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清家具鉴赏

明清家具鉴赏


硬木主要有紫檀、黄花梨、鸡翅木、铁梨木、 酸枝木、柞榛木、乌木、花梨木、樟木等。
白木包括榉木、榆木、楠木、核桃木、黄杨木 等。
2.明清家具的用材区别 明代以黄花梨、紫檀、鸡翅木、铁力木、榉 木为多 清代以紫檀木为最上乘用料,红木,鸡翅木、 铁力木亦有,黄花梨相对要少,榉木、榆木、 柞榛、核桃木民间使用最为广泛。
架子床
架子床其三面设围,是明清使用最多的床.四角又设立柱、 床顶有床盖,形成一个四面搭架子、中间为独立空间的大床。 床的三面装有围栏,多用小料拼插成几何纹样,也有的在正 面多加两根立柱

榻大多无围,所以又有“四面床”的称呼,它在当时专指坐 具,但在后来的生活中常被古人用作一种搬运方便,可提供 临时休息的家具大量使用。
这是一件标准的明式画案,牙头雕刻有凤形图案,精美雅 致,镂刻细腻。所嵌大理石面心实为珍品,山水相连,树木 葱葱,宛如一幅水墨画。
紫檀有束腰海棠形杌
凳· 清· 中期· 直径325mm,此凳鼓腿 彭牙,四足马蹄内翻,安落 于托泥之上,牙条表面浮雕 卷草纹饰,刻工精细,生动 活泼。四刻成灵芝云纹,显 得四平八稳。
花梨木鼓腿膨牙大圆
台· 清· 晚期 腿部上方下圆,民间俗称 “牛腿脚”,脚足立雕云纹 卷珠,垫扁圆珠落地。束腰 分段盘阳线爆仗筒。
紫檀高束腰方桌· 清· 乾隆·
桌面花纹极其美观,牙头、牙板铲地浮雕蔓草纹,与束腰上 的图案相互辉映,这种带有西洋特点的纹饰,与圆明园遗存 的建筑石雕风格,如出一辙。
紫檀折叠式两用炕桌· 清· 中期·
此炕桌可称得上构思奇巧,合拢后成为可携带的长 740mm、宽580mm、高350mm的文具箱,箱内容纳两个 双层锦盒,盒内装六十件精美文具,可算得上紫檀绝品。
紫檀弯角琴桌· 清· 晚期·
这种供陈设用的琴桌在清代中晚期比较常见。枨 子上下起阳线,仿丝带形状,卡子花雕刻成双龙形, 也有刻成玉壁形的。
榉木圆角柜 · 明·
虽然榉木不象花梨木那 么贵重,但不失其艺术品味, 在明清时期广受欢迎,被当 成制家具的良材。这种圆角 柜产自江浙一带,当地农村 人称之为“书柜”,据说过 去只有读书的人家才有这种 柜子。
乌木书柜式多宝格· 清· 中晚
期· 高1820mm,这种上格下门 形式在清代中晚期很流行。 乌木的色泽极黑而不见纹理, 性脆易裂。乌木无大料,这 种整个乌木制成的大型家具 很少见。
结构为“四面平”式,桌面下案券曲状角牙,在视觉上起装 饰效果,打破四平结构过于简单的感觉。面心以寿山石拼镶 而成,非常罕见。
花梨木画珐琅面心八角小书桌· 清·
小桌四足斜立外撇,镶装饰牙板,匠师俗称“关刀脚”, 造型别致,五彩珐琅做面心,桌面截角成八角形。现藏苏州 文物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黄花梨夹头榫小画案· 明·
矮老
是一种短而小的竖枨子,往往用在跨度较大 的横枨上。
矮老多与罗锅枨配合使用。如桌案的案面下、 四周横枨上多用矮老。 起到支撑桌面、加固四腿的作用。
枨子
枨子是家具造型的一部分。 枨子,虽然是以结构的形式而存在,但是至 明代已经摆脱了直枨的基本形式,着意于装 饰作用,使其结构功能和装饰美化兼顾。
