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思路

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思路

第 1 页 共 11 页 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思路 20XX年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及20XX年改革工作思路 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专项小组 20XX年4月15日 20XX年,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改革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全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各项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现将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和20XX年改革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深入推进财税和金融改革。20XX年3月,出台了《**区债务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建立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盘活财政存量, 加大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民生财政支出比例;开展税收稽查活动,在大力整顿街道沿街商铺房产税及园区土地使用税的基础上,重点对各类专业市场、建安装潢等行业进行专项整治,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启动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采用零基预算、绩效预算、滚动预算等方式编制20XX年度部门预算,实行公开制度;明确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支出范围和重点,避免交叉重复,科学编制全口径预算,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结余的保值增值;实施“营改增”全面扩第 2 页 共 11 页

围,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率先试点;完成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把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税范围,并调整现有部分品目的征税范围和税率,鼓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的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适用范围,实施排污费改税;加强财政引导资金与银行、担保公司 、创投等金融、社会资本联动,提高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出台了《**区企业过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区重点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管理试行办法》,努力缓解全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推进“惠农通”工程、“易贷卡”业务、金桥便企循环贷款。截止到20XX年底,设立惠农服务点584个,金额为3.8亿元;共计发行“易贷卡”3217张,授信1774户,累计授信金额2.1亿元;已办理金桥便企循环贷款最高额循环抵押贷款38.8亿元,为企业节省办贷费用近千万元;与农行探索对的整体金融服务。推行“信用村+农户+村干部担保”模式,实施“信用文化进村、袖珍银行进村、信贷支持进村”三个进村,为西二铺乡沟西村量身定做特色金融服务;引导**农商银行支持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12户,贷款金额4800万元;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户,贷款金额3.7亿元;试行农村“信贷+保险”模式,部分果树、林木、种植大户共贷款224万元,省担保集团为草源牧业有限公司提供2000万元的贷款担保;增加区融通担保公司资本4424万元,目前公司注册资本已达19570万元,以满足企业贷款担保第 3 页 共 11 页

需求及其抗风险能力;出台了《**区农村金融改革实施方案》,快速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了农村的支付体系、保险体系,优化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制定了《**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企业挂牌上市。 二是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发展机制。建立完善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开展“百日攻坚”活动,推进“3111”、“2112”工程,突出农业“三区”建设,**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康居工程、人民路东延、中山路、迎宾大道,**市循环经济示范园经七路、纬七路、纬十一路东延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成效初显,10家新型乡村工业园新增核心区建设用地近千亩、新建标准化厂房11万平方米,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县域经济活力不断被激发。创新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机制,优化区级重点项目库建设,实行项目“腾退机制”,超额完成省“861”、市“5161”和区重点调度项目建设任务。研究落实省委、省政府“新十条”,抢抓发展机遇 。积极推进**经济开发区与****经济开发区合作共建。围绕主导产业,强化七大产业招商中心工作,加强与沿**市工业园区、行业协会、商会合作,组团式承接产业转移。 三是不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全面清理规范财税优惠政策65项,涉及企业100多家;加快建设**农业大学**北综合试验站、**区电子商务青年创业园、循环园区科技孵化器研发中心,建立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激发中小企业的创业活力;设立科技第 4 页 共 11 页

创新与应用工作专项资金,引进培育新型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推进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启动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企业年报制度,落实“先照后证”制度;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创新商贸流通业管理服务机制,出台《**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商贸流通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区被省商务厅等八部门评为20XX年**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市、区), 四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成立区行政复议委员会和案审理中心,依法办结行政复议案35;出台《**市**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推行机构、人员实名制管理,完成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强化预算管理, 统筹安排财政预算4966万元用于环卫人员工资和小街巷绿化支出;开展区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工作,行政审批事项清减率达30%;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制度,规范了权力运行,创优了发展环境,行政审批效率提高35%;启动公车制度改革工作,完成参改车辆和人员数量的核定。 五是突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区立足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扎实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创新,20XX年,全区联合体已发展到30家,经营土地面积31万亩,带动农户 8.8万户,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28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178家,家庭农场发展到635第 5 页 共 11 页

家。三大经营主体的发展,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三大主体规模经营土地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8%。探索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巩固农村环境整治成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人地挂钩”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二、20XX年改革工作思路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开局之年,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将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全面推进改革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财税和金融改革 1、继续研究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科目、会计处理等具体政策。 2、结合推进事业单位分类、行业协会商会脱钩等相关改革,增加政府购买服务事项,实现“费随事转”并杜绝削减性冗员。 3、健全还贷准备金制度,落实偿债资金;加强对债务的动态监测,实行风险提示通报和约谈制度,研究制定风险处置预案,努力防控风险。 4、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为突破,积极开展林权、蔬菜大棚等担保方式创新,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村“金融服务点”全覆盖,建立和完善普惠金融服务机制。 第 6 页 共 11 页

5、推进政府投融资平台改组改制,多方引入社会资本,逐步使政府平台公司步入市场化、资本化、多元化运作的良性循环轨道。 6、建立完善征信体系,加大非信贷信息采集工作力度,搭建农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深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7、加强优质企业上市培育,力争年内实现辖区企业上市新突破。 二是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机制 1、实现“百日攻坚”活动常态化、长效化,持之以恒发展工业经济,争取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少于70家。 2、围绕“一城、一镇、多点”完成纺织产业城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配套,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聚。 3、开展“2112”工程招商攻坚年活动,围绕已建成标准化厂房,加大项目招商入驻力度,着力打造“2112”工程升级版。谋划建设10个专业园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4、实施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继续落实包保机制,突出一线工作帮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5、围绕主导产业,研究制定招商引资新政策,夯实招商责任,量化招商目标,实行精准招商,强化招大引链。 6、培育新能源产业,努力打造“全国风光互补新能源第一基地”。 第 7 页 共 11 页

7、进一步简政放权,理顺园区管委会与所在乡镇街道及职能部门的关系。加快园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落实“一站式”服务。推进园区信息化平台建设,培育行来协会等中介机构。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推动朱仙庄、汴河、**等乡村工业园错位发展。 8、研究出台我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考核管理办法; 9、加快打造开放型经济,实现与****经济开发区实质性合作共建。 三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1、加快对区属企业国有资产的整合重组,推进区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股份化改造和上市,促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2、实现企业国有资产的证券化和由管资产向管资本的监管方式的转变。 3、加快推进集体企业和供销社系统改制。 4、推进政府投融资平台改组改制,创新投融资模式,积极引入“ppp”合作方式。 5、创新重点建设领域投融资机制,制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 三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