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电能表通信协议(TCP)及功能一致性测试(ETS)与协议标准的探讨

智能电能表通信协议(TCP)及功能一致性测试(ETS)与协议标准的探讨

智能电能表通信协议(TCP)及功能一致性测试(ETS)与协议标准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8-03-14T15:13:27.4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作者:刘永杰[导读] 摘要:开放式综合设备网络可以满足建筑节能、引进设备控制网络、连接现有的各种电气设备网络协议、通过扩展因特网的方式构建广域建筑设备控制网络等要求。

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520000 摘要:开放式综合设备网络可以满足建筑节能、引进设备控制网络、连接现有的各种电气设备网络协议、通过扩展因特网的方式构建广域建筑设备控制网络等要求。

关键词:通信协议;标准规格;一次性测试;互操作性引言:随着人们对通信要求的增加和通信技术自身的发展,通信网的建构日益成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协议在通信网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ISO开发的OSI七层协议参考模型为推动通信网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仅仅制定了协议还不够,协议工程概念的提出使得协议的制定、验证实现与测试紧密结合在一起,保证了通信网得以正确有效的运行。在整个协议工程过程中,协议的测试居于最后的阶段,测试的

结果表明通信产品可否满足最初的协议要求,直接影响到产品能否投入使用。因此,协议测试是协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示出协议工程总体概览以及协议测试所处的地位。正是鉴于协议测试的重要性,ISO和IEC共同制定了关于一致性测试方法学和框架的国际标准,这就是IS0/IEC9646系列标准。所谓一致性测试,简言之就是测试协议实现与协议规范标准的符合程度。

1.一致性测试的意图、能力和类型

一致性测试包括测试一个协议实现(protocol implementation)的能力和行为两个方面,同时检查是否有与相关国际标准或CCITT建议中的一致性要求以及实现者所声明的实现能力相违背的地方。一致性测试的意图在于增加不同的OSI协议实现在相互联接时的成功率。但是,从技术和经济上双重考虑,对协议实现进行穷尽测试是不现实的。一个正确的协议实现应该具备协议要求的能力并且行为上与协议表现一致,一致性测试要做的仅在于提高这一可信度。正如前面所言,一致性测试的目的在于判断协议实现是否与协议规范相一致。根据对一致性不同的指示程度,可以将一致性测试分为四种: 1.1 基本互联测试,这类测试目的在于检测严重的不一致情况是否存在,即IUT甚至不能与测试器相联或者没能实现协议的主要特征。

1.2 能力测试,静态一致性要求定义了协议实现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集合能力测试按照静态一致性要求进行测试,判断IUT的哪些能力可被观察到并检查这些可观察能力的有效性。

1.3 行为测试,行为测试是标准化的抽象测试集(ATS-Abstraet Test Suite)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覆盖了动态一致性要求的全部,旨在确定协议实现的动态一致性。

1.4 一致性决定测试,这类测试提供尽可能明确的诊断性回答,以断定协议实现是否满足特定要求。一般认为,基本互联测试和能力测试可以作为行为测试的先行,而一致性决定测试是非标准化的,可以作为行为测试的后继补充。

2.抽象测试方法及其比较选择 2.1 在本地测试法中,测试器位于测试系统内部,要求IUT的上层服务边界是标准化的硬件接口,测试协调规程在测试系统中予以完全的实现。该方法仅适于有两个硬件接口的SUT。在这里,测试系统是指包括下测试器实现的一个真实系统。

2.2 分布式方法中,上测试器位于SUT中,上层服务边界应该是人工用户接口或者标准编程语言接口。适用于该法的IUT应该有一个上层接口,该接口能够为人工用户或含标准编程语言接口的软件化上测试器所访问。

2.3 在协调法中,测试协调规程由标准的测试管理协议(TMP-Test M anagement Protoco1)来实现。上测试器实质上是相应TMP的一个实现该法适用于TMP能够在上测试器中得以实现的情况。

2.4 在远程法中,对测试协调规程的要隐含于或非形式化地表述于抽象测试集(ATS—A bstract Test Suite,见下节)中,一般没有上测试器,但某些上测试器的功能需由SUT来执行,适用于可以利用SUT的某些功能来控制IUT而无须上测试器的情况。这四种测试方法见图2。

电表通讯规约(2005)

电子式三相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该通信规约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1998—02—10发布,1998—06—01实施)而制定的。 1.1 字节格式 每字节含8位二进制码,传输时加上一个起始位(0)、一个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1)共11位。 其传输序列如图1。D0是字节的最低有效位,D7是字节的最高有效位。先传低位,后传高位。 起始位 8位数据偶校验位停止位 图1 字节传输序列 1.2 帧格式 帧是传送信息的基本单元。帧格式如图2所示。 图2 帧格式 1.2.1 帧起始符68H:标识一帧信息的开始,其值为68H=01101000B。 1.2.2 地址域A0~A5:地址域由6个字节构成,每字节2位BCD码。地址长度为12位十进制数,低地 址位在先,高地址位在后。当地址为999999999999H时,为广播地址。 1.2.3控制码C:控制码的格式如下所示。

