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诺莎哲学
3.实体与神或自然的关系
(1)神与实体是一回事 “神(Deus),我理解为绝对无限的存在,亦即具有 无限‘多’属性的实体,其中每一属性各表示永恒无 限 的本质。” (2)自然即包含物质和思想的大全 在《神学政治论》中,他说:“注意,我在这 里所谓‘自然’的意义,不仅指物质及其分殊, 而且也指物质之外的另一种无限的东西。”
• 根据这种区分,斯宾诺莎认为,人所追求的
善可以分为相对与绝对两种:所谓相对的善 就是通常所说的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它 们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且还会导致痛苦; 所谓绝对的善这是理性所寻求的至善。
• 当然,斯宾诺莎并不倡导禁欲主义,而且强
调用理性去理解和支配情感,他认为,我们 对于情感理解的越多,我们的欲望就越不会 过分,因为只有知识才能引导我们走向幸福, 只有通过知识我们才能从激情 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使自己成 为自由人。
(3)二者的关系乃是一般与个别、原因与结 果之间的关系。
3.认知样式的途径 (1)通过事物本身去认识样式 (2)就其在实体中而言,从更高的原 因和必然性去认识样式
附:样式具有规定性,因而包含着否定性; 样式的总和并不等于实体。
神或自然
实体
属性 思想
广延
样式
万事万物
三、认识论思想
• 认识论的基本原则:
(三)自由与必然的含义
1.自由的含义:“凡是仅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 性而存在、其行为仅仅由它自身决定的东西 叫做自由。” 2.必然的含义:“凡一物的存在及其行为均按 一定的方式为他物所决定,便叫做必然或受 制。”其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外在的强制 必然性;一是内在的自由的必然性。
小结:
• 以实体一元论为核心的本体论;
人的心灵是神的无限理智的一部分—有限理 智,因而可以认识实体及其属性;
思想与广延尽管不能相互影响,但两者都是同 一个实体的属性,因而是一致的,即观念的次 序与事物的次序是相同的。
(一)知识的分类
四类三种 知识
传闻知识
泛泛的经验
推论
直观知识
1.意见或想象:没有确定性,无法获知事物 的本质;
2.理性知识:由推论而来的知识,比如数学 等方面的知识; 3.直观知识:由神的某一属性的客观 本质的正确观念出发,进而达到对 事物本质的正确知识。
• 以真观念为基础的认识论; • 以理性和至善为指针的伦理学;
思考题:试比较真观念学说与天赋 观念学说的同异?
“正确的方法就在于认识什么是真观念,将真观念从 其余的表象中区别出来,又在于研究真观念的性质使 人知道自己的知性的力量,从而指导心灵,使依一定 的规范来认识一切必须认识的东西,并且在于建立一 些规则以作求知的补助,以免枉费心思于无益的东 西…”
即,先建立一个真观念,然后按照规律进行推 论,构成观念体系,《伦理学》一书就是由定 义、公理、命题、推论等组成。
2.理性则与情感不同,它能够使人认识和理解 神与万物,从而真正实现爱智的本性,摆脱 受奴役的状态。
因此,受情感支配的人与受理性指导的人的区别就 是:“前者的行为,不论他愿意与否,完全不知道他 所做的是什么,而后者的行为,不是受他人的支配, 而是基于自己的意志,而且仅做他所认识到在他的 生活中最为重要之事,亦即仅追求一个所最愿望的对 象。”
四、伦理学思想
• 难题:既然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他因的,
都受严格的因果必然性支配,那么作为自然 的一部分如何能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呢?
