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流污染
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规划控制目标一般包括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
各地应结合水环境现状、水文地质条件等特点,合理选择其中一项或多项目标作为规划控制目标。
径流污染是指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
各地应结合城市水环境质量要求、径流污染特征等确定径流污染综合控制目标和污染物指标,污染物指标可采用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等。
城市污染物中,SS往往与其它污染物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一般可采用SS作为径流污染控制指标,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年SS总量去除率一般可达40%——60%。
计算公式如下:
年SS总量去除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低影响开发设施对SS的平均去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