D7=0:由主站发出的命令帧 D7=1:由从站发出的应答帧 D6=0:从站正确应答 D6=1:从站对异常信息的应答 D5=0:无后续数据帧 D5=1:有后续数据帧 D4~D0:请求及应答功能码 00000:保留 00001:读数据 00010:读后续数据 00011:重读数据 00100:写数据 01000:广播校时 01010:写设备地址 01100:更改串口通信速率 01111:修改密码 10000:最大需量清零 11001:厂家保留 11010:厂家保留 1.2.4 数据长度L:L为数据域的字节数。读数据时L≤200,写数据时L≤50,L=0 表示无数据域。1.2.5 数据域DATA:数据域包括数据标识和数据、密码等,其结构随控制码的功能而改变。传输时发 送方按字节进行加33H处理,接收方按字节进行减33H处理。 1.2.6 校验码CS:从帧起始符开始到校验码之前的所有各字节的模256的和,即各字节二进制算术和,不计超过256的溢出值。 1.2.7结束符号16H:标识一帧信息的结束,其值为16H=00010110B。 2.传输 2.1传输次序 所有数据项均先传送低位字节,后传送高位字节。 2.2 传输响应

协议一致性

计算机网络发展至今,已进入了一个系统化工程化的时代。其间最突出的事件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发了OSI七层协议参考模型,为解决异种机环境下的机间通信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并被大多数人所承认与接受.但由于ISO协议的开发常常由不同的人员或组织进行,如何系统地开发协议软件,以确保不同实现之间的协调工作,又成为一个关键问题.这是因为绝对忠实于协议标准的实现几乎不存在,由于设计者对标准的理解不同,而实现过程又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导致产品的某些功能偏离标准,结果这些与标准不一致的产品在联成网络时,无法可靠地通信.解决这个向题的办法是对通信协议进行一致性测试. 一致性测试在通信协议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通信产品遵循的通信协议是确保不同厂商的产品能够互通的关键,因此协议一致性测试便成为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当今的信息和电信技术领域,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非常快,并制定了大量新的协议、标准和规范。随着统一的国际市场的形成,来自不同厂商的产品必须能够相互通信,而这些技术和产品所遵循的通信协议是确保其能接入现有通信网的关键。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地完成通信设备的协议一致性测试便成为产品研制和开发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信协议是建立在互联网体系和分布式系统各通信端实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时应遵循的通用法则。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通信网络趋向庞大,通信协议趋向复杂。为了确保各通信实体之间稳定可靠地开展通信,有必要对通信协议的一致性进行系统测试。 在OSI环境中,仅当一个协议实现在与其它协议实现通信时满足ISO标准的要求时,才说明它对该标淮呈现一致性.一致性的要求可以分为强制性要求,条件要求和可选要求.强制性要求 另一方面,一致性要求又可分为静态一致性要求与动态一致性要求. 为了评价一个特定实现的一致性,还要对协议实现的功能范围和选项作一说明,这样的 说明称为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PICS(ProtoeolxmplementationConformanceStatement). 一致性测试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的一致性要求来确定IUT是否与相关标准的规范相一致。 然而,由于协议的复杂性,使得穷尽测试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无法实现. 协议一致性测试的目标是测试对象与相关协议的一致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因此ISO 根据对一致性的断言,将协议的一致性测试分为4类型: (1)基本互联测试 基本互联测试不对协议实现作完全的测试,它主要是检测严重的非一致性情况, (2)能为测试 能力测试是对协议实现的静态一致性要求作有限的测试,以确定PICS中声明的那些可 以观察的能力,并检查这些关于静态一致性要求的可观察能力的有效性. (3)行为测试 行为测试是在整个动态一致性要求的范围内尽可能地讨IUT进行全面测试. (4)一致性判定测试 一致性判定测试对IUT是否满足特定的要求作出尽可能确定的诊断性回答. 总之,行为测试是一致性测试的主体部分,基本互联测试与能力测试可以作为它的先行 步骤来使用.一致性判定测试则可以认为是一种补充测试. 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的方法 (1)本地测试方法。(2)分布式测试方法。(3)协同测试方法。(4)远程测试方法。(5)“渡船”

DLT645通信协议详情

1应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电能表进行点对点的或一终端对多台电能表进行一主多从的本地通讯接口进行数据交换的技术要求,规定了本地系统硬件和协议规范。规定了物理连接、通讯链路及应用技术规范(数据的基本格式、校验方式、编码传输规则等)。 本规范主要参考了部颁DL/T 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根据我公司的DSSD331-3、DTSD341-3电能表的特色做了相应的扩展。本规范中未给出的一些例子和示意图请参见部颁规约。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T 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 614-1997 多功能电能表 3术语 3.1费率装置tariff device 固定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通常与电能表连接或与电能表组装在一起。 3.2手持单元(HHU)hand-heldunit 能与费率装置或电能表进行数据交换的便携式设备。 3.3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 由数据源、数据宿或两者组成的设备。

3.4直接本地数据交换direct local data exchange 一组费率装置与数据终端设备通过总线连接进行数据交换。 3.5本地总线数据交换local bus data exchange 一组费率装置与数据终端设备通过总线连接进行数据交换。 3.6远程数据交换remote data exchange 通过数据网络,数据采集中心与一台或一组费率装置之间的数据交换。 3.7主站master station 具有选择从站并与从站进行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本标准中指手持单元或其它数据终端设备。 3.8从站slave station 预期从主站接收信息并与主站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本标准中指费率装置。 3.9总线bus 连接主站与多个从站并允许主站每次只与一个从站通信的系统连接方式(广播命令除外)。 3.10半双工half-duplex 在双向通道中,双向交替进行、一次只在一个方向(而不是同时在两个方向)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3.1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规定了数据终端设备或手持单元与费率装置之间的物理接口、接口的物理和电气特性,负责物理媒体上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3.12数据链链路层data-link layer 负责数据终端设备与费率装置之间通信链路的建立并以帧为单位舆信息,保证信息的顺序传送,具有传输差错检测功能。 3.13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软件测试合同书详细版

