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电线路标准化施工工艺培训讲义

配电线路标准化施工工艺培训讲义


接地环和故障指示器
接地环、 故障指示器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线路主导线专用接地环的安装, 一 般中相距横担 800mm , 边相距横担 500mm 。 接地环除下端环裸露外,其余部 分均应用绝缘自粘带包缠两层,其表层再缠绕一层防老化、具有憎水性能的自粘 带; 故障指示器的安装位置一般为距离杆塔绝缘子 700 ~ 1000mm 处。
一、电杆基础
电杆基坑施工前的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施工工艺
电杆基础
施工要点
施工工艺
卡盘基础
施工要点
施工工艺
拉线盘基础
施工要点
施工工艺
钢管杆基础
施工要点
柱上开关安装工艺
施工工艺
施工要点
柱上开关安装工艺
施工工艺
施工要点
1.各层横担、支架应平行,左右
1.杆上设备引线均应 扭斜、上下扭斜不得大于横担总
低压线路不小于 200mm 。 4) 除偏支担外,横担安装应平正,安装偏差
导线为三角排列时,上层 横担距杆顶一般为 500mm b ) 中、 低压同杆架设 多回线路,裸导线和绝缘

应符合下列要求:
4.1 ) 横担两端上下歪斜不应大于 20mm ; 4.2 ) 横担两端前后扭斜不应大于 20mm ; 4.3) 双杆横担固定点的高差不应大于两杆之 间距离的 5/1000 。左右扭斜不大于
应在耐张杆、终端杆将导线的尾线(预留 1m ) 反绑扎在本线上或加装马鞍螺丝。 。
净空距离
净空距离
导线固定及附件安装
施工工艺
施工要点
( 1 ) 导线的固定应牢 固、可靠。 ( 2 ) 紧线完成、 弧垂 值合格后, 应及时进行 附件安装。
( 1) 直线转角杆: 对柱式 绝缘子,导线应固定在转角 外侧的槽内;对瓷横担绝缘 子导线应固定在第一裙内。 ( 2 )直线跨越杆:导线应双固 定,导线本体不应在固定处出现 角度。 ( 3 )裸铝导线在绝缘子或线夹 上固定应缠绕铝包带,缠绕长度 应超出接触部分 30mm 。 铝包 带的缠绕方向应与 外层线股的 绞制方向一致。 。
绑扎长度
10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裸铝导线在蝶式绝缘子上作耐张且采用绑扎方 式固定时, 绑扎长度如下表
导线连接
10kV 架空电力线路当采用并沟线夹连接引流线时, 线夹数量不应少于 2 个。连接面应平整、 光洁。 导线及并沟线夹槽内应清除氧化膜,涂电力复合脂。 10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引流线(跨接线或弓子线) 之间、 引流线与 主干线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 不同金属导线的连接应有可靠的过渡金具; b ) 同金属导线,不得采用绑扎连接,应用可靠的连接金具。
放线准备
施工工艺
施工要点
( 1 ) 放线架应支架牢 固, 出线端应从线轴上 方抽出, 并应检查放出 导线的质量。 ( 2 ) 在每基电杆上悬 挂滑轮,把导线放在轮 槽内。
( 1 ) 线轴应转动灵活, 轴 杠应水平, 线轴应有制动装
置。
( 2 ) 绝缘线应使用塑料滑 轮或套有橡胶护套的 铝滑
轮。 滑轮直径不应小于绝缘
采用10kV的绝缘导线。长度的1%。
2.开关与支撑的构架 2.引线固定点之间距离不应超过
应至少有2个以上的 1.5m。
固定点。
3.各接点的电气连接应紧密,接
3.三相引线应排列整 线柱与引线的连接应采用设备线
齐,弧度应平行一致。夹或接线端子,当引线为150mm2
4.开关应安装在人员 及以上导线时,设备线夹或接线
拉线未收尾绑扎
电杆转角未打接线,造 成倾斜。
放线前检查
施工工艺
施工要点
( 1 ) 导线型号、规格 ( 1 ) 导线不应有松股、 交
应符合设计要求。
叉、 折叠、 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 2 )导线展放时, 应 ( 2 ) 导线不应有严重腐蚀
清理线路走廊内的障碍 现象。
物, 满足架线施工要求。 ( 3 ) 钢绞线、镀锌铁线表
施工要点
立杆:汽车起重机立杆法
施工工艺
施工要点
横担安装
施工工艺
施工要点
线路横担的安装
1) 单横担安装, 直线杆应装于受电侧,转 角杆、 丁字杆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
a ) 导线为水平排列时, 2) 45 º及以下转角杆,抱担应装在转角之内
上层横担上平面距杆顶: 角的角平分线上;
10kV 线路不小于 300mm ; 3) 偏支担长端应向上翘起 30mm ;
线外径的 12 倍, 槽深不小于 绝缘线外径的 1.25 倍,槽底 部半径不小于 0.75 倍绝缘线 外径,轮槽槽倾角为 15 °。 ( 3 ) 绝缘线宜采用网套牵 引。
人力放线
施工工艺
施工要点
( 1 ) 人力牵引导线放 牵引过程中应保持牵引平 线时, 拉线人员之间应 稳。 保持适当距离。
( 2 ) 领线人员应对准 前方,每相导线不得交 叉,随时注意信号。
方可进行。
致。
( 2 ) 放线工作结束后, ( 2 )紧线滑车(器)应紧靠挂线
应尽快紧线。
点。

