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山市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

佛山市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

佛山市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来源: 时间:2011-06-11前言汽车工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标志,具有产业关联度高、产品带动性强、规模效益显著、资金和技术密集等特征;零配件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新兴的支柱产业。

为了加快我市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发展,把我市建设成国家级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基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其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广东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粤府〔2009〕77号)的总体要求,结合《关于加快佛山市汽车配件行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佛府办〔2008〕43号)、《佛山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佛发改工交〔2009〕152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的方案》的精神,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发展基础与条件一、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汽车及零配件产业是我市的新兴产业。

为适应国内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适应已落户广州的日系三大汽车制造商及其零部件配套企业加快向广东转移的步伐,我市充分发挥紧邻广州汽车产业基地的区域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这一国际产业转移趋势,鼓励本地民营企业加快发展,使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发展迅猛。

1.总量规模快速增长全市有汽车及零配件企业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2家。

2009年,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配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254.87亿元,工业增加值73.36亿元,从业人员近5.4万人,48.2%的规模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整车企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市整车制造企业有福迪汽车、粤海汽车、福田南海汽车、康盈、路之友、飞驰汽车等6家,2009年工业总产值26.59亿元,同比增长28.7%,共拥有国家公告品种242个,各类整车的年生产能力为56900辆。

其中:福迪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冲压中心和多条先进组装生产线,是我省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国内皮卡车和中低档SUV车身最大生产企业;粤海生产拖吊、平板、旋转、升降和普通等五大系列道路清障车,是继美国米勒公司之后的“世界第二、亚洲第一”规模的清障车专业制造企业;福田南海可年产3万辆轻型皮卡车和SUV车;康盈生产各种半挂车和专用车共19大系列500多个品种,是国家经贸委定点的长江以南规模最大的专用车生产企业之一;路之友生产搅拌车、扫路车、电力抢险车、森林防火抢险车、随车起重运输车、自卸车、厢式运输车等22个品种,在我省同类企业中位居前三;飞驰生产公路客车,包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大型城市公交车。

2009年11月,中国房车有限公司与我市签订了投资10亿元在顺德区生产房车的“多尼尔房车项目”,成立了顺德五矿多尼尔房车产业有限公司,预计5年后将达到年产10万辆房车的产能。

2010年6月9日,一汽大众正式签约落户南海区狮山镇。

一汽大众南海新厂项目于2010年底动工建设,2013年6月前投产,首期投资5亿欧元,总投资额80亿元人民币,产能将从最初的15万辆发展到最终的30万辆。

3.汽车零配件产业不断壮大2009年,我市规模以上汽配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228.28亿元,同比增长25.6%,有68家汽配企业年销售额超过亿元。

在快速发展的零配件企业中,既有东海理化、本田变速箱、丰富汽配、爱信精机、丰田纺织、本田金属、旭硝子玻璃、神户制钢、爱美迪、巴斯夫、阿迪雅、依多科、阿兹米特、国分精密、丰田合成、爱三工业、光洋六和、丰田工机、住友商事、日本矢崎、富士离合器、金田工业、光法雷奥和优达佳等国际知名汽配企业,又有文灿压铸、中南铝车轮、安驰铝车轮、豹王滤心、亚新汽车传动、阜康汽车、永力泰车轴、华兴消声器、好帮手电子、富华工程机械等一批民营龙头企业。

我市汽车零配件企业目前主要产品有:(1)动力模块:发动机缸体、曲轴、连杆、活塞及活塞环、气缸套、进排气阀、进排气管总成、进排气歧管座、气缸盖罩、机油与汽油滤清器、油封、皮带、正时齿轮室盖、油箱及进出口管、专用轴承、凸轮轴轴承盖、平衡轴室盖、通风阀总成、碳罐、发动机支架、节气阀总成、速度计孔盖、三元催化转化器、消声器。

(2)底盘模块:离合器总成、自动变速箱总成、手动变速箱总成、液力变矩器、车轴总成、制动器总成、底盘冲压件、减震器、悬挂总成、板弹簧总成、液压动力转向器总成、转向机总成(方向盘、转向节及转向支架)、铝合金轮毂、驱动板、半挂车油缸。

(3)车身及附件模块:皮卡车身、SUV车身、客车车身、密封车厢、汽车玻璃、后视镜、车身冲压件、雨刮器、车用皮革及座椅、橡胶密封条、汽车装饰件。

(4)汽车电子电器模块: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车用空调器、GPS导航仪、车用影音系统、防盗系统、车身控制系统、行驶记录仪、车载电子监控系统、安全检测系统、智能轨迹倒车系统、轮胎报警器、各类车灯、车用仪表、倒车声纳开关总成、座椅调整开关总成、锁组、智能交通通信设备、工业交通自动化测试设备、汽车线束、电子整流器、控制杆、信号接受盒、静电带、蓄电池及备用电源。

(5)标准件和车载工具模块:轴承、油封、弹簧、螺栓、卡箍及垫圈、储物箱滑轨、车用塑料制品与五金制品、汽车发动机大修包、车用检测设备。

(6)汽车模具:零配件精冲模、精密性腔模、模具标准件。

(7)其它:汽车钢板、车用工程塑料、聚丙烯共混合金材料、车用精密轻合金件、铸锻造毛坯件、密封材料、隔音材料、装饰材料、照明新型材料、车用树脂产品、特种胶凝材料、耐高温绝缘材料及绝缘成型件、车用涂料、车用化学品(防冻液、制动液、香水、车腊、清洁液等)。