(一)情感与理性区别
1.情感是人与动物都具有的,主要表现为痛苦、快乐 和欲望。每个人都根据情感来判断善恶,但如果完 全由情感支配,就会成为情感的奴隶,也就无所谓 道德与否了。
所犹太教会学校学习希伯来语、旧约和犹太教经典, 在此期间认真研读了迈蒙阅读了自然科学和
哲学方面的著作,比如布鲁诺、培根、霍布斯,特 别是笛卡尔的哲学著作,深受启发。
• 在1656年,由于斯宾诺莎对犹太教神学了产生怀疑,
因而被犹太教会开除,被迫离开阿姆斯特丹,隐居 乡村,坚持研究和写作,仅靠打磨光学镜片为生。
(二)属性的内涵
1.定义 “属性(attributus),我理解为由知性 (intellectus)看来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 东西。” 2.两种属性 按实体的本性来说,它的属性是无限的,但 就人的认识而言,只能知道其中的思维和广 延两种属性。
(1)思维与广延是同一的 “观念的次序和联系与事物的次序 和联系是相同的。” “凡是无限知性认作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全 都只隶属于惟一的实体,因此思想的实体与广 延的实体就是那惟一的同一的实体,不过时而 通过这个属性,时而通过那个属性去了解罢 了。” 例如,就神是一位思想者来说,它是圆形观念 的原因;而就神是一个广延物而言,它亦是圆 形的原因
(二)至善的含义与特点
1.含义:所谓至善是真正的善,是最高的善, 是“一经发现和获得之后,我便可以永享无 上快乐”的东西,是“一切具有这一品格的 个体都可以共同享受的东西”,简言之,就 是一种常住不变的、永恒的、普遍的、最高 的道德境界。
2.特点:是绝对而非相对的善;是普遍而非私 人的善;是从实体的高度认识万物的本质, 即按照神圣的自然法则而生活。
• 斯宾诺莎的思想通过通讯方式传播到欧洲各地,从
而赢得人们的尊重,普鲁士选帝侯曾邀请他到海德 堡大学任哲学教授,但被其谢绝。
• 在1677年,因贫病交加而去世。
英国哲学家罗素称其为“伟大的哲学家当中人格最高 尚、性情最温厚可亲的。按才智讲有些人超越了他, 但是在道德方面,他是至高无上的。”
主要著作:
2.特征: (1)实体是自因的。所谓“自因”即自己是自己
的
原因,也就是说其本质与其存在是同一的。
(2)实体是无限的。由于实体自己是它自己的 原因,所以它不可能在一些方面不存在, 因而是无限的。 反诘:如果实体是有限的,那就意 味着它在他物之中,而不是 自因的。
(3)实体是永恒的。所谓永恒即它的存在既没有开 端,也没有终结,因而必然是永恒的存在。
(4)实体是不可分的。
反诘一:如可分,那从实体中分出的各个部分就要么 仍然保持着实体的性质,要么失去了实的性 质,但就前者而言,具有相同性质的实体只 能是同一个实体,而后者则是不可能的。 反诘二:如可分,那就等于说实体的部分是 有限的。
(5)实体是惟一的。如有多个实体,那么众多实 体属性或者相同,或者不同。相同就是同一 个实体,不同则相互限制而与定义不符。
第二章 大陆唯理论哲学
第二节 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
斯 宾 诺 莎
哲 学 的 目 的 在 于 使 人 永 享 无 上 的 幸 福
——
一、生平与著作:
• 生平(Baruch de Spinoza/Benedictus 1632-1677) • 荷兰17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是唯理论的著名代表
之一。
• 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曾在一
• 1663年出版了《笛卡尔哲学原理》一书 • 1670年匿名出版了《神学政治论》一书 • 去世后出版的著作:
《伦理学》 《知性改进论》 《政治论》 《遗著集》
二、实体学说
• 笛卡尔关于实体的定义及其困境
(一)实体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 “实体,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 东 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须借助于他物 的概念。”
(二)真观念学说
• 继承了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从而提出真观念理
论。 1.真观念的定义: 真观念是关于事物本质的真理性认识。 2.特性: (1)由简单观念构成 (2)表示一物如何存在以及其产生的原因 (3)与对象相符合
天赋的直观 和推理能力
真观念 新的理智对象
(三)方法论
• 以几何学为模型的理性演绎法
例如,“手抬起来”这一身体活动,与“我 想抬起手来”这一观念是同时发生的。
(三)样式的含义
1.定义
“样式(modus),我理解为实体的分殊,亦即在他 物内通过他物而被认知的东西。”
2.实体与样式的关系 (1)宇宙间只有一个实体,而万物则是这个实体
的特殊表现形式; (2)实体是自因的、无限的、不可分的、永恒的和 惟一的,而样式则是他因的、有限的、可分的、 暂时的和杂多的
(2)思维与广延是相互独立的 由于思维和广延属于同一实体的不同类的属 性,所以相互之间不能发生直接关系,二者 互不限制。
“物体不能限制思想,思想也不能限制物 体。”
• 斯宾诺莎的实体一元论对笛卡尔
心物二元论的改造
斯宾诺莎的“心物同时发生论” “心灵与身体乃是同一的东西,不过有时借 思 想的、有时借广延的属性去理解罢了。不论 我们借这个属性或那个属性去认识自然,事 物的次序与联系却只是一个,因此,我们身 体的主动或被动的次序就性质而论,与心灵 的主动或被动的次序是同时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