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内容
【摘 要】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内容应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意识教育三个方面。这三个方
面的内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全面把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内
容是开展好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 廉洁教育 基本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
(2013)02-0006-02
大学阶段廉洁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
领和主导,加强法制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在大学生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立足于大学生价
值观的现实表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准确定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这样才能切实增强高校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形势下大学生核心价值
体系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理论素养,使大学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
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因此,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首要的是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既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教育,也要对西方各种理论流派进行介绍,让学生在比较中掌
握真理,在选择中把握方向。要通过学习,使大学生能够运用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科学理论认识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的
重大问题,并能对现实生活中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作出科学的、
有说服力的解释和说明。要通过学习,使大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
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社会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抵制
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清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
影响,在理论上指导自己廉洁自律。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大学生始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为指针
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符合事物发
展,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价值观影响着大
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意志、品质等心理活动,把个人的目标
追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统一起来。科学的价值观有利于廉洁
观念的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正确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
运,并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前途命运紧紧地结
合起来,并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3.培育政治意识,使大学生始终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支柱
培育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使大学生既有世界眼光又有爱国
廉洁情怀。正确处理好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为祖国服务与尽国际
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使他们发奋成才、廉
洁自爱、立志报国,自觉地用火热的青春、过硬的本领、创新的素
质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为促进社会和谐、民族振
兴而不懈奋斗。
二 理想信念教育
长期以来,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一直是高校乃
至全社会的责任。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
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产生
了巨大影响。而思想信念也密切影响着大学生的廉洁教育问题。于
是对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1.把握历史规律,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先进生产
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使他
们自觉地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首先必
须使他们了解、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大学时代是理想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
也是廉洁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
当代大学生前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成才的动力和精神的支柱。
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并不断坚定
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养成廉洁意识,为中国的繁
荣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2.坚持理想信念,实现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
理想是人们对规律,特别是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自觉把
握,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终生的奋斗目标和道路的确定。大学生在
树立远大共产主义理想的同时,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和
谐社会,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
期,大学生只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的共同理想中,并坚韧不拔地为这一理想奋斗,把个人的发展同社
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结合起来,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
业结合起来,同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才能找
到个人发展的历史坐标和正确方向,才能获得强大而持久的前进动
力,实现自身价值,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3.认清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当代大学生拥护党的领导,关心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利益,
愿意为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希望成
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这是大学生的主流。但是,我们也应清
醒地看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全面推
进,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行为模式、价值取向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对大学生的理
想信念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 法制意识教育
加强法制教育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环节,让大学生知法守法
有利大学生廉洁自律行为的养成。
1.重视法制教育,促进法制观念的形成
“法律教育”次第于“道德教育”的认识及定位是不合理的,把
“法制教育”视同为“道德教育”,事实上按照“道德教育”的套
路来开展“法制教育”,不仅难以达到“法制教育”的教育性,由
此还将致使“法制教育”遭受埋没。“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
均属于社会价值教育范畴,它们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从联系上讲,
两者的目的是同一的,都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公民”;
从区别上讲,“道德教育”重在净化人的内心世界,“法制教育”重
在规范人的外在行为。我们说提升人的品质,应从思想和行为两方
面塑造,益于采用“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但不存在
“法制教育”从属于“道德教育”或“道德教育”从属于“法制教
育”的问题。所以,“法制教育”的教育性发挥,需要建构一个属
于“法制教育”本身的体系完整且地位独立的“法制教育”安排。
2.调整“法制教育”的内容设置,增强教育的实用性
高等学校的“法制教育”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信
仰)和法律知识(法律技能),主要包括法律基础理论、基本法律
知识和法制观念教育。通过法律理论教育,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
法学的基本观点,在思想上树立起法律权威;要通过讲解和介绍宪
法,使学生了解宪法是民主制度的产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
义务观念,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结合不同专业,有选择地向学生
介绍一些部门法,培养学生守法、护法、用法的知识技能和自觉意
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教
思政[2007]4号
[2]范晓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廉洁教育[j].华北煤
炭医学院学报,2009(5)
[3]杨挺、左志芳.试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深化[j].实践与探索,
2010(5)
〔责任编辑: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