软件测试合同书详细版 Contracts conclud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have legal effect and regulate the behavior of the parties to the contract ( 合同范本 )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编号:MZ-HT-032500

软件测试合同书详细版 甲方(测试方):_____ 乙方(供测方):_____ 甲乙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在诚信友好,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达成如下协议,双方共同遵守。 第一条合同性质 本合同属于软件测试合同。 第二条合同内容 乙方为甲方提供《_____软件》的测试。 以下的测试款项,甲方在购买正式的软件时,可作为正式购买软件预付款的一部分抵扣,同时,测试期结束,此合同失效。 第三条测试方式,费用及支付方式

测试方式为:账号的测试;_____提供测试服务器测试;客户出服务器,_____提供测试软件。 支付方式:a.账号的测试:合同签订后,乙方提供2个带有_____的账号(每个账号有30分钟的话费)话机或网关,提交甲方测试,测试的费用只收硬件的押金即可。测试结束,乙方按硬件的借侧合同执行。b._____提供测试服务器测试:由乙方提供整套的已装有_____软件带有公网ip地址的服务器,其管理权由甲方控制,测试期为一个月,测试费用:_____元,合同签订后一次付清,即可将服务器的地址与密码交予甲方。测试结束后全部收回。c.客户出服务器,_____提供测试软件:客户按照乙方的要求将服务器,中继网关配好后,提交乙方安装_____软件,具体的条款见本合同的第四、五、六、七条。测试期为_____个月,费用为_____元人民币,合同签订后一次性付清。 第四条合同执行期限 交货:甲方将所需要的全部硬件设备配好后(硬件设备配置必须符合乙方系统的要求);乙方应于甲方通知乙方安装系统之日起

PD1008-9S4多功能电力仪表MODBUS通讯规约

(MODBUS RTU协议) 一、概述 本规约采用MODBUS RTU 协议,为主从问答式连接(即半双工)。主站(如PC机)发送包含地址的消息,从站识别主站发来的消息,决定产生何种行动。如需回应,从站将生成反馈信息并用本规约发出。 1、字格式 采用异步串行通讯方式,通讯信息为11位的字格式: 每个字节的位: ●1个起始位 ●8个数据位 ●无奇偶校验位 ●1个停止位 地址码: 地址码是每次通讯帧的第一字节,从1到255。主机通过将要联络的从机的地址放入消息中的地址码域来选通从机。当从机发送回应消息时,把自己的地址放入回应的地址码域中,以便使主机知道是哪一个从机作出回应。每个从机都必须有唯一的地址码。并且只有符合地址码的从机才能响应并返回信息。地址0为广播地址,所有从机均响应广播命令,但不需要信息返回。 功能码: 功能码是通讯信息帧传送的第二个字节。范围为1到127。作为主机请求发送,通过功能码告诉从机应执行什么行为。作为从机响应,从机返回的功能码与从主机发送来的功能码一样,表明从机已响应主机并且已进行相关的操作。如有某种错误发生,在向主机回送信息时,将功能码的最高位置为1。 功能码定义: 数据区: 数据区包括需要由从机返送何种信息或执行什么动作。 错误校验码(CRC校验): 本协议的采用CRC(冗余循环码)校验,包含2个字节,即16位二进制数。CRC码由发送设备计算,放置于发送信息帧的尾部。接收信息的设备再重新计算接收到信息的CRC,比较计算得到的CRC是否与接收到的相符,如果两者不相符,则表明出错,错误的数据将被放弃(无论是发送还是接收)。 在进行CRC计算时只用8个数据位,起始位及停止位,如有奇偶校验位也包括奇偶校验位,都不参与CRC计算。 说明:CRC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1、置一16位寄存器为全1;

关于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的扩展协议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SG1209006-201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 议的扩展协议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目录 1范围 (1) 2应用层 (1) 2.1读数据 (1) 2.1.1主站请求帧 (1) 2.1.2从站正常应答帧 (1) 2.1.3从站异常应答帧 (1) 2.2写数据 (1) 2.2.1主站请求帧 (2) 2.2.2从站正常应答帧 (2) 2.2.3从站异常应答帧 (2) 2.3修改密码 (2) 2.3.1主站请求帧 (2) 2.3.2从站正常应答帧 (2) 2.3.3从站异常应答帧 (3) 2.4最大需量清零 (3) 2.4.1主站请求帧 (3) 2.4.2从站正常应答帧 (3) 2.4.3从站异常应答帧 (3) 2.5电表清零 (3) 2.5.1主站请求帧 (3) 2.5.2从站正常应答帧 (3) 2.5.3从站异常应答帧 (3) 2.6电量清零 (4) 2.6.1主站请求帧 (4) 2.6.2从站正常应答帧 (4) 2.6.3从站异常应答帧 (4) 2.7事件清零 (4) 2.7.1主站请求帧 (4) 2.7.2从站正常应答帧 (4) 2.7.3从站异常应答帧 (4) 2.8拉合闸、报警、保电 (5) 2.8.1主站请求帧 (5) 2.8.2从站正常应答帧 (5) 2.8.3从站异常应答帧 (5) 2.9多功能端子输出控制命令 (5) 2.9.1主站请求帧 (5) 2.9.2从站正常应答帧 (5) 2.9.3从站异常应答帧 (5) 2.10通信心跳帧 (6) 2.10.1主站请求帧 (6) 2.11安全认证命令 (6) 2.11.1主站请求帧 (6) 2.11.2从站正常应答帧 (6) 2.11.3从站异常应答帧 (6) 2.12寻卡命令 (6) 2.12.1主站请求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2从站正常应答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3从站异常应答帧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 (规范性附录)数据编码 .. (8) A.1数据格式说明 (8)