明式家具的产生和发展, 主要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 区. 到清代前期,明式硬木 家具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生 产。 这种风格得到人们广泛 喜爱, 人们把苏式家具看成 是明式家具的正宗,也称它 为“苏式家具”。中国家具 经过不断地变化、演进和发 展, 到了明代,进入了完备、 成熟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被称“明式家具”。
有束腰瓷面圆凳 · 清·
高490mm,八件之一。 现收藏于颐和园,当为康 熙时期制造。此凳全身光 素,四足带托泥。凳面心 瓷板为专门烧制,图案为 螭虎灵芝团花,超脱自 在。
榉木夹头榫小条凳
紫檀直棂式坐墩
紫檀五开光坐墩
圆梗云石背扶手椅 · 清·
乾隆以前绝对没有红木家 具,红木是在紫檀、黄花梨 木基本砍伐光了以后才出现 的。最初的红木都是从南洋 进口,它颜色深沉,纹理尚 明晰,深受国人喜爱。
黄花梨万历柜 · 明·
高1870mm,上层为亮格, 有背板,券口、栏杆上都有 少而精的浮雕装饰。这种柜 式是明代万历时期最流行的 样式,故名。
紫檀大圆角柜 · 明末·
成对之一。为专门存放书 画卷轴之用,内部设花梨木 隔屉,分四层。此柜体大费 料,精致完美,在紫檀器中 凤毛麟角。
桂圆木小圆角柜· 清· 中期·
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家具发展方向。
魏、晋时代人们习惯席地而坐,因此家具多为低矮 型。 唐朝人们人们开始坐高,双足悬起,中国垂足家具 才逐渐兴起。 明清时期,中国家具达到鼎盛时期,真正将中国家 具推向艺术顶峰。
明手工艺的繁荣,对家具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明代,手工业的艺人较前代有所增多,技艺也非 常高超。 明代江南地区手工艺技术较前代大大提高 了 ,并且出现了专业的家具设计制造的行业组织。 木器家具方面的专著当推《鲁班经匠家镜》一书。 此书分建筑和家具两部分,其中对家具作了详尽的 分类。如: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橱柜类、台 架类、 屏座类等。每一类中又分别叙述不同形式。 如床榻类中有大床、禅床、凉床、 藤床等;桌案类 有一字桌、案桌、折桌、圆桌、琴桌、棋桌、方桌 等。
第二阶段 康熙末,经雍正、乾隆,至嘉庆。这时的家具生产 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成为特殊的、有别于前代的特 点。
第三阶段 道光以后至清末。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劫 难,此后社会经济日渐衰微。家具明显地接受了法 国建筑和法国家具上的洛可可影响。
三.明清家具的主要木材
1.中国明清家具用材,主要分为硬木和白木两类
这种小家具模型在明清时 期是流行之物,它不同于明 器,在把玩欣赏之外,还有 一定的实用价值,可臵于案 桌之上存放小件东西。 此 柜高480mm,桂圆木制成, 又称龙眼木,有漂亮的虎皮 纹。
黄花梨变体圆角柜 · 明·
高1755mm,成对之一。 此柜选料极精,门板为整料 对开,花纹对称;柜两侧面 板也为独板,做工精到,实 为罕见的明代家具精品。
清代家具,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历史,从继承、演变、 发展,以至形成为自己的独立风格。 清代家具风格的形成,与历代统治者所创造的世风 有关。表现了从游牧民族,到一统天下的雄伟气魄, 代表了追求华丽和富贵的世俗作风。