我市汽配产品中直接为主机厂家配套生产的占66.90%,已经成为国内骨干整车企业特别是广州日系整车的配套产品,其中一些已进入世界汽车零配件采购体系。

但也有一些汽车零配件在我市尚未生产,这些品种有:ABS制动系统、安全气囊、安全带、电动玻璃升降器、电动天窗、电控单元、凸轮轴总成、喷油器(喷油嘴)、增压器、差速器总成、分动器等。

4.产业集群发展初步形成我市已建成佛山高新区禅城园、南海经济开发区、南海工业园区、顺德工业园区、三水工业园区及里水镇等汽车及零配件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汽车及零配件产业链。

佛山三水工业园区拥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批准授予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三水)产业基地;落户于我市的国家汽车及配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是目前华南地区惟一由国家授权资质的检测平台;还拥有广东省技术监督摩托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和正在建设中的广东省机械与汽配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南海区狮山镇为广东省汽车配件专业镇。

5.与广州整车的配套能力日益加强本田、丰田、日产等日系国际汽车巨头集聚广州,对我市汽车零配件产业的强势拉动日趋显现。

我市已引进了众多日资汽配企业,这些企业都是为日系整车项目配套的,多为一级供应商,外向性特征十分明显。

本地龙头企业多属于二级供应商层次,已进入一定的零配件采购体系,有较固定的客户源;许多民营汽配企业为了更好地供应日系整车,都采取贴近日系车的生产标准,做日资厂商的三级供应商;一些中小企业则属于零配件或汽车用品生产商,主要销往汽车维修服务与改装市场。

日前已形成了“广州整车,佛山汽配”的产业区域布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看来,我市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规模较小我市汽车与零配件行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整体规模偏小,仍处在发展之中。

许多企业建成投产时间短,超亿元投资项目不多,产能未充分发挥,尚未形成规模效益。

一些小企业一方面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只能扮演着“来料加工厂”的角色,另方面由于质量无严格保证,其产品往往会被认为是“假冒伪劣”,既不能为整车厂配套,也在进入零配件销售市场时举步维艰,难以进入正规的发展轨道。

2.产品附加值较低汽车零配件按照生产成本中原材料与附加值的比例关系,可以分为高附加值型、准资源型和资源型三大类。

大体上,高端电子产品与电喷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电控自动变速系统等机电一体化产品为高附加值部分,车身、悬架、发动机等为准资源型部分,起动机、散热器等为资源型部分。

我市汽车零配件企业的产品种类虽然较多,但一些产品仍然集中在低附加值的部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一些生产企业仍多以冲压件、简单机加工件、工程塑料等低端初级产品为主,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偏低,系统化、模块化的供货能力较弱。

一些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企业,在我市也只是完成产品最后几道工序的加工生产,其核心部件和研发还主要依靠外地采购或母厂提供。

3.企业研发能力较弱我市大多数汽车及零配件企业科技研发实力不足,不具备独立开发能力。

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挡次和规模还较弱,有超过70%的企业没有建立市级以上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在科研投入方面,各企业科研经费占销售总额的平均比例只有2.99%。

不少中小零配件企业迫于生存,重生产而轻研发,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投入不够,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联系不紧密,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弱;一些企业依赖于主机厂或整车企业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处于被动研发的状况,难以在新产品的开发速度与质量上满足整车企业要求。

4.产业链条较短近年来,我市专用车和改装车的整车生产快速发展,而汽车配套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汽车及零配件产品研发、设计、组装、销售、设备制造乃至人才培训、汽车及零配件会展、相关软件、物流、汽车文化推广等环节都处于尚需加速发展的阶段。

汽车行业是公认的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产业,但我市的汽车上下游产业发展还远滞后于广州和本地的汽车整车产业。

5.专业与管理人才仍然不足我市汽车及零配件产业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设计、研发人员数量不多,专业技术人员的再教育机制不足;民营企业家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约3%,部分企业家在资本运作、市场开拓和内部管理等能力的欠缺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企业发展;企业中受过专业技术培训、技术素养高的产业人员数量不足,一线生产员工流动性较大,技术工种招工困难,造成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不高,尚未形成完备的高、中、低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才队伍。

二、发展条件(一)外部条件从国际情况看,汽车产业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改变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产业竞争模式和组织结构,导致了产业链的跨国界配置和企业重组、大规模定制、模块化设计、精益化生产以及电子化采购等。

与此同时,作为汽车产业的一部分,国际汽配产业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呈现出如零配件全球化采购、零配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分离、兼并重组步伐加快、零配件企业实力和地位上升、技术合作开发的全球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系统化和模块化及电子化、零配件通用化、汽车动力的环保化、质量认证体系国际化等特征。

从国内情况看,国家对汽车零配件产业实施了“市场导向,调整结构,发挥优势,集中突破,实现同步发展,参与国际分工”的发展战略,支持和鼓励强势企业、优势产品,利用高新技术提高开发能力和制造水平,加快结构调整,形成经济规模,以推动零配件行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实现与整车同步发展、参与国际分工的目标,使我国汽车工业进入了加速增长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