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机械量传感器
微弯效应:待测物理量引起微弯器位移,使光纤发生微弯变形,改
变模式耦合,芯径中的波导模部分透入包层转化成包层模,造成传
输损耗。微弯程度不同,泄漏光波的光强不同,实现光强调制。由
于光强与位移之间有一定的函数关系,所以利用微弯效应可以制成 光纤位移传感器.
两种检测方法测量微小位移
检测光纤包层模中的光功率 检测光纤波导模中的光功率
波纹的周期间隔为与传播常数 间满足 2 '
相位失配为零,模间耦合达到 最佳。
激光聚焦到多模光纤一个端 面光纤后端面附近涂上黑色 涂料(消除包层模中的光,成 暗场) 变形器波纹板 检 测器检测包层模中的信号。 位移的产生:变形器由两块有 机玻璃波纹板组成,每块波纹 板共有5个波纹,每个波纹的长 度为3M。变形器的一块波纹板 可通过千分表用手动调节的方 法使它相对另一块产生位移。 另一块板可用压电式变换器产 生动态位移。
检测出纤芯模(传导模)或包层模中的光功率即可检测出加在 微弯器上的外力。
光刚进入光纤测量截面,包层模中任何光均被消除(脱模器) (即探测器上探测不到光强,暗场) ,但是可以探测纤芯中波导模 的光功率,(亮场)。施加外力,由于模式耦合使包层模中的光功 率大大增加。所以,黑暗背景使包层模比纤芯模检测灵敏度更高。
使敏感光纤的长度、折射率发
生变化,使它与参考光纤中传 输的光产生相移,只要检测出
干涉相移,可得到待测物理量
的大小。
可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压力、加速度、应
变等
装置。
光纤多普勒血液流量计
特点: 参考光来自人体皮肤表
面的反射,可在体外测量
人体血管中的血液流速。 激励光是由芯径较小的 光纤馈送,距离可以很长。 但输出光纤很短,且是大 芯径,高NA光纤,它收 集皮肤表面的参考反射光 和血管中流动血液的散射
2.利用激光器腔长位移,改变激光频率
光源频率f或波长发生改变,把两臂的光程l固定,则干涉条纹 的级数也会发生变化。
分光能量可到达光纤端面外侧靠近 端面的位置。如果两根光纤靠的很 近,渗出的光能几乎无损耗的全部 进入第二根光纤。进入第二根光纤 的光能量随两根光纤端面间的距离 增大而急剧减小。(利用受抑全反 测出反射光的光强,就以非接 触式方式判断物体是否存在及位移 情况。
射原理)
6.2.2 内调制式位移传感器-微弯效应
量有关。
光强与光纤微弯的夹具位移的 关系: 小位移,两者之间是线性的。 大位移,非线性,但测量的动 态范围大。
光纤相位调制传感器 最大特点:测量灵敏度极高。 一般情况,光纤作为光学干涉 仪的两条光路。待测物理量会
光纤偏振调制传感器 主要用于测振动,靠外界待测 物理量产生光纤的双折射,从 而引起传输光偏振面的变化, 由此可以测机械振动。 光纤频率调制传感器 一般用于测流体流速。 光纤多普勒血液流量计——专 门测量人体血管中血液流量的
通过控制光纤端面光强分布提高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 1. 利用栅格。光纤中光通量的变化,由间距为s的两个栅格之间错 开的位移量决定。
2. 利用活动光闸门。
(a)
活动光闸门
(b)
两个周期光栅做遮光屏
(2)折射率式渐逝物型位移 传感器
(3)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 (非接触型传感器)
光在光纤端面全反射时,一部
传感器的技术指标: 1.灵敏度 2.线性度 3.噪声 4.信噪比 进一步提高灵敏度:
必须提高光源功率(Pc)或提高耦合系数。
提高耦合系数的方法 设计适当变形器——较长的变形器或较短的周期
选用适当光线类型——渐变型光纤
采用适当光学元件——激励高阶模或泄漏模
6.2.3 相位干涉式位移传感器
光纤多普勒血液流量计探头
光。
6.2
光纤位移传感器
外调制式和内调制式两类
6.2.1 外调制式位移传感器
(1)透射式位移传感器
采用两根芯径相同的光纤,并将两根光纤的端面靠近装配在 一起。光从一根光纤输出,通过两根光纤间微小空隙,进入到另一 根光纤。 光纤连接处的光通量,与两根光 纤的芯径交叠面积成比例。 对于径向位移,采用小芯径的单 模光纤比采用大芯径的多模光纤 测量的灵敏度高。
量。
外加敏感元件可为:透射式、反射式和折射率式。
内调制技术:无需外加敏感元件,靠改变光纤自身的传输
特性实现传输光强度调制,如利用微弯效应。
透射式敏感元件对 传输光的影响,实际上 是一种对被测物理量的 模拟及开关测量。最简 单结构用于检测不透明 物的存在。 透射式方式可以按 距离改变光强。 径向位移的测量范 围受光纤直径的限制, 但检测灵敏度极高。 轴向位移的测量范 围大,但灵敏度较低。
第六章 光纤机械量传感器
主要内容
光纤位移传感器 光纤压力和水声传感器 光纤应变传感器 光纤表面粗糙度传感器 光纤加速度传感器 光纤振动传感器
光纤机械量传感器可分为:传光型(非功能型)和传感型(功 能型)两类。 调制方式:光强、相位、偏振、波长及频率调制。 传光型强度调制光纤传感器使用的调制技术分为:外调制 和内调制。 外调制技术:由外加敏感元件控制光源传输到探测器的光
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应用较为广泛。
双光路干涉,输出端的光强简单表示为 m为干涉级数
I 1 cos 2m
m l or m f
外界因素改变相对光程差、相对光程延时,光频率和波长时,光 相位或干涉条纹m发生变化,干涉条纹移动,就代表被传感的物 理量。
1.外加力直接改变光纤的参量——L,d,n 改善光纤对压力的传感灵敏度,通常在包层外在涂复一层特殊 材料。它对传感臂具有“增敏”特性,对参考臂具有“去敏”特性。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检测信噪比。
反射式光纤敏感元件由入射传输光 纤和反射收集光纤制成一个光纤束。光 纤束中两个光纤可以是无规则排列或半 圆形排列。用于检测反射体的存在和测 定反射体表面与检测光纤与反射体间的 距离。 无规则排列光纤探头比半圆形排列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动态范围小。
反射光强与距离函数的典型曲线
内调制技术——微弯效应 当光纤存在微弯曲时,光纤芯中的传导模就会逸出到包层 成为包层模,从而使传输光能量衰减。如果光纤的微弯曲是由 外施力或压力产生的,接收光强变化就与生成光纤形变的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