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演习方案 PPT课件

消防演习方案 PPT课件

灭火。
• ⑤ 在消防队到现场后,负责人要及时而准确地向消防人员提供电器、易燃、易爆物的
情况。
• ⑥ 火灾区内如有人时,要尽快组织力量,设法先将人救出,然后再全面组织灭火。 • ⑦灭火以后,要保护火灾现场,并设专人巡视,以防死灰复燃。保护火灾现场又是查
找火灾原因的重要措施。
十、受伤人员的处置
• (1)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措施灭火,伤处的
• 电器火灾发生的原因有:电路老化、超负荷、潮湿、环境欠佳(主
要指粉尘太大)等引起的电路短路、过载而发热起火。常见起火地方: 电制开关、导线的接驳位置、保险、照明灯具、电热器具。 3、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火,并迅速关闭阀门
八、灾情处理
• 1、 医务组赶赴现场全力抢救受伤人员;
2、运输组立即安排1台车辆到应急集合点准备运送伤员,其余车辆撤离到指 定停车场,司机在车内侯令;
室外扑救人员不得进入距离故障点8米以内范围。凡是进入上述范围内的扑救人员,必 须穿绝缘靴。接触电气设备外壳及架构时,应戴绝缘手套。
• 使用喷雾水枪灭火时,应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 • 穿靴的扑救人员,要防止因地面水渍导电而触电。 • ④ 现场出现火险时,负责人判断要准确,当即不能救的要及时报警,请消防部门协助
附录:液氨中毒应急措施
•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
• 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
丝、胸闷、呼吸困难等,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 状,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死亡。

