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的环境胁迫生理

植物的环境胁迫生理


可编辑版
17
右图植株先在4℃下锻炼4天,和左图植株共同放在-5℃ 下4天后,再放在室温下10天的生长状况
可编辑版
18
(二)提高植物抗寒性的措施
2 化学诱导控制:调节CTK、ABA的比例,采 用其它生长延缓剂。 3.加强田间管理:调节N、P、K比例,薄膜等 覆盖,培育壮苗等。
可编辑版
19
二、高温胁迫生理
植物生长对温度的反应有三基点,即最 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超过最高 温度,植物就会遭受热害。低于最低温度, 植物将会受到寒害 (包括冷害和冻害)。温 度胁迫即是指温度过低或过高对植物的影 响。
可编辑版
10
一、低温胁迫生理
(一)寒害和植物的抗寒性
1、冷害 :冰点以上低温对植物的危害叫做冷 害。 2、抗冷性:植物对冰点以上低温的适应能力 叫抗冷性。
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使光合酶活性下降、气 孔关闭、造成二氧化碳供应不足而使植物的光合 作用下降。
3、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植物的呼吸速率不稳。
4、对物质代谢的影响:分解酶活性高于合成酶 活性,物质分解大于合成。
可编辑版
6
(二)植物对环境胁迫敏感性的差异
1.逆境逃避: 指植物通过对生育周期的调整来避开 逆境的干扰,在相对适宜的环境中完成其生活史。
可编辑版
4
二、环境胁迫与植物的关系
(一)、环境胁迫对植物代谢活动的影响
1、对水分代谢的影响:多种不同的环境胁迫作用 于植物体时均能造成水分胁迫,造成植物脱水, 对膜系统得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
直接的水分胁迫: 干旱。
间接的水分胁迫: 低温和冰冻
盐渍
高温
辐射
可编辑版
5
(一)、环境胁迫对植物代谢的影响
(一)热害与抗热性 :
1、概念:由高温引起植物伤害的现象称为热 害。而植物对高温胁迫的适应则称为抗热性。
2、根据不同植物对温度的反应,可将植物 分三类:
喜冷植物 中生植物 喜温植物
可编辑版
20
二、高温胁迫生理
2、植物热害的症状:
叶片死斑明显,叶绿素破坏严重,器官 脱落,亚细胞结构破坏变形。
(二)、高温对植物的危害
2、逆境忍耐: 指植物处于不利环境时,通过代谢反 应来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使其仍 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可编辑版
7
可编辑版
8
(三)植物抵抗环境胁迫的生理基础
1、生物膜结构与自由基平衡 2、逆境蛋白及其意义 3、渗透调节与渗透调节物质 4、内源激素的变化
可编辑版
9
第二节 温度胁迫生理
非生物胁迫: ▪ 水分(旱、涝); ▪ 盐; ▪ 温度(热、冷、冻); ▪ 辐射(可见、紫外); ▪ 化学物质(杀虫剂、重金属、空气污染)。
可编辑版
3
第一节 植物环境胁迫生理概述
一、基本概念:
3、植物抗逆性: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和忍耐能力叫 植物抗逆性,简称抗性。
4、胁变:在胁迫下,植物体发生的生理变化成为 胁变。
可编辑版
11
(一)寒害和植物的抗寒性
植物冷害的症状:
(1)、直接伤害:叶片失绿和萎蔫、死苗或僵苗 不发、籽粒空瘪、果蔬贮藏期遇低温,表皮变色, 局部坏死,形成凹陷斑点。
(2)、间接伤害:膜透性增加选择透性减弱,膜 内大量溶质外渗;原生质流动减慢或停止;吸水 能力和蒸腾速率都明显下降,水分代谢失调;叶 绿体分解加速,叶绿素含量下降;呼吸速率大起 大落等。
冻害的机理:
A、 胞间结冰:环境温度缓慢
下降,质外体(细胞间隙)结冰, 引起胞质水分亏缺。
B、胞内结冰:环境温度骤然下
降,质外体与共质体均结冰,冰在 形成或融化过程中对亚细胞精细结 构的机械伤害
可编辑版
15
可编辑版
16
(二)提高植物抗寒性的措施
1、抗寒锻炼 :
在植物遭遇低温冷害之前,逐步降低 温度,使植物提高抗冻的能力,是一项有效的 措施。
第十二章 植物的环境胁迫生理
可编辑版
1
第一节 植物环境胁迫生理概述
一、 1、 逆境(stress):是指对植物生存生长不
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逆境种类
生物因素 理化因素
病害、虫害、杂草
物理的 辐射性的
化学的 温度的 水分的
可编辑版
2
2、胁迫:任何一种使植物体产生有害变化的环
境因子,均称为胁迫
❖生物胁迫: 病、虫、杂草、动物、人为因素等。
可编辑版
27
可编辑版
28
(三) 植物的抗旱特征
1、植物抗旱特征:
1.形态:根系发达而深广,根冠比大;细胞小, 维管束发达;单位面积气孔数多;输导组织发达; 角质或蜡质层厚
2.生理:脯氨酸、ABA等物质积累多;水解酶活 性保持稳定,合成酶活性不削弱;保水力强。
可编辑版
29
2. 提高作物抗旱性的途径:
22
第三节 水分胁迫生理
可编辑版
23
一、水分亏缺生理:
(一) 植物旱害的症状:
1、干旱:植物常遭受的有害影响之一是缺水,当 植物耗水大于吸水时,就使组织内水分亏缺。过 度水分亏缺的现象,称为干旱。
2、干旱种类:
(1)、土壤干旱
(2)、大气干旱
(3)、生理干旱
可编辑版
24
一、水分亏缺生理:
3、旱害:是指土壤水分缺乏或大气相对湿 度过低对植物的危害。植物抵抗旱害的能力称 为抗旱性。
1、直接伤害:
蛋白质变性: 脂类液化:
引起植物过度的蒸腾失水
2、间接伤害:
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积累产生的有毒物质
可编辑版
21
热锻炼能提高植物的耐热性



A、在28℃生长的苗 B、现在40℃处理两小时,再 在45℃处理2小时,后在28℃生长的苗 C、在4 5℃处理2小时,后在28℃生长的苗
可编辑版
可编辑版
12
在2℃条件下处理1天后的植株
可编辑版
正 常 植株
13
(一)寒害和植物的抗寒性
3、冻害: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 的危害叫做冻害。
4、抗冻性:植物对冰点以下低 温的适应能力叫抗冻性。
可编辑版
14
(一)寒害和植物的抗寒性
植物冻害的症状:
叶片如烫伤,组织因细胞失去膨压而变软, 叶色变为褐色,严重时死亡。
4、外部干旱表现: (1)、萎蔫:有暂时萎蔫与永久萎蔫。 (2)、生长减慢。
可编辑版
25
旱生 植物
可编辑版
26
(二)植物旱害的机理:
1.改变膜的结构及透性: 当植物细胞失水时,原生质膜的透性增加,
大量的无机离子和氨基酸、可溶性糖等小分子被 动向组织外渗漏。
2.破坏了正常代谢过程: 细胞脱水对代谢破坏的特 点是抑制合成代谢而加强了分解代谢,即干旱使合 成酶活性降低或失活而使水解酶活性加强。水分不 足使光合作用显著下降,直至趋于停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