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的类型及获取方法
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 书目、书目数据库
期 刊
期刊:是计划无限期 地按期成册出版的连 续出版物。ISSN。 特点:刊登多位作者 的文章,速度快,周 期短,内容新颖,数 量大,品种多。传递 科技情报、交流学术 思想最基本的手段。 科研利用率65%。 检索工具:题录、报 刊索引、中国学术期 刊数据库等。
误检率
误检文献量 检出文献总量
误检率
100 %
提高检索效果的措施
熟悉各种信息系统特征 认真分析课题需求
灵活掌握检索方法和提高制定检索策略 的能力
如何提高查全率?
选择上位词和相关词;如:查找关于孙中山的文 献,先用孙中山查,再用孙文、国父查找。
调节检索式的网罗度,删除不必要的组面,如 and(并且); 进行族性检索(分类检索或用or连接相关检索 词); 截词检索;com*代替computer 增加检索途径。
档
案
1、档案:是社会活动、生产建设和技术工 作中所形成的文件的总称,有“第一手材 料”、“历史凭证”之美称。 2、特点:由于社会、历史现象不可能重演, 因此,对历史上已经形成的文献进行研究、 分析、综合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十分重 要的手段。
产品资料
1、产品资料:是指国内外厂商为 推销产品而出版发行的各种商品 性宣传品。如公司介绍、产品目 录、样本、说明书等。 2、意义:对开发新产品,进行市 场竞争。
2.联机检索(60年代末~70年代初)
1963年-1964年间,美国洛克希德导弹与宇 航公司的情报实验室建立了”人-机“对话的 联机情报检索系统(DIALOG的前身),此后 在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联机检索系统得以快 速发展。国际著名的DIALOG系统、ORBIT系 统、MEDLINE系统都是从这个时期发展起来 的。 用户可随时浏览检索结果 由于这个阶段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是通过电话线 联接,因而联机检索受到地区的限制
特点:存在形式、传播渠道具有较大的随 机性。
十大信息资源
图书 期刊、报纸 科技报告 会议文献 专利文献 标准文献 政府出版物 学位论文 产品资料 技术档案
连续出版物
特种文献
图 书
图书:48页以上,ISBN。 特点:内容全、系统, 观点成熟,求知解惑之 用。周期长,不能及时、 迅速地反映最新科研成 果。科研利用率14%19%。
1.2 计算机检索的发展历程 脱机检索 联机检索 国际联机检索 单机光盘检索 光盘网络检索 Web信息资源检索
1.脱机检索(50年代末~60年代中期 )
这时是计算机检索的原始时期。 只能进行简单的检索。 为满足专业检索人员定期批量处理用户 的情报要求。 用户不能立刻获得检索结果。
信息检索效果的评价(一)
评价指标:
查全率(检全率) 查全率R= 检索出的相关文献量 数据库中的全部相关文献
* 100%
查准率(检准率)
查准率P=
检索出的相关文献量
检出的文献总量
* 100%
信息检索效果的评价(二)
评价指标: 漏检率
漏检率 漏检相关文献量 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 100 %
专利文献
1、专利文献:广义的专利文献是指一切与专利制 度有关的文献,如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分类 表、索引、专利的法律文书等。 狭义的专利文 献是指专利说明书。 2、种类: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2、特点:由于专利经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审查,其内容详实可靠,科技含量高,集技术、 经济、法律于一体,是获取技术经济信息的来源。 是科研人员必须经常查阅的重要资源。
信息资源的类型 及获取方法
主 讲 人:王 浩
日期:2007/11/27
教学目标
了解信息、知识、文献、情报等概念 了解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掌握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利用 技巧及评价方法 知道Internet免费利用的学术信息资源网站 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 力
三、文献(三):文献的类型(加工深度)
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如:书目、 文摘、索引、题录等。
三次文献(又称参考性文献):如:综述、 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数据手册、百 科全书等参考工具书。
四、智慧
1、智慧的定义:创造性的处理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智慧就是力量)。包括解决问题 的方案、广度、难度、速度。 2、特征:动态性、针对性、多维性、开拓性。
即所需文献的知识构成、术语构成以及 术语之间的关系
分析研究课题(三)
课题检索的类型(解释):
1、查全型:开题报告、综述等 2、查准型:在具体细微的专业问题方面 的研究
3、动态型:新技术、新理论的研究
4、查新型:同类研究项目比较
举例
例:查找关于“哈佛鼠”研究进展及专利审 批情况。 1、涉及的“哈佛鼠”知识去哪里查找? 2、研究进展去哪里查找? 3、专利审批情况怎么查找? 4、使用那些检索工具?