YCD-40调试及通讯协议说明

YCD-40型邮资秤调试方法 1进入测试状态后各键及窗口的功能 1.1进入测试状态后各键功能说明 [0]键第一位系数±0001H (个位) [1]键第二位系数±0010H (十位) [2]键第三位系数±0100H (百位) [3]键第四位系数±1000H (千位) [4]键系数 [增加/减少] 切换键 [5]键基本修正系数高段修正系数、低段修正系数三段系数的切换键 [6]键储存系数,并退出测试。 1.2:进入测试状态后窗口显示内容说明 重量窗:显示皮值(零位)(低量程为实际值×2,高量程为实际值) 单价窗:显示转换净值(加载时的显示值。低量程为实际值×2,高量程为实际值) 金额窗:显示系数(最高位为系数指示光标,显示为上、中、下三杠“-”标志,分别指示后面所显示的高段修正系数、基本系数、低段修正系数。 2:调试方法: 2.1开机按住[5]键直至扫描结束。输入密码[1][0][0][0][0][1],再按[5]键进入调试状态。 2.2 察看重量窗显示数值应大于0.300,理想值2.000~4.000范围内。 2.3 调整基本系数: 放上16kg砝码,金额窗系数光标在中间位子,系数显示为4位(一般在65.00~7 3.00), 中间窗口(单价窗)应为160.00左右,如有偏差,用[0]键、[1]键及[4]键配合操作,调整到160.00。 2.4 下修正系数调整:放10kg砝码,金额窗系数光标在下,系数显示为2位(一般在20~39之间)中间窗口应为200.00左右,如有偏差,用[0]键、[1]键及[4]键配合操作,调整到200.00 2.5 上修正系数调整:放30kg砝码,金额窗系数光标在上,系数显示为2位(一般在02~06之间)中间窗口应为300.00左右,如有偏差,用[0]键、[1]键及[4]键配合操作,调整到300.00 2.6 按[6]键储存系数并退出测试状态,调试完毕。 3. 附录 3.1 2004年前YCD -30Ⅱ型邮资秤调试方法 3.1.1 开机后,移动键[],使收寄类别光标熄灭,输入[1][0][0][0][1]再按[5]键进入调试状态。 3.1.2接下来操作同2.2~2.6条。 YCD-40通讯协议

附录3 三相多费率电能表通讯规约汇总

附录3 2009年通讯规约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地区频率为50Hz的全电子式三相多费率有功电能表(直接式、互感器接入式)。 2.引用标准 DL/T 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3.术语 参见DL/T 645-1997相关条款 4.物理层 参见DL/T 645-1997相关条款 5.链路层 本协议为主——从结构的半双工通信方式。手持单元或其它数据终端为主站,费率装置(复费率电能表)为从站。每个费率装置均有各自的地址编码。通信链路的建立与解除均由主站发出的信息帧来控制。每帧由起始符、从站地址域、命令、数据长度、数据域、帧信息纵向校验码及帧结束符等7个域组成。每部分由若干字节组成。 5.1.字节格式 每字节含8位二进制码,传输时加上一个起始位(0)、一个偶校验位 第 1 页共35 页

和一个停止位(1),共11位。其传输序列如图3。D0是字节的最低有效位,D7是字节的最高有效位。先传地位,后传高位。 图3 字节传输序列 5.2.帧格式 帧是传送信息的基本单元。帧格式如图4所示。 图4 帧格式 5.2.1.帧起始符68H:标识一帧信息的开始,其值68H=01101000B。5.2.2.地址域A0~A5:地址域由6个字节构成,其中A0~A2为出厂序号, 每字节2位BCD码;A3为制造厂代码,1字节ASCII码;A4为2位BCD码,取电表条形码中表示年份的2位;A5为线路板设计版本

号,二进制数。表号长度为9位,其中制造厂代码为数字或字母。低位地址在先,高位地址在后。当某一字节以FFH寻址时忽略该字节地址实现缩位寻址。当地址为FFFFFFFFFFFFH时为广播地址。5.2.3.命令码C:命令码的格式如下所示: D7=1:由主站发出的命令帧 D7=0:由从站发出的应答帧 D6~D0:命令码

充电桩新国标之协议一致性测试

一文读懂充电桩新国标之协议一致性测试 新国标,就是国家拟颁布的两个测试标准:《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和《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 充电桩市场有着怎样的“充电隐患”?新国标如何将其“绳之于法”? 本文将通过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新国标之一——协议一致性测试标准。 1.1 为何要颁布新国标 早期,国家出台GBT 27930-2015《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规定了充电机与BMS之间的通信协议。但是,由于标准制定过于宽泛,桩企、车企对标准的理解存在误差。如下图所示,BMS向充电机发送“蓄电池异常”的报文,但是充电机依旧向BMS回复“依旧允许充电”的报文。不顾蓄电池异常而继续正常充电,蒙混过关,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国家27930只是充电桩标准,但是没有规定具体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 国家拟颁布的《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目的在于根据相关协议标准规定的要求,增加每一个实现的协议标准的可信度,检查每一个实现与协议标准的符合性,消除每一个实现与标准的理解歧义,达到充电“唯一”的目的。 那繁杂的通信协议,新国标如何进行测试呢? 1.2 新国标测什么 车桩充电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协议一致性测试规定了在四个阶段中分别检测充电机

