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全社会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达到
了空前的关注,这给我们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
冲击,要尽快地贯彻落实《意见》的要求,学校就必须突破围墙,
将教育的空间由学校推向家庭、推向社会。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
展,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学生的思想教育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
家长、学校、社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
中建构的。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充分重视学生与多方面的
互动,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下面,我结合
我校工作中的做法,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能整天把青
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
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教育向学生的生活回归是现代
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每个学生都生活在社会当中,每天都与周围
环境发生着互动,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常常影响着孩子。因此开
发和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是我们
实施课改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以社区为基地,发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转变
思想
社会实践是推动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人的社会化过程就
是作为“社会学习者”和“社会参与者”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以社区为载体的社会实践正是为学生提供“学习”和
“参与”的机会,使学生的发展不仅局限于生硬地接受教师的教
导,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参与
实践,达到对社会的认识和人生的理解。我们学校经常通过开展
以下几种常见而有成效的活动,促使学生思想的转变:
1.坚持开展“雏鹰假日小队”活动
雏鹰假日小队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小队成员自己确定活动主
题,如:到野外举行放风筝比赛、开展“小雷锋”“小记者”“小歌
喉”等活动。
2.结合特殊的纪念日,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课题研究
如:每年的3月5日,组织学生到社区参加清理白色污染和野广
告的义务活动。活动不仅使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实践能力,还
可以从活动中生成综合实践课题《白色污染对城市环境的危害》。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上网、阅读等方式参与课题的研究,学习、
了解丰富的知识。3月8日妇女节,举行“我为妈妈做一件事”活
动;3月12日植树节,开展“认养一棵树”活动;4月5日清明节,
开展“纪念革命先烈,追寻烈士脚印”活动;3月22日世界水日,
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并生成课题《城市水污染的调查》,学生
通过读书活动、参观活动、举办画展等方式,了解水的污染源有哪
些、污水有哪些危害等知识……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自觉地转变
了原有的思想,同时自觉地养成了很多好的生活习惯。
二、通过社区居委会、辖区派出所等“共建”单位的协教,转变
学生校外行为方式
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同时,也推动了学校教育
更好地为社区服务,会得到社区居委会和辖区派出所的好评和大力
支持。
1.学校与居委会联手,开展多种活动
例如:回收废旧电池、建立爱心超市、以废换绿、关爱女孩等活
动。我们和社区联合,组织了回收废旧电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
我们引导学生独立进行了《废旧电池的危害》的探究性学习,使学
生知道了一个纽扣电池能污染掉60万升水,这些水足够一个人喝
一辈子了;一节1号电池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失去农用价值等,这
些知识的获取,极大地触动了学生的思想,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充分发挥辖区派出所共建单位的作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学校定期请他们派专职人员为学生进行法制方面的讲座,对学生
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通过他们对学校周围非法网吧的治理,为学
校、家长、学生解决后顾之忧,使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不再局限于打
游戏、看影片,而是查找资料、搜寻信息、独立学习。
总之,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学生与周围人、事、物的互动过
程中隐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只要我们教师能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
生活,善于挖掘和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教育资
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会结出累累硕果
的。
(作者单位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西山小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