清代家具,利用多种材料,调动一切工艺手段来为 家具服务,这是历来所不及的。
清代家具的发展至风格成熟为“清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清初至康熙初。这阶段不论是工艺水平、还是工匠 的技艺,都还是明代的继续。
合页,是装在箱子的上盖、柜子的门边便于活动的构件,由两块铜
板共同包裹一根铜轴组成,可开可合,故名合页。
合页的造型多种多样,有长方的、圆形的和各种花边的。 合页分为明钉和暗爪两种,明钉常用特制的浮钉钉牢,暗爪则是在
合页内侧焊接两条或三条铜爪,铜爪曲两条铜片组成。
吊牌,是便于牵引柜门或拍屋的饰件,较大的器物则用吊环,都用
曲曲固定在家具的特定部位。
饰件。
常见的吊牌、吊环多种多样,上面雕刻各式花纹,是装饰性较强的
拍子是装在箱匣类上盖前脸正中部位的饰件,提环是装在箱匣两侧
供提取搬运而设贯的一种构件,曲曲的作用是固定提环和吊环。
牙子
很多家具在立木与横木的支架交角处,多运用形式 不同的牙子,予以装饰。 如椅子后腿与搭脑的交角处,圈椅的扶手与后腿, 扶手与前腿的交角处等等 常见的有:云纹牙子、棂格牙子、凤纹牙子、卷云牙 子、弓背牙子、替木牙子等。 这些牙子,既是家具的极好装饰,又是家具坚固耐 久的结构部件。
挡板
在桌案的两侧,即前后腿之间,镶以各种纹饰的镶 板装饰;或者用木条攒接成棂格形状的侧板。这种 形式多样的侧板,就叫挡板。
挡板加固了腿子的稳定性,同时,也是极好的装饰。
常见的有云头挡板、卍字挡板、葫芦挡板、草龙挡 板、灯笼挡板等。
卡子花
就是卡在两条横枨之间的花饰。 多数是用木材镂雕的纹样。也有用其它材料, 如嵌玉卡子花等。 卡子花常用的有双环卡子花、单环卡子花、 枫叶卡子花等等。
券口与图口
券口就是镶在家具的四条立柱之间的镶板。
如坐椅的腿子之间,桌案两侧的前后腿之间,镶以 形式多样的镂空牙板。这种镶板,四周有框,中间 镂出空洞。在上、左、右三面镶板的叫券口。在上、 下、左、右四边镶板的叫圈口
这种券口和圈口,既是一种美化装饰,同时,又起 着支撑重量,加强牢固的作用。 常见的有:椭圆圈口、海棠券口、长方券口,鱼肚 圈口等等。
时期, 这一时期的家具品种多, 式样广,工艺水平高,最富有“清 式”风格。 在装饰上,这一时期力求华丽, 并注意与其它各种工艺品相结合, 使用了金、银、玉石、珊瑚、象牙、 珐瑯器、百宝镶嵌等不同质材,追 求金碧璀璨、富丽 堂皇,遗憾的 是,由于过分追求奢侈,家具显得 繁琐累赘。
清代家具以雍、乾为鼎盛
明代家具的枨子式样很多。有罗锅枨、霸王 枨、十字枨、花枨等。
纯粹装饰
开光,是在坐墩,或坐椅的背板等处,锼出 各种纹样的空洞 亮脚,则是在椅子靠背的下部,即与座面接 触的地方,锼出各种纹样的亮洞
明清家具精品 赏析


花台


几案


杂件
拔步床
俗称八步床,即大床。此种床的床体庞大,上有顶盖,下 有底座,前有廊庑、四周设矮围屏它像一间独立的小屋子。 床前的中间部位,留出可以上下的床门。廊庑两侧是两个空 间,可以放臵小桌、机凳、衣箱、马桶、灯盏等物。
红木有束腰管脚枨方凳 · 清·
高520mm,成对之一。牙 条锼出优美的“洼堂肚”, 南方匠师谓之“螳螂肚”是 也。此凳的制作年代应在清 代较早的时候。
紫檀四面平罗锅枨马蹄足大长方凳· 清初·
尺寸比一般的方凳要大,座面长700mm。通体使用方材例 棱,所有横竖相交接处都以圆润的牙嘴结合,整体风格古朴, 凝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