以及BMS的技术规范,分析BMS和充电机是否正常工作。 1.2.1 低压辅助上电及充电握手阶段 测试系统分别发送握手报文、辨识报文等,测试充电机是否进行绝缘检测,以及测试充电机和BMS是否都反馈正常握手及辨识报文,并在进行错误报文检验中能准确判断并输出错误报文。 1.2.2 充电参数配置阶段 测试系统分别模拟充电机和BMS充电就绪状态,分别测试BMS和充电机是否做出相对应的正常反馈,完成充电参数配置,进入正常充电阶段。 1.2.3 充电阶段 测试系统发送模拟报文,考察BMS和充电机是否反馈发送充电需求、充电状态、蓄电池需求、蓄电池状态以及电压温度等信息,并检验两者对于中止充电是否准确判断,进入充电结束阶段。 1.2.4 充电结束阶段 测试系统分别发送充电中止报文,检验BMS和充电机是否正常结束充电过程。

协议一致性测试

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05日 ? o分享 ?推荐 ?打印 ?收藏 文/黄哲 导言 IPv6测试首先需要关注在各个协议模块的一致性测试和性能规格测试,其次是各种应用组网和互通测试,尤其是关注过渡技术是否能满足当前IPv6与IPv4网络并存时期的需求。本文将针对IPv6设备的协议一致性测试,介绍其测试特点、测试环境搭建、测试脚本执行,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帮助读者有效的进行相关测试,从而选择符合协议标准的IPv6设备。 IPv6一致性测试的特点 作为一个新的协议族,IPv6相对IPv4的主要变化首先在于网络层基础协议,包括地址、ND 协议等;其次各路由协议也都提供了IPv6的版本;在链路层、应用层也配合地址的变化做了相应的修改;并且新增了隧道、NATPT等过渡技术。 相对IPv4而言,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的特点在于首先要考虑数据平面的模块测试,而其中的报文处理、ICMP和ND模块为重点和难点,且这些模块的RFC都在不断的更新过程中,一些功能有了相应的变化,典型的例子就是0型路由扩展头在最新的RFC5095中被废弃。因此在协议一致性测试中,需要及时的关注协议的更新。 测试工具 Tahi IPv6 Ready协议一致性测试套是目前认可度最高、最被广泛使用的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工具,可以在Tahi组织的网站(http://biz.doczj.com/doc/925008901.html,)上免费下载,运行在安装FreeBSD 系统的PC上,截至目前的最新版本是4.0.5。通过该测试的设备,可以获得IPv6论坛(IPv6 Forum)的IPv6 Ready Phase2的金牌认证。 Tahi IPv6 Ready测试套是一种基于脚本开发的一致性测试工具,分为3个层次,如图1 所示,分别为底层的FreeBSD操作系统、居中的测试平台、以及最上层的测试脚本集。

DDZY719-Z 2级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技术协议书

DDZY719-Z 2级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 (载波) 技 术 协 议

甲方: 乙方: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协议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经过双方友好协商,在真实、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就乙方供给甲方的DDZY719-Z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达成如下技术协议,并由双方共同恪守。 1 总则 1.1甲方使用乙方生产的2级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为督促乙方提高表计产品质量,保证甲方在表计使用期限内稳定、可靠运行,经双方协商一致,特制定本协议,共同遵守。 1.2凡本技术协议中未规定,但在相关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乙方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和制造。 1.3本技术协议主要的技术依据为: 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Q/GDW 364-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Q/GDW 354-2009《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Q/GDW 355-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Q/GDW 365-2009《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 2 供货一览表

3 技术要求 3.1 电能表常数 3.2 准确度要求 3.3 技术参数表

3.3 显示 3.3.1液晶 a)LCD的性能不低于HTN类型的材质,其工作温度范围为-40℃~+70℃; b)LCD具有高对比度,带白色背光; c)LCD具有宽视角,即视线垂直于液晶屏正面,上下视角不小于±60o; d)LCD的偏振片具有防紫外线功能; e)LCD图如下所示。 3.3.2指示灯 电能表使用高亮、长寿命LED作为指示灯: -脉冲指示灯:红色,平时灭,计量有功电能时闪烁; -报警指示灯:红色,正常时灭,报警时常亮。 -跳闸指示灯:黄色,负荷开关分断时亮,平时灭。 3.3.3停电显示 -停电后,液晶显示自动关闭; -液晶显示关闭后,可用按键唤醒液晶显示;唤醒后如无操作,自动循环显示一遍后关闭显示;按键显示操作结束30秒后关闭显示。

软件测试合同

软件测试合同 甲方(测试方):乙方(供测 方):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 人: 职务:职 务: 地址:地 址: 邮政编码:邮政编 码: 电话:电 话: 开户银行:开户银 行: 账号:账 号: 甲乙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在诚信友好、充分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达成如下协议,双方共同遵守。 第一条合同性质 本合同属于软件测试合同。 第二条合同内容 乙方为甲方提供的测试。 以下测试款项,甲方在购买正式的软件时,可作为正式购买软件预付款的一部分抵扣。同时,测试期结束,此合同失效。 第三条测试方式、费用及支付方式

