Chase证实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仅仅是DNA,开创了病毒分子生物学 。
生的、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个体极小:电镜观察 ➢无细胞结构:离体时,是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可结晶,具侵染活力。 ➢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寄生,离开宿主细胞不具备任何生命特征。 ➢增殖方式:借助宿主细胞,通过核酸的复制和核酸蛋白装配的形式进行增殖。 ➢抵抗力:对各种化学药剂和抗菌素不敏感(可能对干扰素敏感)。
•无囊膜病毒模式结构
•有囊膜病毒模式结构
• (c)复合对称结构
•2.病毒的化学组成
• 核酸(nucleic acid) • 蛋白质(protein) • 质脂和糖类 • (lipid and saccharide)
简单病毒:只含核酸和蛋白质 复杂病毒:脂质、碳水化合物、多糖(糖脂、糖蛋白)、有机阳离子化合物
<50 nm
小型病毒
5•疱0 n疹m病 -毒150 nm 中等大小病毒(大多数)
> 150nm
•痘病毒
大型病毒(最大300 nm)
•衣原体
•小核糖核酸病毒 •呼肠孤病毒 •囊膜病毒 •冠状病毒 •正粘病毒 •弹状病毒
•副粘病毒
•2.病毒的个体形毒
•天花病毒
型 主的核DNA上,并且可以随宿主DNA的复制 而进行同步复制,在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寄
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但在外界条件刺激下
可以产生裂解作用。
•噬菌体的增殖:噬菌体在细胞内由噬菌体基因组引导合成噬菌体核酸、蛋白质及其它 病毒结构成分,在宿主细胞质内或核内装配成熟,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
•增 殖 周 期
•禽流感病毒
•脊灰病毒
(2)病毒的群体形态
包涵体:某些感染病毒的宿主内,出现光镜可见的大小、形
态和数量不等的小体。
噬菌斑:把适量噬菌体倒在充满细菌的营养琼脂表面,培养
一定时间后噬菌体裂解细菌后留下的空斑。
空斑、病斑:动物单层细胞培养病毒后留下的,类似于噬菌
斑。
枯斑:病毒作用于植物留下的局部坏死部分。
如胺、无机阳离子(铁、钙、镁、铜、铝离子等) (1)病毒核酸:每一种病毒只含单一类型的核酸。病毒核酸储存着病毒的遗传信息

控制着病毒的遗传、变异和增殖,以及对寄主的感染性等。dsDNA,ssDNA,dsRNA ,ss RNA
(2)病毒蛋白质:占95%左右,主要作用:
①构成病毒粒子外壳,保护核酸;
②具有识别能力
④构成病毒组成中的酶。
(3)病毒其他物质:如脂质,碳水化合物,多糖,以及有机阳离子化合物如胺,无
机阳离子等。
四、几种类型的病毒
•(一)原核生物病毒--噬菌体(Bacteriophage)
定义:感染细菌和放线菌的病毒
•★T-系噬菌体——T-系噬菌
体是研究的最广泛而又深入的细菌 噬菌体,按发现的先后顺序进行从 T1---T7编号,后来发现其中偶数 者的形态都相同(蝌蚪形收缩性长 尾),故统称T偶数噬菌体。

涉及面广:传染病中75%由病毒引起 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如流感病毒

病死率高:如狂犬病病毒

后遗症严重:如脊灰病毒

持续感染:如乙肝病毒

引起肿瘤:如爱滋病毒
特 点
致畸性:如风疹病毒 特效药少,对抗生素不敏感 预防是重点
•二、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1•细.病小病毒毒 的大小
•乳多空病毒
测•腺量病单毒位 :纳米(•nm烟)草 花 叶 病 毒
1. 主要形态
•蝌蚪形
•收缩性尾 •非收缩性尾
•长尾 •短尾
•A
•T2.T4.T6
•B •dsDNA •T1.T5.λ
•C
•T3.T7
•噬菌体
•球形(无尾)
•大顶衣壳粒 •小顶衣壳粒
•D •ssDNA •ΦX174 •E •dsRNA •f2.MS2
•丝状(无头)
•Bateriaphage
pantomorphia(source
•1.吸附(adsorption):标志病毒感染的开始。 •2.侵入、脱壳(penetration,uncoating):病毒进入到细胞,标志病毒进入隐蔽期的开始。 •3.生物合成(biosynthesis):核酸的复制,蛋白质的合成。 •4.组装(assemble):装配成完整病毒颗粒。 •5.成熟释放(mature and release):病毒释放至细胞外。
f•rFom•sRsDicNhAar•dfd).M13.P1
•2. 噬菌体的生活周期
•噬 •烈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感染细胞

后,能在寄主细胞内增殖,产生大量子代噬菌 体并引起细菌裂解的噬菌体。

的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rage)——噬菌
类 体感染细胞后,将其核酸整合(插入)到宿
微生物学PPT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第一节 病毒
第二节 亚病毒
一、病毒概述 二、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三、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四、几种类型的病毒
• 一、类病毒 • 二、拟病毒 • 三、朊病毒
•第一节 病毒
•一、病毒概述
•1.病毒的发现
•1892:俄国 伊万诺夫斯基 首次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因子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1971后:陆续发现了各种亚病毒——类病毒、朊病毒和拟病毒。
•流感病毒体内有一种内在的分子钟,能够控制病毒发动感染攻击的时间
•1500BC,古埃及石刻浮雕
•1619年,荷兰郁金香静2物013.3.23

•第一节 病毒
•一、病毒概述
•2.病毒的定义和特点
•Virus: 是一类体形非常微小、只含有一种类型核酸的、严格活细胞内寄
•第一节 病毒
•一、病毒概述
•3.病毒的宿主范围
•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可以 感染相应的病毒。
➢ 动物病毒
➢ 植物病毒
➢ 细菌病毒(或称噬菌体)

人类传染病中,约70~80%属于病毒病,每一种植物至少有一种病毒引起的
病害。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相当多,如肝炎,狂犬病,爱滋病,风湿关节炎等,也
有多种病毒可以致癌。
•三、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1.病毒的结构
•(1)病毒粒子的基本结构
•衣壳
• 核心
•核衣壳
•被 膜
•刺 突 •衣壳粒
•病毒粒子(virion):成熟的(结构完整)、具有侵染力的单个病毒,又称病毒颗粒 。
•(2)病毒粒子的对称体制
••(ab)螺二旋十对面称体结对构称结构
•核酸
•衣壳 •衣壳
•衣壳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