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蜂项目实施方案

养蜂项目实施方案

养蜂项目实施方案 养蜂项目实施方案

篇一: 蜜蜂项目详细实施方案

**** 年省级“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 实施方案 为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

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 生态保护“双赢”,按照** 省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 我县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培育新的经济 增长点的指示,积极引导 ***** ,以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为指导,以 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增效为目标,特立此项,积极推动全县养蜂 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于调 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 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项目摘要 (一)项目名称: 省级“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蜜蜂) (二)项目建设性质: **** 年省级财政畜禽发展专项资金

(三)项目建设地点:

(四)项目建设单位:

二、项目实施单位自然与经济社会概况 ***** 为拥有工商营业执照的法人单位,成立于 *** 年,网络 ***** 所 有蜂农养殖户

及与安徽临近的一些县市蜂农 ** 户,现有资产 **** 万元

三、建设目标 (一)品群改进:进行提纯扶壮,淘汰种群小,体质弱,抗病力差 的蜂群,进行优中选优。并进行种群引进,改良当地中蜂,提高中蜂 品质。加强对中蜂群的排查,坚决淘汰劣质蜂群。 (二)有效防治中蜂病虫害防治:病虫害对中蜂品质的影响很大, 一旦发生蜂螨、孢子病等,中蜂将出现衰弱、萎靡不振等病状,最主 要特征是中蜂冬季腹泻、 春季大量死亡, 群势显著下降造成春季繁殖 不正常,直接影响到意蜂的保种是否顺利进行。 (三)年增产蜂蜜 ** 吨,蜂王浆增加 * 吨。

四、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一是人类营养需求的需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开始由单 一的营养需求转向对营养、保健、无污染、安全、纯天然等多方面的 需求。 二是市场潜力巨大。 市场在呼唤着绿色食品, 绿色消费正日益成为一 种时尚。搞生态养蜂建设符合发展健康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向, 属国家菜篮子工程的扶持项目。 本项目不仅能带动蜂业的大发展, 生 产出绿色蜂系列产品, 而且也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 展,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可行性分析 一是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养蜂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发展规划及农 业产业化的有关方针、政策,是国家、 ** 省发展农业菜篮子工程扶持 的养殖项目,与 ** 生畜牧强省的思路合拍,可以相互促进。 二是政府关怀、领导重视。本项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县畜牧兽医 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并从各方面给予了支持。 项目组成人员深 入细致地开展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为使本项目付诸实施打下了良好 的基础。 三是有自然资源优势。 ***** 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属欧亚大陆生态 比较完整的地区, 有丰富的蜂业资源, 尤其是油菜花蜜资源居全市之 首,开发潜力巨大,且所生产蜂蜜纯天然、无污染。

四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健康意识 逐步增强,更加注重保健;同时,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产品越来越 受人们的青睐。 食用绿色保健品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 国内保健品市 场近几年迅速扩大,而且前景看好。 五、项目实施范围、内容及关键技术措施 * 、实施范围: ***** 所有蜂农 *、项目内容:扩大合作社意蜂养殖规模,进行意

蜂的品种改良,进 行意蜂易发病的综合防治。 *、技术 措施:

⑴日常管理技术 要养好意蜂 , 须把传统技术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 掌握意蜂的 生活、生产规律 , 根据当地蜜粉源、气候、雨量情况 , 加强日常管理 工作。 ⑵活框饲养技术 土法饲养指巢脾一端固定在附着物上, 不能随意检查和管理。 此法很 大程度上限制了意蜂生产优势的发挥,一年仅能取 l -*次蜂蜜,经 济效益差, 而活框饲养法就是改变巢脾固定方式, 使其能够在箱内任 意移动并且采用人工巢脾, 可以随时检查和管理。 实行这种新的饲养, 可以随时了解蜂群的实际情况, 在管理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推行活框 饲养技术是标准化技术的根本要求。 ⑶春繁强群技术 养蜂一年四季在于春,春繁管理是关键。早春有强群,全年丰收有希 望。强群在生产、抗病、抗盗、抗敌害、抗逆等方面优势明显。中蜂 养强要综合多种措施和方法。多王多箱体(即多王多群同箱) 是中 蜂养强的重要方法之一。 ⑷蜂群治螨技术 蜂螨是蜜蜂最主要的病虫害之一,它严重危害蜂群,影响生产,给蜂 场带来巨大的损失。为减少螨害损失,治螨工作四季要抓紧。大小蜂 螨要用两种方法分别治疗。 ⑸蜜蜂越冬技术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 在一年中, 蜜蜂的生活是随着季节的交替而发生 变化的,冬季饲养管理是关系到蜂群越冬成败的关键所在。 在越冬期 中蜂依靠群体产生的温度来渡过严寒的冬天。 中蜂的冬季饲养管理是 为来年春季繁殖和夺取蜂蜜丰收作准备的, 因此,保证蜂群安全越冬 显得十分重要。 六、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一)投资估算 (二)资金来源 七、项目执行时间与进度计划