甲方此次的测试方式为:。 支付方式为:。 第四条合同执行期限 甲方将所需要的全部硬件设备配好后(硬件设备配置必须符合乙方系统的要求),乙方应于甲方通知乙方安装系统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完成软件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第五条验收标准及时间 乙方安装和调试竣工资料(包括用户手册和/或维护手册等)的时间 为:。甲方接到乙方验收通知后在现场安排验收,验收合格后,甲方以书面方式签收。 第六条系统培训 甲方参加系统培训的人员的基本的要求是:熟悉并具有电信操作及运营经验,熟悉因特网及宽带网的协议及设计,能熟练操作ms ie 6.0 linux 9.0 cisco 53xx,熟悉计算机及服务器系统的维护及简单维修。 第七条软件服务内容 1.在中继网关及中继线e1接通并通过甲方验收后,甲方在个工作日内完成远程中继网关软件安装及调试工作。 2.在服务器及完整的linux 9.0操作系统安装完毕并通过甲方验收后,甲方在个工作日内完成远程软件安装及调试工作。 3.在以上两项工作完成之后,甲方在个工作日内完成远程综合调试工作,并提交综合测试报告。 4.对于使用系统服务平台的运营商,乙方提供许可软件的售后服务支持。 5.乙方接到甲方反映的技术问题,分钟内电话联系一级技术支持并开始工作。经常性问题在分钟内解决,未解决的问题提供分钟进展报告。有难度问题(在小时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供每小时进展报告。 6.系统的安装、调试及维护原则上由乙方负责。 7.乙方提供的技术支持为“7*24的免费服务”。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日;服务方法为远程维护技术。

MODBUS_RTU通信规约

MODBUS_RTU通讯规约(本协议采用主从问答方式) PDM系列仪表/变送器: PDM系列仪表/变送器采用全新的设计,革命性地改变了传统电表的概念;具有多功能、高精度、数字式、可编程、结构紧凑、多画面显示的特点,它可以满足电力工业未来对电表的需求。 MODBUS通讯协议: ModBus通讯规约允许PDM系列仪表/变送器与施耐德、西门子、AB、GE等多个国际著名品牌的可编程顺序控制器(PLC)、RTU、SCADA系统、DCS或与第三方具有ModBus 兼容的监控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数据传送。 PDM系列仪表/变送器只要简单地增加一套基于计算机(或工控机)的监控软件(如:组态王、Intouch、FIX、synall等)就可以构成一套电力监控系统。 广泛的系统集成: PDM系列仪表/变送器提供了标准的RS-485/422通讯接口及ModBus通讯协议,这个通讯协议已广泛被国内外电力行业及工控行业作为系统集成的标准。 通讯数据的类型及格式: 信息传输为异步方式,并以字节为单位。在主站和从站之间传递的通讯信息是11位的字格式: 字格式(串行数据) 11位二进制 起始位1位 数据位8位 奇偶校验位1位:有奇偶校验位/无:无奇偶校验位 停止位1位:有奇偶校验位/2位:无奇偶校验位 ●通讯数据(信息帧)格式 数据格式:地址码功能码数据区错误校检 数据长度:1字节1字节N字节 16位CRC码(冗余循环码) ★ 注:1、1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数组成(既8 bit)。 2、ModBus是Modicon公司的注册商标。

一、通讯信息传输过程: 当通讯命令由发送设备(主机)发送至接收设备(从机)时,符合相应地址码的从机接收通讯命令,并根据功能码及相关要求读取信息,如果CRC校验无误,则执行相应的任务,然后把执行结果(数据)返送给主机。返回的信息中包括地址码、功能码、执行后的数据以及CRC校验码。如果CRC校验出错就不返回任何信息。 1.1 地址码: 地址码是每次通讯信息帧的第一字节(8位),从0到255。这个字节表明由用户设置地址的从机将接收由主机发送来的信息。每个从机都必须有唯一的地址码,并且只有符合地址码的从机才能响应回送信息。当从机回送信息时,回送数据均以各自的地址码开始。主机发送的地址码表明将发送到的从机地址,而从机返回的地址码表明回送的从机地址。相应的地址码表明该信息来自于何处。 1.2 功能码: 是每次通讯信息帧传送的第二个字节。ModBus通讯规约可定义的功能码为1到127。PDM系列仪表/变送器仅用到其中的一部分功能码。作为主机请求发送,通过功能码告诉从机应执行什么动作。作为从机响应,从机返回的功能码与从主机发送来的功能码一样,并表明从机已响应主机并且已进行相关的操作。 表8.1 MODBUS部分功能码 功能码定义操作(二进制) 02 读开关量输入读取一路或多路开关量状态输入数据 01 读开关量输出读取一路或多路开关量输出状态数据 03 读寄存器数据读取一个或多个寄存器的数据 05 写开关量输出控制一路继电器“合/分”输出 06 写单路寄存器把一组二进制数据写入单个寄存器 10 写多路寄存器把多组二进制数据写入多个寄存器 1.3 数据区: 数据区包括需要由从机返送何种信息或执行什么动作。这些信息可以是数据(如:开关量输入/输出、模拟量输入/输出、寄存器等等)、参考地址等。例如,主机通过功能码03告诉从机返回寄存器的值(包含要读取寄存器的起始地址及读取寄存器的长度),则返回的数据包括寄存器的数据长度及数据内容。对于不同的从机,地址和数据信息都不相同(应给出通讯信息表)。 PDM系列仪表/变送器采用Modbus通讯规约,主机(PLC、RTU、PC机、DCS等)利用通讯命令(功能码03),可以任意读取其数据寄存器(其数据信息表详见附录)。PDM 系列仪表/变送器的数据寄存器存储的电量多达几百个(如:电流、电压、功率、0~31次谐波分量等),并且都是16位(2字节)的二进制数据,并且高位在前;一次最多可读取寄存器数(既各种电量的数量)是50个。 PDM响应的命令格式是从机地址、功能码、数据区及CRC码。数据区的数据都是两个字节,并且高位在前(电能量除外)。 注:1、PDM-820AC/ACM/ACR、PDM-800AC/ACM具有“03”、“06”、“10”功能码; 2、如果PDM采用MODBUS ASCII通讯协议,其通讯数据格式为;7个数据位,1个 停止位,偶校验。

