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我国中小企业的概述中小企业的存在由来已久,是社
会经济发展中一支具有极其特殊地位的经济力量。中小企业
是企业规模形态的概念,是符合国家或地区法律规范条件下
的一个企业群体,是与大企业相对应的,关于对中小企业的
界定,一般来说,国际上主要从定性和定量这两个角度来界
定。定性标准主要包括市场份额、所有权集中度、是否自主
经营等特征。定量标准一般包括三个指标:从业人数、销售
额、资产总额。不同的国家按自身经济发展情况和环境条件
等因素的不同,所选择的指标、取值也不同。我国在中小企
业的划分上有过6次规定,而现行的界定标准是由原国家经
贸委原国家发展计划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并
于2008年2月29日发布实施的《中小企业标准智行规定》。
中小企业标准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三大指
标,并根据行业特点将行业分为: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
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
1.1.1我国中小企业的产生与发展(1)80年代中期以
前,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普遍存在的是国营和集体经济,
个体和私人经济还处于争取生存权的阶段中。这种环境根本
不利于依赖市场机制作用的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除此之
外,当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也同样不适合中小企业的发
展。①产业政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从50到70年代末期,
我国的产业政策是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特征的。因为发展重
工业,需要大量的资本,大量资本累积之后流向大中型重工
业,造成投资小、见效快的轻工业和服务业等中小企业的发
展受到制约。②区域政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由于区域政
策的影响,使得企业形成一个封闭性的社区,难以带动区域
间经济的发展。这种忽视区域间分工、人为割断区域间经济
资源相互交换的政策,同样破坏了企业的良性发展,抑制了
大量的中小企业的形(2)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催生发展的
中小企业严格意义上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面对完全竞争
的中小企业,是直到改革开放逐渐深化才真正出现的。应该
说,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政策催生了我国的中小企业,而经
济发展中的集聚效应和后发优势加速了这种发展进程。总之,
由于中小企业有着资本投入低、经营方式和形式灵活多样、
风险小等特点,其数量和增长速度日益加快,对我国经济发
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逐渐
得到国家的重视和积极扶持,我国逐步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和法规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1.1.2.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及问题1、我国中小企业
的现状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
年来,中小企业发展不景气,亏损面积增大,破产数量增加。
2006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