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内地癌症分布图的解读宗阳洋(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长春)摘要:近日,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
其中,肺癌、胃癌、肝癌成为发病与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而乳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使女性健康受到威胁,这些高发癌症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本文通过研究癌症分布图,对内地癌症分布状况进行阐述,并进行原因的探讨,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癌症分布状况致癌因素第一节.引言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为了寻求防治癌症的有效方法,经过对癌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已初步弄清它们的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特征和环境致癌因素,癌症的发生是多因素引起的,包括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
内源性因素,指的是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如遗传、免疫、代谢、神经体液调节等;外源性因素即环境因素,主要指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及社会环境引起的各种致癌因素,即物质因素(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社会因素和人们的行为因素。
近二十年来研究发现,人体内许多元素的平均含量和他们居住地的地壳中元素含量十分接近,这充分说明人体的健康状况是与地理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类癌症病因的80%一90 %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笔者根据掌握的资料,就我国常见癌症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因素作些探讨【1】。
第二节内地癌症分布图解读中国肿瘤登记年报首发最新版中国癌症地图中国肿瘤地图肿瘤死亡率(一)肺癌居癌症死亡首位从病种看,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6.39%。
居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的仍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4.27%。
死亡率最高者男女均为肺癌。
我国癌症负担的日益增加主要缘于人口老龄化,去除老龄化的影响,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不大。
(二)癌症呈地域分布明显我国癌症发病呈地域分布明显,其中,食管癌高发区主要集中河南、河北等中原地区;胃癌高发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及沿海各省,如上海、江苏、甘肃、青海等较为突出;肝癌高发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及东北吉林等地区。
我国对癌症发病原因的调查和研究已进行了20多年,但因其病因复杂,尚未得出权威性的结论,这在卫生技术水平全球领先的美国亦是如此。
目前,我国专家只是推测肿瘤的发病原因与当地的饮食风俗、环境气候等有一定关系,但无定论。
肺癌发病的增加与人口老龄化、城市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环境污染化以及生活方式不良化有关。
吸烟也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①肺癌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肺癌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吸烟(环境烟雾)因素、职业因素、饮食因素、既往肺部疾病史、家族肿瘤史、心理因素、女性因素、大气环境及室内空气污染和一般因素等【2】高发地区:东北、云南在肺癌的发病原因中,东北和云南的一些高发地区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矿产业比较集中,严重污染的空气让大量致癌物质侵蚀人们的肺部,诱发癌症。
实际上,随着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快速上升,地域和性别差异越来越不明显。
如果不做好预防和筛查,可能在未来30年,肺癌的死亡率依然排在首位。
吸烟是诱发肺癌的罪魁祸首。
统计表明,在10个死于肺癌的患者中,有9个是烟民。
除了主动吸烟的人,受害更深的是那些经常被迫吸“二手烟”的人,他们发生肺癌的几率也相对较高。
而日益恶劣的环境因素,如尾气、阴霾天、工业污染等因素,拉近了人们与肺癌间的距离,可以说肺癌是“人造灾难”。
专家建议,公共场所要全面禁烟。
更重要的是,45岁以上有吸烟史的人每年做1次体检,通过肺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出早期肺癌。
②甲状腺癌甲状腺癌确切的发病原因还不肯定,但年龄、性别与其有相关性【3】高发地区:所有城市与乳腺癌一样,甲状腺癌也偏爱都市白领女性。
甲状腺位于颈部前面、喉结下方、气管两侧,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承担人体摄取和存储碘,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而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内的女性激素,很可能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体内雌激素水平越高,越可能得甲状腺癌。
20—40岁女性处于生命旺盛期,体内激素水平是一生中最高的时候,促进了甲状腺癌的发生。
正因为甲状腺是重要的分泌器官,因此它对射线极为敏感,放射治疗用的放射线、自然界天然的放射源、高压电线的放射线是目前已明确的甲状腺癌致病因素。
另外,碘摄入过量也会影响甲状腺正常生理功能。
专家提醒,人们要有防护意识,尽量少接触辐射大的物品,白领女性、有甲状腺癌家族史,以及沿海地区居民等甲状腺癌高发人群,每年至少体检1次。
③宫颈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首次性生活年龄、首次生育年龄、叶酸含量、维生素B12、经常饮茶、被动吸烟、性行为时注意卫生、分娩次数是宫颈癌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
有过多次分娩史和被动吸烟的妇女患宫颈癌的危险性较大;性行为时注意卫生、经常饮茶、补充叶酸可预防宫颈癌的发生【4】高发地区:内蒙古、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江西中国目前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有10万人,占全球病例的1/5。
我国宫颈癌高发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农村略高于城市。