紧线
施工工艺
施工要点
( 1 ) 绝缘子安装前应 (1)安装时应检查碗头、
逐个将表面清擦干净, 球头与 弹簧销 子之间 的间
并应进行外观检查。 隙; 在安装好弹簧销子的情
( 2 ) 在锚线端, 将导 况下,球头不得自碗头中脱
( 1 ) 拉线一般采用多股 镀锌钢绞线, 其规格为 GJ-35 ~ 95 。 ( 2 ) 钢绞线剪断前应绑 扎好。 ( 3 ) 同组拉线使用两个 线夹时,则线夹尾线端的方 向应统一。
拉线制作与安装
施工工艺
施工要点
( 1 ) UT 型线夹螺栓需留1/2 螺杆丝扣长作日 后调整拉线用,
( 1 ) 一般拉线应用专 拉线与杆夹角应不小于 45 °,特殊情况下不小于 30 °。
机械放线
施工工艺
施工要点
( 1 ) 将牵引绳分段运 ( 1 ) 固定机械牵引所用牵
至施工段内各处, 使其 引绳, 应为无捻或少捻钢绳。
依次通过放线滑车。
( 2 )旋转连接器不能进牵
( 2 ) 牵引绳之间用旋 引机械卷筒。
转连接器或抗弯连接器 ( 3 ) 牵引钢绳与导线连接
连接贯通。
的接头通过滑车时,牵引速
用的拉线抱箍。
( 2 ) 水平拉线安装时,拉线柱应向张力 反方向 倾斜 10 °~
( 2 ) 拉线抱箍一般装 20 °, 坠线与拉线柱夹角不小于 30 °; 有坠线的拉线柱埋深为
设在相对应的横担下方, 柱长 1/6 , 坠线上端固定点距柱顶距离应为 250mm 。
距横担中心线 100mm 处。 ( 3 ) 拉线的收紧应采
易到达、易操作的一 端子与接线柱应有2个螺栓固定。
侧。
当采用设备线夹时,进入设备线
夹导线应先用铝包带包扎。
施工工艺
施工前检查
施工要点
钢管塔接地采用焊 接,未采用钢管塔 的采用螺栓连接。
立杆:人力叉杆立杆法
施工工艺
施工要点
立杆:汽车起重机立杆法
施工工艺
施工要点
立杆:固定人字抱杆立杆法
施工工艺
线组装后, 挂于杆塔的 出。
挂线孔。
( 2)紧线顺序: 导线三角
( 3 ) 在紧导线端先用 排列,宜先紧顶线,后紧两
人力或机械抽余线, 在 边导线;导线水平,宜先紧
导线离开地面即应停止抽 中导线,后紧两边导线;导
线。
线垂直排列时,宜先紧上导
( 4 ) 使导线通过卡线 线,后紧中、 下导线。
器与紧线设备相连, 一 ( 4 ) 绝缘线展放中不应损
a ) 拉线柱的埋设深度,当设计无要求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一基电杆上装设多条拉线时,各条拉线的受力应 一致。
顶(撑) 杆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 顶杆底部埋深不宜小于 0.5m ,且设有防沉措施; b ) 与主杆之间夹角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 5 º; c ) 与主杆连接应紧密、牢固。 拉线装设的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线横担间最小垂直距离
横担长度的 1/100 。
5) 直线杆横担应装于受电侧, 90 °转角杆
及终端杆应装在拉线侧,转角杆应装
在合力位置方向。
横担、抱箍、连板、垫铁、拉线棒、螺栓、螺母应热镀锌,锌层应均匀,无漏镀、锌渣锌刺; 上 述制品不应有裂纹、砂眼及锈蚀,不得采用切割、 拼装焊接方式制成, 不得破坏镀锌层。
拉线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绝子。
装临时拉线措施, 防止线路
失去拉线保护 导致线 路跑
偏、倒杆等。
拉线棒与拉线盘应垂直, 连接处应采用双螺母, 其外露地面部分的长度应为 500 ~ 700mm 。 拉线坑应有斜坡,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后夯实。拉线坑宜设防沉层。
拉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 安装后对地平面夹角与设计值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0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大于 3 º; 2 ) 特殊地段应符合设计要求。 b ) 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的中心线对正; 分角拉线应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正; 防风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垂直; c ) 跨越道路的拉线,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对通车路面对路面中心距离不小于 6m ,对边缘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5m ; d )当采用 NUT 型线夹及楔形线夹固定安装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 受力后无滑动现象, 线夹凸肚在尾线侧, 安装时不应损伤线股; 2 ) 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 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固定可靠, 线夹处露出的尾线长 度为 300 ~ 500mm ,尾线回头后与本线应扎牢; 3 ) 当同一组拉线使用双线夹并采用连板时,其尾线端的方向应统一; 4) NUT 型线夹的螺杆应露扣,并应有不小于 1/2 螺杆丝扣长度可供调紧,调整后,NUT 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 e ) 在道路边上的拉线应装设警示保护套管; f ) 从导线之间穿过时, 应装设一个拉线绝缘子, 在断拉线情况下, 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 2.5m 。 采用拉线柱拉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