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护理学论文.

社区护理学论文.

自学考试社区护理专业(独立本科)
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冠心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分析
专科学校:
学号: ************
*名:**
学科专业:社区护理学
指导教师:
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年月
冠心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分析
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进行探讨。

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将6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实验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不实行护理干预。

定期随访患者,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饮食、运动及用药指导,提醒患者及时复诊等。

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比较其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病患的心绞痛发病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病患的遵医率及复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01)。

结论:为冠心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冠心病病患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冠心病;社区护理;效果分析
1 前言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致使血管发生阻塞,进而导致心肌缺氧、缺血而引发的心脏病[1]。

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由此估计每年我国冠心病的死亡人数将近2200万左右。

基于冠心病病患长期在院外用药治疗,缺少预防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如饮食、行为等方面,因此,开展科学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2009年5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后,取得良好效果。

具体情况如下介绍。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09年5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社区护理干预的对象,其中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均在50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岁。

这60例冠心病患者中,有20例是单纯的心绞痛,15例是心肌梗死,15例是无症状的心肌缺血[2]。

通过诊断后,所有病患均符合冠心病疾病的诊断标准。

2.2 护理干预措施
2.2.1 登记及选组工作:出院前,做好患者所有资料的登记工作。

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将60例冠心病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患均给予药物指导。

出院后,实验组的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不执行社区护理干预。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病情等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2.2 护理的内容:对实验组的病患进行1次/月的家访,每次进行30至60分钟。

依据家访的结果,重新调整药物的管理方法。

具体内容主要有:
首先,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选取不同方式为冠心病病人传授冠心病的相关知识。

给予患者心理指导,以消除病患的恐惧心理,防止患者的情绪波动,从而增强其治疗的信心。

其次,饮食上的指导,建议患者食用低脂、低热量的食物,禁吃肥腻的食品或者动物内脏,少食油炸的食物,不喝汽水,摄入较多的维生素,多吃水果及蔬菜。

第三,运动上的指导,科学表明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冠心病的治疗。

不宜进行激烈的运动,适合步行、登山、慢跑、太极拳及游泳等有氧运动[3]。

第四,戒烟、戒酒,叮嘱病患尽量戒烟戒酒,以养成优良的生活习惯。

第五,按时服药并定期到医院复诊,冠心病易于反复发作,原因在于患者不按时服药。

因此,指导病患严格按照医嘱坚持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叮嘱病患定期到医院复诊,若患者未定期复诊,应与患者联系,了解其的情况,提醒病患及时复诊。

3 结果
实验组病患的心绞痛发病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验组病患的遵医率及复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

4 讨论
随着当代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增加,人们的社会心理及精神因素也逐渐增加,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也显著上升,这给病患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4]。

冠心病是在多种危险因子的作用而引发的慢性疾病,对此,为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国内外的学者为此做出大量研究。

其中社区护理干预,是预防冠心病复发的重要途径,其能显著提高人们对冠心病的认识、态度以及行为水平等。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病患的心绞痛发病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者,而患者的遵医率、复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对此,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冠心病对患者生话质量的干扰,从而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健康教育、饮食与运动治疗以及随访调查等干预措施,为冠心病病患提供具体、专业的健康教育知识。

使其对冠心病疾病有了深刻的了解,从而减轻患者由于对疾病的缺乏了解而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通过协助护理,使病患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对增强患者自身的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为冠心病患者进行精密的心理指导及护理,使病患保持积极乐观、平稳自信的情绪[5]。

根据病患的临床特征、具体病情,科学合理的评估患者,热情耐心的帮助病患设计及实施病情康复的计划,促使病患尽早踏上工作岗位。

医护工作者应走进社区,走进病患的家中,在诊断治疗的同时,适当开展健康教育,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促进护患间的友好关系,有效促进患者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处理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协助病患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社区护理干预是一种为适应医学模式变化而开展整体护理的形式,能使患者在自由、优雅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治疗、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方便,而且有助于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

搞好护患间的友好关系,使其由“主动到被动指导”的模式转变转变为“指导至合作”或者“共同参与”的模式。

为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使患者深入了解冠心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医生的指导,使其认识到遵照医导,有助于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

总而言之,为冠心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冠心病病患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红娥,杨静.加强社区冠心病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j].吉林医学.2011(07).
[2] 陈敬欢,李玉莲,钟慕贤,邓群好.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社区护理干预[j].北方药学.
2011(06).
[3] 闻荣,黄小明,蒋其武,肖翔.社区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
药.2010(22).
[4] 常晓晓,孟海英,郜玉珍.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j].山西医药
杂志(下半月刊).2008(06).
[5] 周玉梅,袁春凤,刘莲凤,黄丽华,罗美华.社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井冈山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
注意事项:
1.字体:题目、目录是3号黑体,其余文字为小4号宋体,
图表标注及内容为5号宋体。

2. A4纸左侧装订
3.封面、封底(专家意见及成绩表)要符合模板要求;
封面内容填写完整;封底“初审专家意见”由指导老师填写并签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