氨气吸入中毒者应立即脱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脱除污
五、发生火警时如何疏散人员?
• 1、开启火灾应急广播,说明起火部位、疏散路线。
(1)生食区域的员工要从生食入口跑出去;(2)炸制区域的员工要 从熟食安全出口跑出去;(3)包装区域的员工要从包装安全出口跑 出去;
• 2、组织处于着火层等受火灾危胁的人员,沿火灾蔓延的相反方向,
向疏散走道、安全出口部位有序疏散。被疏散人员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靠近地面有秩序的往安全出口前行。 3、情况危急时,可利用逃生器材疏散人员。
七、几种常见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
• 1、油锅起火。千万不能用水浇,因为水遇到热油会形成“炸锅”,
使油火到处飞溅。另一种方法是用锅盖或能遮住油锅的大块湿布遮盖 到起火的油锅上,使燃烧的油火接触不到空气缺氧窒息。不可以用手 去端油锅,以防止热油爆溅、灼烧伤人和扩大火势。如果油火撒在设 备上或地面上,可以用砂土盖上,或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扑灭, 还可以用湿棉被、湿毛毯等等捂盖灭火。如果火势已经不可控了,车 间炸制组长抓紧时间与公司应急小组负责人联系。 2、电器起火。电器发生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在无法断电的情 况下千万不能用水和泡沫扑救,因为水和泡沫都能导电。应选用二氧 化碳、1211、干粉灭火器或者干沙土进行扑救,而且要与电器设备和 电线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高压设备还应防止跨步电压伤人。
消防演习培训
作为公司的一员在预防火灾及灭火 过程中应具体知道哪些知识?
• 1、应懂得本公司有几种消防系统及分布情
况; 2、应明了各种救火工具的摆放位置; 3、应学会报火警; 4、应学会最基本的灭火器的使用; 5、应学会最基本的灭火方法和逃生方法
★发生火灾时怎么办?
• 1、首先报警和报告公司领导;
室的电脑、复印机等相关电器设备及锁好个人物品,最后离开办公室 的人员注意进行巡查,锁好门、窗后迅速离开现场。
• 4、首先要搞清起火的物质,再决定采用什么灭火器材。
5、运用一切能灭火的工具,就地取材 6、灭火器应对着火焰的根部喷射。 7、人员应站立在上风口。 8、应注意周围的环境,防止塌陷和爆炸。
三、准备工作及工作流程
要保持冷静,不然惊慌将使形势变得更混乱。应在清点现场人员后立即制订疏散人员方案,让没被 分配任务的员工迅速撤离现场。要提醒冷库每个员工,除非得到授权,否则不要随便向新闻媒体发 表有损企业声誉的言论。
• 2﹑值班员工立即向经营管理者及消防,公安部门报告。这能让企业负责人及时启动“事故应急处
十一、灼、烫伤应急措施
• 灼烫:指生产过程中因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放射线引起
的皮肤损伤,或强酸、强碱引起人体的烫伤,化学灼伤等伤害事故。 发生灼、 烫伤事故后, 搬运受伤人员、创面处理动作要轻,用药要准,对严重灼、烫 伤,应注意伤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变化,及时防治休克。同时抓紧时 间将伤者尽早送往医院治疗。 烧伤急救就是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灭火,使伤 员尽快脱离热源,尽量缩短烧伤时间。 对已灭火而未脱衣服的伤员必须仔细 检查全身情况,保持伤口清洁。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伤口全 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 洁布片、消毒纱布覆盖并送往医院。发生烧烫伤后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局部降 温,凉水冲洗是最切实、最可行的方法。冲洗的时间越早越好,即使烧烫伤 当时即已造成表皮脱落,也同样应以凉水冲洗,不要惧怕感染而不敢冲洗。 冲洗时间可持续半小时左右,以脱离冷源后疼痛已显著减轻为准。如不能迅 速接近水源,也可以用冰块、冰棍儿甚至冰箱里保存的冻肉冷敷。如采取的 冷疗措施得当,可显著减轻局部渗出、挽救未完全毁损的组织细胞。对于酸、 碱造成的化学性烧伤,早期处理也是以清水冲洗,且应以大量的流动清水冲 洗,过早应用中和剂,会因为酸碱中和产热而加重局部组织损伤。
九、灭火
• 1、灭火前的电源处理 • 电器火灾发生后,为保证人身安全,防止人身触电,应尽可能立即切断电源,其目的
是把电气火灾转化成一般火灾扑救。
• 2、带电灭火的安全技术要求: • 带电灭火的关键是在带电灭火的同时,防止扑救人员发生触电事故。带电灭火应注
意以下几个问题;
• 压电气设备及线路发生接地短路时,在室内扑救人员不得进入距离故障点4米以内,在
2、争取时间就地取材组织灭火; 3、迅速安排受困人员从安全的通道向安全 的地方疏散
一、消防演习用具的使用方法
• 1、消火栓的使用方法:消火栓一般都设置在公共部位,有明显的标志,内
有水龙带和水枪。当发生火灾时,找到离火场距离最近的消火栓,打开消 火栓箱门,取出水带,将水带的一端接在消火栓出水口上,另一端接好水 枪,拉到起火点附近后方可打开消火栓阀门。
• 1、准备工作,有周福华、侯静伟在演练开始前全部做好,
负责在 月 日点收集参加演练的人员名单
• 2、 月 日 点,在车间门前周艳霞负责点名,并由总指挥
宣布演练开始。
• 3、①由总指挥布置工作后,郭亚丽带包装1小组在车间待
命,刘金花带包装2小组在车间待命,张亚丽带炸制小组 在车间待命,兰丽红带制肠小组在车间待命,肖艳红带生 食小组在车间待命,周艳霞、吕丽霞等人在车间办公室待 命。②10:20分,各工作人员进入新的工作现场。③10:25 分,由各小组汇报准备情况后,总指挥下达开启故障报警 器,各小组在报警后反应速度及应急配合协调工作如何执 行。④10:35分,开总结会。⑤10:40分,项目一演练结束 后解散相关人员。
压力容器的应急预案
• 1﹑压力容器事故如发生后,本单位的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安全生产第
一责任人应按照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压力 容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人在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 职守。压力容器事故发生后,本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当组长党宝刚 不在时,由副组长周福华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 注意: 在确认火灾现场供电已断开的情况下,才能用水进行扑救。 •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 )拔下保险销( 2 )一手握紧喷管( 3 )另一手
捏紧压( 4 )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扫射。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 会中断喷射。
• 3、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窒息灭火法——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 2、冷却灭火法——使可燃烧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而终止燃烧。 3、隔离灭火法——将燃烧物体附近的可燃烧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 止。 4、抑制灭火法——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使燃烧中产生的游 离基消失而使燃烧反应停止。
衣、裤、袜剪开脱去,不可硬行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 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 (3)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 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 (4)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5)抢救受伤严重或在进行抢救伤员的同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由医务人 员进行现场抢救伤员,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
• 2﹑如发生事故,压力容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除按规定报告外,必须严格
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各种物证,并采取措施 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 3﹑为防止事故扩大,抢救人员或者疏通通道等,需要移动现场物件,设施时,
必须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应签字,必要时应 当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像或者拍照。
清点人数
• 组织人员集合点名,负责清点工作人员分工: • • 依据当天的出勤人数与保安室来访登记人数核对集合人员
名单后报告警戒组 ,由 填写演习现场记录。 疏散中有1人受伤,无法到达集合点, 立即报告 总
指挥。
报告总指挥,无一人受伤
六、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
• 1、当你处于烟火中,首先要想办法逃走。如烟不浓可俯
• 3、灭火组立即赶赴起火区域采用灭火器进行火灾扑灭工作; • 4、通讯组立即联系119、120,周边企业请求协助救援. • 灭火组(组长)李洪军;(组员)郭亚丽,张亚丽,刘金华,兰丽红,王青 • 疏散组(组长)周艳霞;(组员)肖艳红,孙海辉,蔺凤娟 • 医务组(组长)吕海霞;(组员)陈连丽,姬宇,白静 • 通讯组(组长)霍向华;(组员)安宏伟,李海娟,张军 • 运输组(组长)党春富;(组员)吕悦鹏,王永杰,陈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