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籍、测量技术总结

地籍、测量技术总结

一、概述为加强土地管理和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建立和健全地籍管理制度,实现国土管理现代化、规范化,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木木木委托日照金地国土调查测绘有限公司承担北江区约14平方公里范围的1:500数字化地形测量,其中约7.4平方公里进行1:500数字化地籍测量。

(一)测区概况北江区位于韶关市区,其地理中心位置为:测区东侧为良村,西侧为靖村,南至韶关市半岛洲头韶关海关,北达黄岗车站。

下辖四个街道办事处:太平、南门、和平、十里亭。

城区内主要街道宽阔,城市建设规划较好,北边十里亭街道工矿企业较多,在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处街道较窄且不规则,建筑物连片,混杂零乱,通视条件较差,给测量工作和地籍调查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资料收集及利用情况1、现有基础测绘资料:测区内有该区等级控制点资料,可作为本次工程的一部分使用。

2、地籍调查资料:以四邻指界为准的定界图、界址点坐标表等。

二、主要作业依据与要求(一)作业依据1. 《城市测量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CJJ8-99)2.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国家土地管理局(TD1001-93)3. 《地籍测绘规范》国家测绘局(CH5002-94)4.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 T 7929-1995)5.《地籍图图式》国家测绘局(CH5003-94)6. 《土地登记规则》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7. 《山东省城镇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山东省国土厅1999年8. 土地确权的有关规定9. 经过批准的本技术设计书当上述规定、规范等与本设计书矛盾时,以本设计书为准。

(二)技术要求1、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统。

2、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系,等高距为0.5米。

3、基本地形图、地籍图规格:采用1:500比例尺,图幅规格为50cm×50cm。

三、作业程序(一)作业准备1、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本测区技术设计书,了解测区情况。

2、组织学习《山东省城镇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了解工作程序。

3、测区控制网的分布与设计。

4、对具体测量任务进行分工。

5、图根控制点测量。

6、进行全野外数据采集。

7、利用浙大数维的walkfild地籍成图软件及南方公司的CASS7.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行进内业数据处理,生成地形全图。

8、生成标准地形图。

9、利用标准地形图进行权属调查。

10、进行地籍要素测量。

11、绘制宗地图。

12、生成标准地籍图。

13、绘出地形图、地籍图进行外业、内业核查、修改。

14、成果整理提交验收。

(二)作业方法地形、地籍图采用全解析数字化测量,外业数据采集使用全站仪配合天宝公司R8-2型GPS接收机进行图形编辑,建立数据库。

(三)作业过程承担任务后,于2000年7月7人进入测区,于2000年9月完成。

2000年7月24人组成六个小组进入测区,对韶关市北江区约14平方公里施测,地形、地籍野外数据采集及内业处理工作,到2001年3月中旬完成数据采集及地形、地籍图核查等外业任务。

2001年5月7人到测区配合韶关市国土局组成6个地籍调查小组对该市北江区进行权属调查,到2001年9月基本完成。

2001年11月2 002年1月5人进行地籍要素测量并全部结束内业编辑、汇总统计,成果整理等工作。

四、设备投入1、美国Trimble天宝R8-2 GPS接收机 2台2、美国Trimble天宝M3 全站仪 3台3、S3 1002 水准仪1台4、HILTI PD42 激光测距仪 1台5、HP-800 绘图仪 1台6、EPSON PRO9880c 绘图仪 1台7、HP5100 打印机 1台8、HPCP3525 打印机 1台所有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均进行了检校,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五、任务实施情况(一)完成工作量1、数字化地形测量约14平方公里计282幅2、权属调查宗地 3734宗3、数字化地籍测量 7.4平方公里计167幅4、绘制宗地图 3734幅5、进行面积量算、统计、汇总。

(二)任务实施过程1、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是地形、地籍测量的基础,是获取可靠地形、地籍图的保障。

本测区遵循“从总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逐级加密”的原则。

2、地形测量本测区地形测量采用解析法实施,测图软件采用省厅编制的《山东省地形地籍测绘与管理系统》进行图形编辑,建立数据库。

本测区分三个外业小组,使用三个电子手簿,三台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

由于电子手簿各项测站检查严格齐全,能随时发现控制点成果错误(包括成果输错,点号与实不符等)、对中误差超限、归零误差超限等,保证了碎部测量实测点的精度。

对于个别难以用极坐标方法实测的点,可以通过加测辅助点、加量辅助边,然后利用电子手簿的计算功能计算出所需点坐标。

再加上电子手簿与全站仪直接通信,避免了读数和记簿误差,使所测数据准确可靠。

外业作业时,每个作业小组为3人,其中1人观测记录、1人施棱镜、1人画草图。

小组当天外业结束以后,由绘制草图的作业员在电子手簿中作图块,然后输入计算机编图。

3、权属调查配合国土局开展地籍调查工作,由国土员确权定界并填写调查表,测量员绘工作底图。

地籍号按街道、街坊、宗地三级编号。

4、地籍测量在地籍权属调查时,作业人员利用已有的数字化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用权属调查表作为权属依据,•各作业小组采用结合外业核查的办法,把每一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点点号、界址线、宗地号等标注到工作底图上,作为地籍草图提供给内业进行编辑。

