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1课_人民军队的建立

第11课_人民军队的建立


1、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2、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3、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 4、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5、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五、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
人民军队的建立
课堂小结
南昌起义
1.起义的历史背景(原因、组织准备) 2.起义的时间和领导者 3.起义的胜利和历史意义 4.起义军南下转战湘南和海陆丰地区 1.党的八七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决议 2.秋收起义的失败 3.毛泽东主张向农村进军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其意义 5.井冈山会师及其意义
叶 挺
周恩来 贺 龙
南昌起义(油画)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现江西南昌苏圃路南昌二中内)
原为江西大旅社。南昌起义前,党包租了大旅社,周恩来等在此办公。1927年7月27日, 领导起义的党的前敌委员会在此成立。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主持了会议,决定成立 武装起义总指挥部,预定30日晚举行起义。由于张国焘的干扰,推迟到8月1日起义。
毛泽东为纪念“五四运动”,决定1928年5月4日,两军举行会师大会。大会宣布两 军全体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 部主任。还宣布了红军的任务、纪律。这次会师,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 部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B
A
A
B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7、1927年,毛泽东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他赞颂的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红军长征 D.秋收起义 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是( ) A.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B.晋察冀 C.井冈山 D.赣南 闽西 9、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位于哪两个省的边 界( ) A.湖南、湖北 B.湖南、江西 C.江西、福建 D.安徽、江西 10、1928年,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的是( ) A.朱德、陈毅 B.彭德怀、滕代远 C.叶挺、贺龙 D.邓小平、张云逸 11、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支坚强队伍是( ) A.第四军独立团 B.工农革命军 C.工农红军第四军 D.新四军
这首词毛泽东通过对黄洋界保卫战的描写,满怀激 情地歌颂了井冈山将士坚守根据地的英勇斗争精神, 表达了诗人从容不迫,以不变应万变,运筹帷幄之 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天才般的战略战术的思想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井冈山根据地烈士陵园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井冈山精神
C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B
A
14.请在左 图的方框 中填出 A、南昌; B、长沙, C、井冈山 的地理位 置.
C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史海拾贝
朱德宴请敌团长
朱德在南昌起义时使用的
德国产警用型毛瑟手枪
南昌起义时朱德使用的德国造7.63毫米口 径的毛瑟警用型手枪。枪号为592032,弹匣可 容弹10发。1959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成 立后,这把枪即被做为一级文物珍藏并展出。 枪身上刻有“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 ”的字样。
学习测评
1.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标志是( )。 A.1924年6月黄埔军校的建立 B.1925年7月国民革命军的建立 C.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 D.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
C
2.阅读下面一则史料:
照得本部各军 富于革命精神 此次南昌起义 原为救国救民 转战千里来粤 只求主义实行 对于民众团体 保护十分严谨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书院内的文星阁
毛泽东和朱德第一次会见的地方
↑宁冈砻市龙江书院
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保存的队伍和湘南的工农武装由湖南南部 转战到达井冈山,在砻[lóng]市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井冈山会师(油画)
对于商界同胞 买卖尤属公平 士兵如有骚扰 准其捆送来营
本军纪律森严 重惩决不姑徇 务望各安生业 特此郑重申明 ——贺龙率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在潮汕地区发布的告示
请回答:《告示》怎样反映了这支军队是人民的军队? 答:《告示》表明南昌起义的目的是救国救民,南昌起义南下的 目的是为打倒国民党新军阀而再次北伐。《告示》还表明,这支部队 具有严密的组织纪律,处处维护人民利益。这一切说明,这支军队是 一支人民的军队。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前敌委员会成员
总 指贺 龙 挥
朱 德
前 敌 总叶 挺 指 挥
“刘爷煮粥喝”
周恩来 刘 伯 承
书记
1927年7月下旬,党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了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 德、刘伯承等组成的前敌委员会。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朱 德 刘伯承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湖南浏阳文家市会师旧址
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张贴的宣传品
“文家市决策”
由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
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把起义余部集中 在文家市召开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作出向罗霄 山脉中段进军、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决定。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三湾改编遗址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3、“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井冈山“历史红”的 主要依据是中国共产党在这里(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4、在下列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中,由毛泽东领导的是( A.秋收起义 B.湘南起义 C.南昌起义 D.平江起义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的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北伐战争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 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这条“道路” 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开展敌后游击战 D.进行长征,实现战略大转移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四、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主峰——五指峰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革命群众基础好, 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远离中心城市,四周都是产粮区,很利于军事割据。1928年上半年, 终于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②是中共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
③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为何南下广东?
①敌人重兵进攻南昌,不撤离必然导致全军覆没;
②南下的目的,是为打倒国民党新军阀而再次北伐。
人民军队的建立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八一大桥(江西南昌)
人民军队的建立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黄洋界哨口的红军迫击炮(仿制)
黄 洋 界 保 卫 战 使 用 过 的 竹 签 、 十 字 镐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红军游击战“十六字诀”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西江月· 井冈山
• • • •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井冈山会师
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时间: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代表人物:周恩来、朱德、贺龙等 意义:第一枪和人民军队开端 八七会议:汉口,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秋收起义:毛泽东
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第一个 井冈山会师:朱毛会师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称为“八七”会议。会议通过了开 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这一年秋收时发动武装起 义。这次会议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八 七 会 议 一 览 表
背景 中共革命失败后需指明新的出路 目的 挽救处于危急中的中国革命
D
C
B
A
C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12、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 是(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必须建立人民政权 C.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D.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13.阅读下列材料: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 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的湘东遍地红; 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请回答: (1)、上述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 (2)、“南昌打响第一枪”这一事件距今已有多少年? (3)、南昌起义有何意义?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改称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政治上、组织 上为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参加秋收起义部分人员在延安合影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转战千里、历尽艰辛的秋收起义队伍,到达井冈山茨坪,召 开湘赣边界党的负责人会议,逐步恢复和建立了党的组织。毛泽东要求军队除打仗外, 还要打土豪,做群众工作,使这支军队取得了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 中央政府决定八月一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 立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组成后,将 “八一”作为建军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