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五首》说课稿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古代诗歌五首》的
说课稿,希望大家尽快掌握诗歌说课稿的写法。
第一板块:说教材
《古代诗歌五首》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
文,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这五首古代
诗歌,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
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
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感受作者的
审美情感,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激发审美想像、培养审
美意识。二是析美情、赏美景、聚美言。品味课文精彩生动的
优美语言,吟诵涵泳,熏陶感染,积累诗文语句、积存必要的
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
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DD课前自学是学生个性化的个人学习阶段,
必须保证充分的准备、思考时间,为课堂上建构新知作好材料、
背景、经验方面的铺垫。
1、铺垫认知的台阶DD疏通文意。上网或查书检索五首
诗歌的含义,了解作者的身世、诗歌创作的背景,查字典解决
不认识的字词。
2、激发探究的欲望DD标出每首诗歌每行的最后一个字
的拼音,探究乐府诗、律诗、词、曲在表现形式上的规律。
3、关注以往的经验DD回忆、检索自己以前曾经读过的
有关乡愁、初春、夏夜的古今诗文,想想是否与本课有什么联
系。
4、形成初步的语感DD大声朗读诗歌,感觉一下重音和
节奏怎样处理更有表现力,作出标记。
第二板块:说教法
(一)说教法
1、方法导学,授人一渔。对五首古诗采用分着教,合
着比。通过学习本课的五首诗歌,学会赏析品评古代诗歌的方
法。
2、贴近文本,以读贯串。诵读是对课文语言以及课文
内容的直接、真切的感知,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思想感
情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在本课要教会学生带着美好的情怀、
美好的想像,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美读”课文:吟读,
读出韵味;译读,读出意境;背读,积累语句;品读,品评意趣;
说读,拓展诗意。
(1)体会诗情DD吟读《观沧海》,体会诗人豪放的情怀,
品味诗情美。
(2)想像画面DD译读《次北固山下》,对重点语句展开
画面想像,想像画面美。
(3)穿插联想DD说读《钱塘湖春行》,插页联系有关描
写春天的古今诗文进行比较,赏析诗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