浅论TD-LTE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biz.doczj.com/doc/925008901.html, 浅论TD-LTE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研究 作者:何仕专 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13期 摘要:随着新一代移动宽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不断融合,传统的TD-SCDA逐渐向5G NR发展。自2012年三四季度以来,中国已开始建设移动4G网络,TD-LTE已在2014年进入全球贸易流通应用阶段。由于当前的5G NR网络尚处于发展尚不成熟的初期阶段,因此在网络升级过程中处于4/5G网络的协调阶段。根据TTCN-3语言兼容性测试和测试方法的原理,针对整个测试系统的互操作性提出了兼容性测试协议解决方案,并基于此解决方案进行了4G到5G转发的测试过程。系统仿真平台检查表明,测试流程经过合理设计,并检查TD-LTE/TD-SCDA双模站的互操作性是否与3GPP一致。该方法的应用对于终端的开发和验证以及一致性测试用例的开发很重要。 关键词:TD-LTE;一致性;测试 前言:一致性测试是确保TD-LTE终端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强和提高产品成熟度的重要工具。只有通过3GPP一致性测试,我们才能确定不同厂商在物理网络上生产的TD-LTE站点的互联互通性,促进TD-LTE的产业发展和商业运营。本文在对TTCN-3测试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3/4G互操作性的一致性协议测试解决方案,并根据协议规范设计了测试程序(该测试方案通过双模式终端验证),探索外围问题,促进TD-LTE营销。 一、TD-LTE协议一致性测试规范和现状 TD-LTE协议测试用于验证UE的信令功能,例如RRC建立和释放、RRC重配置、RRC 状态处理和移动性管理等。LTE的另一个要求是与3G/4G系统的互操作性测试。3GPP不仅规定了LTE系统和终端的主要特征,而且还规定了LTE终端一致性测试规范36.523-1,一致性测试标准包括: UE idle行为测试,例如多种RAT网络下的UE PLMN选择、小区选择和重选;只有LTE网络下的UE PLMN选择、小区选择和重选等。UE MAC层测试,例如UE竞争和非竞争随机接入,上下行数据传输和传输块分配和选择等。UE RLC层测试,例如RLC层UM和AM模式测试;PDCP层安全保护、层层分组数据管理编号、编码和解码等。UE RRC层测试,例如RRC 建立和釋放,RRC重配置;无线承载的建立、释放、重配置;同频、异频、同系统、异系统之间的切换等。UE NAS层测试,例如UE鉴权、身份验证、安全模式控制,不同网络条件下的 UE Attach和Detach流程,UETAU过程等;还包括EPS承载的激活,修改,去激活等。

07电表的通信规约跟通讯协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07电表的通信规约跟通讯协议 篇一:dlt645-20xx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20xx0417 ics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multi-functionwatt-hourmetercommunicationprotocol (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dl/t—20 目次 前言................................................. .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术语................................................. (1) 4物理层................................................. . (2) 5数据链路层................................................. (6) 6数据标识................................................. .. (8) 7应用层................................................. . (9) 附录a(规范性附录)数据编码................................................. .. (15) a.1数据格式说

常见通信协议的接口调试方法

常见通信协议的接口调 试方法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常见通信协议的接口调试方法 版本号:1.0.1 发布时间:2012-2-4 1.Modbus Modbus是一种工业领域通信协议标准,并且现在是工业电子设备之间相当常用的连接方式。 Modbus协议是一个Master/Slave架构的协议。有一个节点是Master节点,其他使用Modbus协议参与通信的节点是Slave节点。Master节点类似Client/Server架构中的Client,Slave则类似Server。工业上Modbus协议的常见架构如下图所示。 1.1.应用场合 Modbus协议主要用于测风塔数据实时读取、风机数据实时读取。将来有可能用于集控系统中,读取各类数据和进行远程控制。 在清三营、长风风电场,莱维赛尔的测风塔使用ModbusRTU协议与功率预测系统通信。 在向阳风电场,明阳的SCADA服务器通过ModbusTCP协议向功率预测系统提供各风机的实时运行数据。 在乌力吉、浩日格吐、马力、前后查台等风电场,赛风的测风塔使用ModbusRTUoverTCP协议与功率预测系统通信。

1.2.Modbus数据模型 在Slave和Master进行通信时,Slave会将其提供的变量映射到四张不同的表上,Master从表中相应位置读/写变量,就完成了数据获取或命令下达。这四张不同的表,称作Modbus数据模型(ModbusDataModel)。 为了理解方便,这里将四张表分别称作1位只读表、1位可读可写表、16位只读表、16位可读可写表。(类似电力通信国标中的遥信、遥控、遥测、遥调。)1位表用来映射单比特数据类型的变量,通常是布尔型变量;16位表用来映射双字节数据类型的变量,如int16、float16等,如果希望映射int32、float32等四字节变量,可以通过一次使用16位表中的两个位置来实现。只读表用来映射Master只能读取的变量;可读可写表用来映射Master既可读取、又可改写的变量。 1位只读表 1位可读可写表 16位只读表