养蜂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养蜂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项目名称: 德江县养蜂基地建设项目 主办单位: 德江县人民政府 实施单位: 德江县畜牧水产事业局 项目负责人: 朱黔中 技术负责人: 吴高奇 项目总投资: 400 万元,引进外资 300 万元,地方配 套 100 万元。 填报 201X年 5 月 第一

章 总论 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 德江县位于贵州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幅员面积 2077 平方公里, 拥有耕地面积 2162公顷,全县辖 20个乡镇 355个行政村, 111216 户人, 43816人,其中贫困人口 1 8.6 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 4 6.5% 是贵州省贫困县之一,我县从 1986 年开始有计划、有组织、 大规模地开

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来,特别是 1994 年实施国家八七功坚 计划以来,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方针、政 策,以县内贫困乡村为扶 贫攻坚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 以改善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种养业为重点,坚持“划区 域定类型,找路子选项目,以项目覆盖贫困人口”的基本战略,集中 人力、物力、财力,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社会帮扶,狠抓项目、 资金到村到户, 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大力推进贫困地区综 合开发,全县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997 年全县基本越“温 饱”线。 2001年全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开始后,我们加大帮扶力 度,计划力争用 5 年左右时间解决尚未越过温饱线的贫困人口的温饱 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 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 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态,力 争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稳定脱贫奔小康的目标。 通过 19 年的扶贫开发和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县扶贫开 发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县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201X 年, 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164599万元,比 1985 年增长 90 6.87% ,年均增速 50.10% 1 、自然条件:

项目实施的 6 个乡镇是县委、县政府列入“十一五”计划扶贫攻 坚的贫困乡镇,交通方便,发展养蜂气候适宜,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各种蜜粉植物生长, 现区内饲养蜂 916 群,年产蜂蜜 2 3.8 吨,当地群众有养蜂积极性。

2 、生产资源:

项目区内共计耕地面积 99960 亩,土地贫脊,属人多地少的贫困 乡镇,但蜜粉资源丰富,是项目区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春有油菜 5.1 万亩,夏有乌桕

4.6 万亩,秋有荞麦 53 万亩以及荒坡上大量山花, 养蜂潜力很大。

3 、社会资源:

项目区内共计 119个村 986个组 28454户 125684人,其中劳力 58787人,外出打工 21435人; 201X年国民生产总值 164599 万元, 农业产值 99503万元, 625元以下收入 65124户。 4 、技术管理服务:

项目实施乡镇均下设畜牧兽医水产站, 现有业务干部 35 人,其中 获中级职称 5 人,同时我县具有专职养蜂管理机构即德江县养蜂管理 站,明确有专人抓此项工作,多年来承担我县养蜂生产产前、产中、 产后配套服务, 狠抓了配套技术推广, 使我县养蜂成为全省仅有两个 养蜂大县之一,养蜂生产技术有保证,蜂产品销路不愁。 第二节: 项目建设主要工程设计 1 、项目 6 个乡镇每个乡镇扶持 30 户,共计 180,每户饲养意峰 50 群以上,

到 201X年底共计饲养 9000 群以上。 2 、年户均产值

1.335 万元,共计产值 240.3 万元,户均纯收入 491O元,至 201X 年项目区内

180 户贫困户实现致富, 201X户脱贫,

4.5 万人受益。

第六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该基础上设计总投资为 400万元,建设期为 4年 9000套; ③配套器具设施 0 套。 2 、培植蜜源 10000 亩:

3 、印发资料 1 千份,培训 500 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