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花种球质量分级标准》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西红花(学名:Crocus sativus,英文:saffron)属鸢尾科(Iridaceae)番红花属(Crocus)多年生球茎草本植物,入药始载于《本草纲目》,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又名藏红花、番红花。
原产于地中海沿岸西班牙、希腊、印度、伊朗、法国等地,明清时期由印度、尼泊尔传入我国西藏,由西藏再传入我国内地,目前在河南、湖北等地均引种栽培成功。
西红花是名贵中药材、名贵食品香料、是美容化妆品和染料的宝贵原料,同时还是名贵观赏花卉,集多种用途于一身,在国内外需求量极大,经济价值居世界药用植物之首。
西红花以球茎繁殖为主。
成熟球茎有多个主、侧芽,花后从叶丛基部膨大形成新球茎。
夏季地上部枯萎后,挖出球茎,分级,阴干,贮藏。
每年8至9月将新球茎挖出栽种,当年可开花。
种植时应将8 g以上的大球与小球分开种植。
小球茎重量在8 g以下的当年不能开花,需继续培养1年。
目前我省西红花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种植户对西红花种球的需求增多,然而对西红花种球分级概念模糊,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药用植物研究团队从2014年致力于
研究西红花种球分级及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不同级别西红
花种球的利用率及正确种植方法。
通过制定《西红花种球质
量分级标准》,对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提高我省西红花种
植面积,实现西红花生产规模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1、任务来源
2019年8月,按照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申报2019年河南省地方标准修订项目的通知》要求,提交了《西红花种球质量分级标准》立项申请和标准草案。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9年河南省地方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豫市监标法〔2019〕309号),《西红花种球质量分级标准》列入河南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立项编号:20193110058,归口单位为河南省油料作物标准化委员会。
2、编制原则和依据
(1)规范性原则:本标准编制遵循国家现有的农业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严格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及《农业标准化管理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
(2)科学性原则:本标准采用的技术措施来源于实践
和试验研究,并在生产中验证、完善,是大田生产和科研成果的有效统一。
编制技术措施的相关量化指标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
(3)实用性原则:本标准以西红花种球分级为内容,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为目标,以试验调查为基础,以生产实践为依据,借签和参考现有成熟技术和生产经验,充分听取相关领域专家、基层农技人员和西红花种植大户的意见,使标准和生产实际协调统一,确保本标准在生产上切实可行。
三、编制过程
1、前期研究基础
西红花种球分级规程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药材体系花类药材岗位和“十三五”研究任务的基础上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之一。
该研究结合我省西红花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重点开展西红花种球分级要求、检验方法、判定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
通过田间试验、示范,进行验证、优化、完善,集成了“西红花种球质量分级标准”,该技术效果稳定,可复制性强,适合河南省西红花生产和销售,有效提高了西红花种球质量,保障农民种植效益,为本标准的制定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同时,我单位对西红花生产开展了多次生产调研、试验示范、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高产创建等工作,拥有丰富的
生产实践经验和较好的前期工作基础,也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实践基础。
因此,制定“西红花种球质量分级标准”对进一步保障西红花种球质量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成立标准制定小组
为做好“西红花种球质量分级标准”的制定工作,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并多次召开标准研讨会议,确定了标准制定原则,拟定了标准制定思路,就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广泛、细致的讨论,并对标准各节内容的起草工作逐一进行了细化,确保标准制定各项工作,按计划逐步实施。
3、初稿的编制
2018年5月-2019年7月,标准制定小组成员在前期试验示范研究和多年大量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又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多次深入河南周口、河南永城、新疆伊犁西红花主产区,与农技人员、种植大户进行沟通、交流,听取他们对西红花种球种植管理中的建议;与相关专家进行咨询交流;对当前西红花种球分级、检验方法、判定规则、标签、贮存、包装、运输等进行系统总结,经过标准制定小组成员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完成了本技术规程初稿的编制。
4、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征求专家意见
收到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了2019年河南省地方标准
制定计划的通知(豫市监标法〔2019〕309号)后,标准制定小组及时组织成员、相关专家进行了沟通,对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编制完成“西红花种球质量分级标准”征求意见稿。
随后,标准制定小组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分别送达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商丘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中药材技术指导中心等单位7位专家进行阅览,广泛征求意见。
四、主要内容的确定
1、第一章范围编制说明
范围中规定本标准的条目和适用范围。
2、第二章规范引用文件编制说明
规定了本标准应用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应用文件对本规范必不可少。
3、第三章术语和定义编制说明
规定了西红花种球分级中的术语和定义
4、第四章分级要求
规定了西红花种球的外观形态和分级标准。
5、第五章检验方法
本章主要讲述了西红花种球扦样方法、净度判定方法、疫情检验依据规程、西红花种球直径和质量测定方法。
6、第六章检验规则
本章主要讲述了西红花种球复检的方法。
7、第七章标志、包装、贮藏
本章主要讲述了西红花种球销售和包装的标识,以使种植户对西红花种球产地、生产、收获的环节具有可追溯性。
西红花种球的贮藏和运输,保障西红花种球的质量安全。
五、采标情况
无。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不存在重大意见分歧。
七、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行业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制定的原则严格遵循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符合国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本标准编制格式符合GB/T1.1-2009的要求。
八、标准实施的建议
本标准颁布实施后,可供我省西红花产区农业部门参照执行。
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综合运用标准中各项技术措施,并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争取各级政府支持、扶持,引导、推动我省西红花生产技术推广,实现西红花高产优质,确保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九、其他应予以说明的事项
无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西红花种球质量分级标准》
标准制定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