测区地形测量完全是按地籍精度用全野外数字化采集的,•在采用地形数据编辑地籍图时,有少数界址点未采集,且又无法用几何法求出时,重新进行了设站补测。

五、成果精度与质量(一)、地理精度经内、外业检查,认定地形图各类控制点、埋石点点位恰当、稳固可靠,标志明显,便于保存;各地物、地貌测绘细致、客观,表示合理,综合取舍适当;地理名称正确无误,较好地领会了设计意图,未发现大的差、错、漏现象;地物精度较佳;能较好地反映本测区地理特征和满足实际要求。

(二)、数学精度参见各测量小结统计数据。

(三)、地籍原图、宗地图表示经检查地籍原图的各项要素(控制点、界址点、各类地物、行政界线、宗地、整饰及其它地籍要素),宗地图各项要素(宗地号、权属主名称、面积、门牌号、宗地坐落、宗地四至等)均表示齐全,符号运用正确,各类注记无误,宗地号、地类号、房屋结构、层次、门牌号等无错漏,图面整饰符合要求。

面积量算及分类面积汇总均由微机软件处理。

(四)、问题处理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个别作业员个别图幅存在差、错、漏现象,对发现的问题我们是一一落实到人,谁作业谁负责。

外业问题必须到实地解决,然后交内业人员修改彻底;内业问题必须按技术设计书要求修改,做到数据属性、图层正确,图形文件能转换成GIS接口文本文件,确保文本文件无信息丢失。

六、技术设计的实施与问题处理(一 )技术设计的实施进入测区之前就组织了作业员、质量检查员认真学习《技术设计书》,大家对有关问题展开了讨论,取得了一致的认识,统一了技术口径,给实施作业打下基础。

进入测区后,作业完全按技术设计书的要求实施,特别在各级控制测量的实施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把好质量关,做到各级控制成果完全合符设计要求。

实践证明:本技术设计基本合理、科学。

(二)主要问题处理1、在外业进行权属定界时,有些拐弯的地方在实地用肉眼无法看出来,成图时就出现界址线切割房屋、围墙等情况。

经与日照市国土局协商在内业编辑时于拐弯处增加了界址点。

2、在地籍建库时,遇到有部分宗地没有调查表,还有部分调查表填写不全,缺户主名等,经与日照市国土局协商,同意按调查表现状进行建库。

3、分街坊进行面积量算、统计、汇总时,道路;绿化地;公共用地等用界线圈起量算面积。

七、质量管理与检查本测区采用从上到下层层管理的办法,整个测区有专人负责,•各队由检查员负责,各小组由组长负责。

成果检查验收在经小组自检,队一级全检以后,再交公司一级专检。

八、上交成果资料1、韶关市北江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 1份2、技术工作总结 1份4、质量最终检查报告 1份5、仪器检定资料 1份6、地形测量工作小结 1份7、地籍测量工作小结 1份8、控制测量小结 1份9、水准观测手簿 3本10、地籍和地形图幅结合图 2张11、以街坊为单位宗地面积汇总表 1本12、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 1本13、地形图、地籍图、宗地图数据库光盘 1张14、街坊分布示意图 1张15、质量全检资料理 1本16、宗地图 3734幅九、经验、体会与建议1、地籍调查是关键地籍调查、宗地定权是地籍测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效益与效率的敏感点。

本测区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在测量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给工作带来许多麻烦,增加了许多重复的工作量,降低了效益。

今后应加强地籍调查的研究,在充分准备妥当的条件下努力组织好各宗地的定权工作,一丝不苟地填写好各项记载,为下工序提供齐全、完备、正确无误的资料。

2、重视工作底图的现实性现实性强的工作底图是搞好地籍调查作业的前提,本次作业中宗地定权时使用的工作底图现实性很好,给地籍调查带来很大的方便。

建议在同时进行地形、地籍采集的测区,在地形图完成之后,再进行地籍调查作业,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益与成本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