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穿刺术应用解剖
侧脑室穿刺术可用于
(1)测定脑室压力,进行颅内压监护或检查脑脊液成分、
(2)
行脑室造影术,向脑室内注入酚磺肤或靛烟脂,根据腰椎穿刺色
素出现得时间或尿中排出酚磺肤量,判断脑积水得性质。
(3)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等险情时,应迅速进行脑室穿刺。
(4)
开颅术揭开骨瓣后或颅后窝手术时虽应用脱水药物,但脑张力仍
很高,切开硬脑膜有困难者应行脑室穿刺减压。
(5)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呈脓性,药物控制有困难时,应行脑室穿
刺,以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注入抗生素。
(6)
行脑室引流或侧脑室、小脑延髓池分流术。
(一)应用解剖学基础"
脑室系统就是位于脑内得腔隙,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及
连结它们得孔道。脑室壁由室管膜覆盖,室内有分泌脑脊液得脉络丛。
脑室内脑脊液约20m1,由于脑室得大小变异较大,故含量变化也较
大。
1、侧脑室得位置及形态 侧脑室左有各一,就是脑室系统中最大者,
位于大脑半球内借室间孔与狭窄得第3脑室相连通。侧脑室呈弯曲得
弓形,包绕在尾状核得周围,从前向后再向下分成前角、中央部、后
角与下角。前角自室间孔向前伸入额叶,额状切面呈三角形。侧脑室
前角上方以胼胝体为界,内侧以透明隔得前部为界,底为膨大得尾状
核头,前方为盲端,位于胼胝体膝得后面。中央部稍弯曲,由室间孔
伸展至胼胝体后部,横切面呈三角形,顶由胼胝体下面构成。内侧壁
为透明隔得后部,底由外侧至内侧为尾状核、终纹、丘脑上面得外侧
部、脉络丛与窜窿得外侧缘。后角伸入枕叶,顶与外侧壁由肿服体构
成,再向外为视放射。内侧壁上有两个纵行膨大,上方得叫后角球,
由胼胝体枕钳形成,下方得为禽距,由距状裂内陷而成。后角长度得
变异很大,有时缺如。下角在丘脑得后方弯向下,然后前进入硕叶,
其顶与外侧壁为胼胝体,尾状核尾、终纹与杏仁核也位下角得顶,底
由海马、海马伞、脉络丛与侧叶副隆起构成,前方得盲端终止于距顿
极大约甘2、5Cm外,后方与后角结合处呈三角形,称侧副三角。在
脑室造影时,侧脑室通常分为以下各部:第一部为前角,位于尾状核
头前方转向下外侧部分。第二部分为前角其余部分。第三部分为中央
部得最高部。第四部为侧副三角,也称房区。第五部分为后角。第六
部为下角。X线造影测得侧脑室各部与脑表面得距离。
侧脑室得容积约为7cm2,两侧容积等大者占37%,左侧较大者占48%,
有侧较大者占15%。两侧脑室之间得宽度为8、5cm,下角至颅骨内板
得距离为4、Ocm。据中国人测量材料,两侧脑室前角间距为4、Ocm,
下角间距为9、Ocm,侧脑室中央部宽3、5cm,前角长3、5cm,中央
部长4、5cm。
2、脑脊液产生及循环 脑脊液就是中枢神经内得一种无色透明液体。
总量为125m1,压力就是686~1765Pa(70~18OmmH2O)。脑脊液产生
于各脑窒得脉络丛,其申绝大部分产自侧脑室脉络丛,然后从侧脑室
经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得脑脊液汇合,流入
中脑水管及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得脑脊液,从五中
孔与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腔。围绕脑与脊链周圃得脑脊液通过两条路
途归入静脉。主要得途径就是通过蛛网膜粒渗透到硬脑膜静脉囊,其
次就是通过脑、脊神经周围得淋巴间隙取道淋巴系统归入静脉。
脑脊液有两种作用,一就是形成防护水套起保护作用,二就是起调节
颅内压作用。水平侧卧位得脑脊液压为98OPa。硬膜鞘起简单流体静
力学系统得作用,因此,当人坐起 来时,腰部得脑脊液压可达到3172、
2~5393、SPa之间,而脑室得液体压下降至大气压以下。脑脊液经
过得通道有一些部位较狭窄且易于堵塞,如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
水管、第四脑窒与蛛网膜下腔交通得孔道,以及小脑幕切迹外圃绕申
脑得蛛网膜下腔等。这些部分若有堵塞,将引起颅内压增高与脑室扩
大。
(二)操作得解剖学要点
1、部位选择 前角穿刺,在冠状缝前2、Ocm,距正中线2、5cm得交
点处,针头垂直指向两外耳道之间得假想线。后角穿刺,在枕外隆凸
上方6~7cm及矢状线旁3cm得交点处。
2、体姿参考 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前倾位。
3、穿经层次 穿经皮肤、浅筋膜、帽状键膜、键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与
颅骨外膜。在颅骨上钻孔以显露硬脑膜。将硬脑膜作十字切开至骨孔
边缘,在无血管得大脑表面稍行切开。将脑室穿刺针刺入。
前囱未闭合得婴贴可于前囱侧角稍靠前居中线位及进针方向1、0~1、
5cm处垂真刺入,针头穿过头皮后即指向同侧外耳道方向徐徐前进,
每向前刺入0、5cm,即将针芯取出一次,瞧有无脑脊液流出。
4·进针技术与失误防范
(1)前角穿刺 穿刺针头与矢状面平行,针尖向后向下,对准两侧外耳
道连线,刺入深度约4、0~6、0cm。
(2)后角穿刺 穿刺针指向前外方,与矢状面成15o角,即向穿刺侧眉
弓得外端。刺入5~6c而即可进入后角。
脑室穿刺有一定危险性,须由有经验得医生操作或在其指导下进行。
术前应按需要选好穿刺点。要严格消妻,以防感染。针刺入要缓慢,
刺入3cm后,每推进lcm拔出针芯,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进针过程
中严禁针身摆动,更不可中途改变方向,以免造成脑组织损伤及出血。
当脑脊液从针内溢出时,表示脑压高,应用针芯或手指堵住针管,以
免放液速度过快。否则,脑压骤降,可导致一系列得严重并发症,例
如脑皮质突然下陷,颅内出现负压,使硬脑肢与颅骨剥离而引起出血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