手机测试蓝牙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案

手机测试蓝牙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案 1 蓝牙协议概述 蓝牙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包括协议(Protocol)和应用规范(Profile)两个部分。协议定义了各功能元素(如串口仿真协议(RFCOMM)、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L2CAP)等各自的工作方式,而应用规范则阐述了为了实现一个特定的应用模型(Usage model),各层协议间和运转协同机制。显然,Protocol是一种横向体系结构,而Profile是一种纵向体系结构。较典型的Profile有拨号网络(Dial-up Networking)、耳机(Headset)、局域网访问(LAN Access)和文件传输(File Transfer)等,它们分别对应一种应用模型。 整个蓝牙协议体系结构可分为底层硬件模块、中间协议层(软件模块)和高端应用层三大部分。图1中所示的链路管理层(LM)、基带层(BB)和射频层(RF)属于蓝牙的硬件模块。RF层通过2.4GHz无需授权的ISM频段的微波,实现数据位流的过滤和传输,它主要定义了蓝牙收发器在此频带正常工作所满足的要求。BB层负责跳频和蓝牙数据及信息帧的传输。LM层负责连接的建立和拆除以及链路的安全机制。它们为上层软件模块提供了不同的访问人口,但是两个蓝牙设备之间的消息和数据传递必须通过蓝牙主机控制器接口(HCI)的解释才能进行。也就是说,HCI是蓝牙协议中软硬件之间的接口,它提供了一个调用下层BB、LM状态和控制寄存器等硬件的统一命令接口。HCI层以上的协议实体运行在主机上,而HCI以下的功能由蓝牙设备来完成,二者之间通过一个对两端透明的传输层进行交互。 中间协议层包括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L2CAP,Logical Link Control and Adaptation Protocol)、服务发现协议(SDP,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串口仿真协议(RFCOMM)和电信通信协议(TCS,Telephone control Protocol)。L2CAP完成数据拆装、服务质量控制和协议复用等功能,是其他上层协议实现的基础,因此也是蓝牙协议栈的核心部分。SDP为上层应用程序提供一种机制来发现网络中可用的服务及其特性。RFCOMM依据ETSI标准TS07.10在L2CAP上仿真9针RS232串口的功能。TCS提供蓝牙设备间话音和数据的呼叫控制信令。 在蓝牙协议栈的最上部是高端应用层(Applications),它对应于各种应用模型的profile。 2 蓝牙协议测试背景 2.1 蓝牙测试背景 蓝牙组织成员为证明自己的产品达到了蓝牙组织加入协定的要求,符合蓝牙规范,必须通过蓝牙认证。蓝牙认证设置的目的在于保护蓝牙无线互连技术的一致性,同时尽可能降低对产品开发商的要求。 任何一个生产或销售蓝牙设备的公司必须首先签署蓝牙协定以成为蓝牙组织成员,然后证明自己的产品符合蓝牙系统规范(包括一致性要求)。在成功通过蓝牙认证之后,产品方案被列入合格产品目录。产品必须完全通过蓝牙认证,否则不享有蓝牙组织协定所赋予的权利。 蓝牙设备测试规范包括一系列为验证蓝牙设备而设计的测试。蓝牙设备应对蓝牙设备测试规范中所有的蓝牙设备测试案例逐一进行验证。 所谓测试案例是与被测试协议的一个特定特征相关的一个特定测试单元。每个测试案例都有一个特定的测试目的,运行后都对所得到的测试结果进行判断。例如为测试传输层和建链(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而设计一个测试案例,其测试目的为“测试传输层建链”,执行这个测试案例可能得到的结果为成功、失败或者不确定。 测试案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初始化部分(Preamble)、测试体(Test Body)和重置部分(Postamble)。

RRM一致性测试与协议一致性测试区别与联系

RRM一致性测试: 终端测试简介(如图) RRM一致性测试主要观察待测终端在RRM性能方面的能力是否与标准中定义的一致,依据规范:3GPP TS 34.122;36.521-3. RRM性能测试主要特性包括: (1)对于终端在IDLE状态下重选的能力测量,主要是测试终端在不同的网络条件下进行重选的时间测试。 (2)对于终端在Connected 状态下切换的能力测试,主要测试终端在不同网络条件下处于RRC连接状态下进行切换的时间指标。 (3)对终端在Connected状态下移动性控制的性能测量,主要测试在不同网络配置下进行连接重建和随机接入过程的时间测试。 (4)对时间和信令的特性,主要测试终端发射精度和时间提前量控制等指标。 (5)测量报告的时间量测试。 (6)终端上报各种功率精度的用例。

TD-LTE网络所遇到的问题 TD-LTE网络所遇到的问题 (1)不间断的移动。(2)繁忙的网络。(3)复杂的城市环境。 终端RRM性能较差将会带来如下问题: (1)浪费无线资源。(2)无法准确的进行小区重选和切换。(3)无法正确驻留小区或经常掉话。(4)降低通信质量。(5)增加网络负荷。(6)严重干扰其他用户通信。 RRM的测试方法 1.RRM的测试环境(如图) 2.RRM测试流程,主要包括:小区的重选,小区的切换,RRC重建与测量精度测试流 程。(如下图)

协议一致性测试: 协议一致性测试主要观察待测终端在协议方面的能力是否与标准中定义的一致,是一致性测试中数量最多的测试。依据规范:3GPP TS 34.123; 36.523. TD-LTE协议一致性测试时对空中接口协议信令交互的一致性进行测试,协议一致性用例按照协议分层,包括下面几部分:空闲模式操作,MAC,RLC,PDCP,RRC,EP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