宫颈癌发病高低与生活水平、卫生和受教育程度相关。
宫颈癌的病因最明确,因此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消灭的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最大病因。
与宫颈癌相关的其他高危因素还有: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经期不注意卫生;性传播疾病导致的宫颈炎症对宫颈的长期刺激;吸烟;长期口服避孕药等。
预防宫颈癌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宫颈癌疫苗,防止不洁性行为,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疾病。
④胃癌一般认为异型增长是胃癌的重要癌前病变【5】。
根据百度百科介绍,除遗传因素影响外,患有癌前病变、饮食习惯不良、长期酗酒及吸烟、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长期心理状态不佳、职业性质、地质水质中含有的有害物质等也可以作为致癌因素。
高发地区:辽宁、山东、甘肃、江苏、福建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七成患者确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这也是其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
在胃癌的发病群体中,中年男性是“主力”。
究其原因主要与暴饮暴食、饮酒过度等因素有关。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饮食习惯,比如爱吃高盐、腌制的食品,特别是没腌透的食品,其中含有较高的致癌物亚硝酸盐。
辽宁和山东人喜欢喝酒、饮食偏咸,而江苏、福建地区的人爱吃腌制食品,所以这些地方胃癌发病率就相对高一些。
还需要提醒的是,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人患胃癌的几率也比常人高很多,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又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那就更危险了。
专家建议,预防胃癌要多吃绿、黄色蔬菜;少吃咸、腌、干硬、发霉的食物;限酒;40岁以上的男性、有家族史、慢性胃病史,并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应定期去检查。
⑤肝癌癌症家族史、肝炎家族史、肝炎史、吸烟与被动吸烟等是肝癌的危险因素,而饮用绿茶、性格开朗、粮食储存时间较长则是肝癌发病的保护因素【6】。
高发地区:浙江、广西、江苏等沿海地区,内蒙古、吉林从肝癌的地区分布特点来看,华东、华南和东北明显高于西北、西南和华北,沿海高于内地。
肝癌有两个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即病毒性肝炎和黄曲霉素,这些高发地区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
第一,沿海地区气候炎热、潮湿,为致癌物黄曲霉素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增加了患肝癌的风险。
第二,沿海地区病毒性肝炎的感染率相对较高。
一些农村居民喝沟塘水或受污染的水,也会增加患肝癌风险。
对于东北来说,喝酒是导致肝癌的一个重要诱因,长期饮酒会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导致肝硬化,最终转化为肝癌,而由肝硬化转化成肝癌的比例高达70%。
由于肝癌发病的特定性,预防肝癌要从以下3方面做起:接种肝炎疫苗;少饮用沟塘水,以深井水和自来水替代;改变饮食习惯,少喝酒,不吃霉变食物,如花生、玉米等。
⑥食管癌综述近些年在食管癌危险因素和预防领域的研究成果,发现吸烟饮酒、不良的饮食习惯、使用被致癌物或霉菌污染的食物、膳食平衡、遗传易感背景和某些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等都是危险因素。
【7】高发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早在上世纪50年代,河南省林州市就因为食管癌高发而闻名全国。
与其他癌症不同的是,食管癌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遗传、饮食等因素都是诱因。
但饮食因素是可控的。
长期吃得过快、过粗、过烫或饮酒,都可能反复灼伤或损伤食管黏膜,从而诱发癌变。
专家建议,有家族史的人要定期体检;食物温度要在40度以下。
生活方式调查发现食管癌高发区的居民喜食霉变食物,这些食物中的串珠镰刀菌等可使硝酸盐、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并在其中已检出苯并花、多环芳香烃等致癌物。
如林县地区群众喜食酸菜, 广东汕头地区群众爱食发酵的鱼露,新疆哈萨克族群众常饮霉变酸奶,而少食新鲜蔬菜与水果等,这些地区食管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地区。
另外,喜进粗糙、过热过烫、质硬等刺激性食物也和食管癌的发病有关。
调查证实,经常饮用浓茶、烈酒及吸烟等均可使食管粘膜遭受长期刺激而损害, 也是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第三节研究意义通过研究2012年内地癌症分布图,不仅可以确定危害内地人健康的主要疾病类型,还可以确定这些主要疾病类型的地域分布状况,可以给政府提供政策决定背景,以及针对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疾病而相应的建设卫生部门、卫生设施等服务于人民健康,同时政府及人民可以根据当地主要疾病类型及其致病危险因素,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改变生活习惯、不喝或少喝酒、有选择的选择职业。
总之,了解并远离致癌危险因素和对癌前病变积极治疗可以降低癌症等主要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但要根本实现防治癌症等主要危害人类健康的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1】王笑梅,安徽,我国常见消化系统癌症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因素分析,1990年5月,【2】么鸿雁;施侣元;武汉【中国人群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2003-01-10【3】李卫东,刘冬梅;何洪芹;苑建磊;王景阳;河北,【甲状腺癌的发病因素、生存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2011-09-28 【4】李健;范岩峰;许榕仙;周裕林,福建厦门【宫颈癌相关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2011-03-15【5】邹晓平;沈世明;江苏常熟,【胃镜与病理诊断胃癌影响因素的探讨】2002-12-27【6】吴华斌;明恒泰;刘爱民;顾晓平;陈娟;赵金扣;武鸣;张作风,江苏【江苏省肿瘤高发地区肝癌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2012-03-30【7】张小刚;钟理;王建飞;河北,【食管癌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进展】200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