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是指高等院校、科研机 构的毕业生和研究生,为获得相应学 位所提交的学术论文。如学士、硕士、 博士论文等。 2、特点:一般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内 容系统详尽,是启迪思路,开创新领 域的重要研究资料。
会议文献
1、会议文献:是指在学术会议上和专业学 术会议上宣读或交流的论文、材料、讨论 记录、会议纪要等文献。 2、特点:反映某些学科或领域的最新研究 进展和成就,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尤其 通过参加相关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学术 会议,不仅能结识同行,把握科研动态, 而且对启迪研究思路,寻找合作伙伴,传 播与交流信息均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科技报告
1、科技报告:是科研工作的系统总结。 2、特点:连续出版,内容专深具体,数据 完整;往往是最新成果,比期刊论文发表 早。
政府出版物
1、政府出版物:各国政府部门及其专设机 构出版的文献。如:政府公报、会议文件、 法规、法令、政策、统计、调查报告等。 2、特点:正式性和权威性,对了解各国政 治、经济、科技法有独特的参考作用。
五、情报
1、情报的定义:为一定的目的采集的有使 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情报一个发展中的概念。60年代,情 报是特定时间,特定状态下,给特定的人 提供的有用知识。70年代,情报是决策所 需的知识和智慧。 2、情报的特征:竞争性、传递性、效用性
信息、知识、文献、智慧、情报 之间的关系
知识来源于信息,是理性化、优化和系 统化了的信息;情报是解决特定问题的知识 和智慧,是激活的那部分知识;文献是它们 的载体
六、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 经过人工选取、组织、序化的有 用的信息集合。
特点:有限性、人工性、积累性、有序性。 信息源
记录型信息资源 实物型信息资源 智力型信息资源 零次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类型
信息资源的类型
记录型信息资源
是收集、获取和整理信息资源的主要来源。
是信息资源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信息资 源的主体。
信息资源的类型-续
实物型信息资源
特点:直观、真实。
获取方式:参加展览、博览会。
信息资源的类型-续
智力型信息资源:人脑存储的知识信息, 包括人们掌握的诀窍、技能和经验,又称 隐性知识。
特点:不易保存。 获取方式:咨询、参加学术会议、报告、 辩论会、沙龙等。
信息资源的类型-续
零次信息资源:各种渠道中由人的口头传 播的信息。
三、文献
1、文献:记录有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 2、文献的基本要素: (1)信息内容—文献的核心。 (2)信息符号—揭示和表达知识和信息的标记 符号。 (3)载体材料—承载文献信息符号的物质材料。 (4)记录方式—将包含信息内容的信息符号存 储到载体材料上去的方法。
三、文献(一):文献的类型
按载体形式区分:
第三节:计算机检索的原理与步骤
介绍内容:
计算机检索概念和发展历程 计算机检索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检索的基本技术 计算机检索步骤 计算机检索的发展趋势
1.0
计算机检索概念和发展历程
1.1 计算机检索概念 计算机检索:是通过计算机(单机、网 络)可以查找、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包括图书馆的公共书目(OPAC--O 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各种联机数据库、 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等。
印刷型、缩微型、电子型、声像型。
按出版形式区分为十类:
图书、期刊、报纸、会议文献、政府出版 物、学位论文、档案、专利文献、标准文 献、产品资料。
三、文献(二):文献的类型(加工深度)
零次文献:指未经公开发表或交流的文献。如实 验记录、草稿、私人日记、笔记、书信、草图等。
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是以著者本人的研 究或研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章,是在 科学研究中需重点查找的文献。特点:系统性、 创造性、多样性。如:期刊论文、专利说明书、 会议论文、技术标准、科技报告等。
总 结
上述的十类主要文献中,除 图书和期刊外,其余八种被称为 特种文献—非书非刊出版物,一 般单独成册,有些不公开发表, 难于获取。有专门的检索工具。
第二节信息检索知识
信息检索的作用
有利于减少课题的重复研究、提高
科研成功率
有助于节约时间、提高科研效率 切忌用来拼凑论文
信息检索的定义
广义概念: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 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 的信息过程,故全称:“信息的存储与检 索”。 狭义概念:仅指上述过程的后半部分,即 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寻 (Information Search)。
标准文献
1、标准:是对工农业和工程建设的质量、规格、基 本单位及其检验方法等方面由有权威部门批准的技 术规定。反映的技术工艺水平及技术政策,是从事 生产建设和管理的一种共同规范或依据。 分为:国际标准( ISO ) 国家标准(GB) 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 某些标准文献还有法律约束力,对了解各国经 济、技术政策、生产水平,分析预测发展动向,促 进现代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