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喷水织机废水处理技术综述[文献综述]

喷水织机废水处理技术综述[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喷水织机废水处理技术综述一、前言部分纺织行业作为耗水量极大、工业废水污染严重的产业,伴随着其快速发展,水环境所面临的形势也愈加严峻。

喷水织机是纺织机械中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无梭织机,其优点是产量高、质量好、织造费用低,但是要消耗大量优质的自来水。

由于在织造工序中使用浆料以及润滑脂的原因,排放的废水中COD、BOD、SS 等指标超标,造成水质的污染,如不能很好地对废水资源进行处理,再循环利用,将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及水资源的紧缺,喷水织机废水治理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象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因水资源匮乏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废水处理及循环回用工作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位于长三角腹地的浙江和江苏是太湖流域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但其经济飞速增长的背后却是对水资源的掠夺式利用。

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大量增加,加上农业规模化经营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太湖地区水污染问题一度变得十分突出。

其中,无论是用水量还是废水排放量,纺织废水都占太湖流域工业废水总量相当大的比重。

喷水织机是纺织机械中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无梭织机,其运行中要消耗大量优质的自来水并且排放有机物等超标废水。

因此,不论是对太湖、纺织业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还是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水资源保护,针对纺织废水、喷水织机废水的处理工艺研究都是必要和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

二、主题部分喷水织机是纺织机械中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无梭织机,其优点是产量高、质量好、织造费用低,但是要消耗大量优质的自来水(如表1-1)。

目前,我国已拥有喷水织机约30 多万台,年用水量高达4.5 亿吨[33]。

由于在织造工序中使用浆料以及润滑脂的原因,排放的废水中COD、BOD、SS 等指标超标,造成水质的污染,如不能很好地对废水资源进行处理,再循环利用,将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及水资源的紧缺,喷水织机废水治理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象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因水资源匮乏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废水处理及循环回用工作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混凝沉淀法处理喷水织机废水研究在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数量的悬浮体和溶胶,如造纸、制糖、染料;生活污水中也存在大量的有机微粒。

这些悬浮物、溶胶和有机污染物,大小在10-3~10-9m 范围内。

这些物质不是以分子状态分散到介质水中,所形成的体系有很大的界面,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但这些颗粒表面大多带有电荷,颗粒间由于同性电荷相斥阻止了微粒间彼此接近而聚合成较大的颗粒,分散稳定,不互相聚集,自动凝聚成大颗粒并从分散介质中沉淀出来的速度很慢;同时,带电胶体与反粒子都与周围水分子发生水化作用,形成一层水化壳,也阻止胶粒的聚合。

对于这类废水的处理,一般向水体投加混凝剂,使水中的胶体体系在所投加混凝剂的作用下,相互接触、碰撞脱稳凝集成一定粒径的聚集体。

脱稳的聚集体由于进一步的碰撞、化学黏结、网捕卷扫、共同沉淀等作用而聚集成絮凝体(矾花),最终借助重力的作用而沉淀,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2. 火山岩滤料普通生物滤池处理喷水织机废水研究废水通过粗格栅拦截粗大的杂物及漂浮物之后,进入火山岩滤料普通生物滤池,在生物滤池内一系列作用下得到净化,经沉淀后外排。

在火山岩滤料普通生物滤池内,废水的处理具体如下: 废水通过进水口,经固定布水器喷淋在滤池最上部的强化布水层上,强化布水层是15cm 的马尾绳,耐腐蚀和长期的水流侵蚀,对污水进行第二次分布。

之后进水到达滤料层。

滤料层中的滤料为火山岩生物滤料,比表面积大,挂膜速度快,反冲洗时微生物膜不易脱落,并且具有多孔性和适当的机械强度及比重,适宜菌胶团附着生长,可以耐得住不同强度的水力剪切作用,反冲洗时容易悬浮且不跑料,可以节能降耗。

污水自上而下滤过时,不断与滤料层的滤料相接触,从而使微生物在滤料表面繁殖,形成生物膜。

生物膜是由多种微生物和微型动物组成的生物群落结构,它利用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进行分解代谢获得能量,并形成新的微生物机体,污水也在此过程中得以净化。

在填料上所附生物膜中微生物氧化分解作用,滤料及生物膜的吸附阻留作用和沿水流方向形成的食物链分级捕食作用以及生物膜内部微环境和厌氧段的反硝化作用综合净化功能作用下污水得到净化。

在滤料层中、上部添加有25cm 的防堵塞层,防堵塞层材料是水处理设备中广泛采用的多面空心球填料。

可使得水力流向发生改变,避免滤料层整体压实、孔隙率降低。

有利于提高滤池通气透水性能、有益于微生物好氧生长、防止滤池堵塞,从而延长滤池运行时间,降低反复反冲洗的能量损耗。

经过主要滤料层的出水通过承托层后排出,进入沉淀池。

在承托板下方沿柱状滤池池壁一周均匀分布有八个可打开可闭合的通风口。

正常自然通风情况下可打开,以利于空气进入,补充滤池内生物代谢消耗的氧气,不需曝气,节省能耗。

3.粘土陶粒滤料普通生物滤池处理喷水织机废水研究废水通过粗格栅拦截粗大的杂物及漂浮物之后,进入粘土陶粒滤料普通生物滤池,经过生物滤池内一系列作用下得到净化,在沉淀池内悬浮物沉淀后,上清液待用或外排。

在粘土陶粒滤料普通生物滤池内,废水的处理具体如下:废水通过进水口,经固定布水器喷淋在滤池最上部的强化布水层上,强化布水层是15cm 的马尾绳,耐腐蚀和长期的水流侵蚀,对污水进行第二次分布。

之后进水到达滤料层。

滤料层中的滤料为粘土陶粒,是以煤粉和粘土加少量造孔剂经过高温烧结而成。

污水自上而下滤过时,不断与滤料层的滤料相接触,从而使微生物在滤料表面繁殖,形成生物膜。

生物膜是由多种微生物和微型动物组成的生物群落结构,它利用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进行分解代谢获得能量,并形成新的微生物机体,污水也在此过程中得以净化。

在填料上所附生物膜中微生物氧化分解作用,滤料及生物膜的吸附阻留作用和沿水流方向形成的食物链分级捕食作用以及生物膜内部微环境和厌氧段的反硝化作用综合净化功能作用下污水得到净化。

经过主要滤料层的出水通过承托层后排出,进入沉淀池。

15~30cm 厚的承托层主要为粒径16-32mm 的鹅卵石,起承托滤料层并利于滤池内部通风的作用。

在承托板下方沿柱状滤池池壁一周均匀分布有八个可打开可闭合的通风口。

正常运行情况下打开,自然通风,以利于空气进入,补充滤池内生物代谢消耗的氧气。

4.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喷水织机废水研究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简称BAF,是一种新型膜法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是与我国和日本的接触氧化工艺几乎同一时期出现的污水处理方法,是生物接触氧化技术与给水处理过滤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污水好氧处理工艺,即利用污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与滤池过滤的原理,生物净化与物理过滤相结合,无需设置二沉池,通过定期反冲洗实现生物膜的脱膜与截流悬浮固体的排除,可以保持生物接触氧化的高效性,同时又可以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

曝气生物滤池是普通生物滤池的一种变形形式,也可看成是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在生物反应器内装高比表面积的颗粒填料,以提供微生物生长的载体,并根据进出水流向不同分为下向流或上向流,污水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流过滤料层,滤料层下部鼓风曝气提供生化反应所需的氧气,在填料表面附着生长的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到净化,同时填料起到物理过滤作用。

三、总结部分喷水织机废水水量大,色度高,水质变化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且印染行业中PVA 浆料和新型助剂的使用,使难生化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在废水中含量大量增加,BOD5/ COD 值大幅降低。

单一处理工艺均很难达到要求,需对不同处理工艺进行优化组合,同时也可将传统工艺与新技术相结合进行工艺改进和优化,使工艺和技术更加成熟,这样既可提高处理效果,又可降低处理成本。

因此,系统开发不同工艺的有效组合,研究高效、经济、节能的印染废水处理反应器将是纺织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发展方向。

然而,单一的终端处理废水仅仅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应使“终端处理”改为“源头控制”,这才是今后处理纺织染整废水甚至是所有工业废水的较有效的途径。

企业必须对生产和染整废水的污染预防和治理同等重视,采用清洁高效的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用低污染的环保原料,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从源头削减废水与污染物的产生量,从而减少纺织印染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此外,加强对纺织印染企业废水处理设施的监管,促进印染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使印染企业逐步进入印染园区和开发区,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四、参考文献[1]俞亦政,奚旦立,朱嘉敬,龚进礼.中国纺织工业水污染环境治理对策[J].纺织学报. 2005,12:141-144[2]白晓慧.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及其进展[J].印染.2000,12:39-43[3]夏昌建.纺织行业废水污染控制技术梗概与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7):1-7[4]吕迎智,孙正,支振山.喷水织机废水经处理后再循环利用实践[J].山东纺织科技.2005,6:52-53[5]宋巧立,于荣谦.喷水织机水处理工程设计探讨[J].棉纺织技术.1992,20(11):644-647[6]王小红.喷水织机用水的处理工艺[J].给水排水.1996,22(8):30-32[7] 税永红. 超滤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3(21): 15-17.[8] 路希鑫, 严子春, 路希超. 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J]. 石油化工应用, 2009, 3(28): 2-15.[9] Montserrat Perez , Francesc Torrades, Xavier Domenech ,etc.Fenton and photo-Fenton oxidation of textile effluents [J]. Water Research, 2002,5 (36): 2704-2710.[10] 傅平青, 程鸿德. 印染废水治理研究现状[J]. 地质地球化学, 2001, 4(29): 86-91.[11] 王成国, 邓兵. 光催化氧化处理直接耐晒翠蓝染色废液[J]. 印染, 2004, 5(7) : 10-12.[12] 刘亮, 安晓玲, 李雅轩.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J]. 河北工业科技, 2008, 2(25): 178-180.[13] 杨虹, 李道棠, 朱章玉. 不完全厌氧-好氧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J]. 上海环境科学, 1998, 17(12): 31-32.[14] 毛艳梅, 奚旦立, 杨晓波.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及回用的现状和发展[J]. 印染, 2005, 8: 46-48.[15] 邓金珠. 从清洁生产角度探讨治理印染废水的对策[J].自然科学信息, 2009, 8(17):346-36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