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锡关于成立年产xx吨香辛料、调味料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无锡关于成立年产xx吨香辛料、调味料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无锡关于成立年产xx吨香辛料、调味料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投资分析/实施方案报告摘要说明调味品是指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进食欲,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辅助食品。

它的主要功能是增进菜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感官需要,从而刺激食欲,增进人体健康。

从广义上讲,调味品包括咸味剂、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和辛香剂等,像食盐、酱油、醋、味精、糖(另述)、八角、茴香、花椒、芥末等都属此类。

调味品行业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原材料采购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我国政府对调味品行业的产品质量安全高度重视,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建立了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体系。

xxx科技发展公司由xxx投资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200.0万元,占公司股份61%;B公司出资120.0万元,占公司股份39%。

xxx科技发展公司以香辛料、调味料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科技发展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科技发展公司计划总投资16663.7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646.92万元,占总投资的87.90%;流动资金2016.81万元,占总投资的12.10%。

根据规划,xxx科技发展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19107.00万元,总成本费用14544.31万元,税金及附加276.39万元,利润总额4562.69万元,利税总额5468.42万元,税后净利润3422.02万元,纳税总额2046.40万元,投资利润率27.38%,投资利税率32.82%,投资回报率20.54%,全部投资回收期6.37年,提供就业职位370个。

近几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产量销量迅速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调味品行业已成为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味品业的发展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升级的安全、多样、健康、营养、方便食品消费需求,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第一章总论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一)公司名称xxx科技发展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二)注册资金公司注册资金:32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xxx科技发展公司由xxx投资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 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200.0万元,占公司股份61%;B公司出资120.0万元,占公司股份39%。

(四)法人代表钟xx(五)注册地址xxx产业示范园区(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无锡,简称锡,古称新吴、梁溪、金匮,是江苏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之一、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5个区、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4627.4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332.0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57.45万人,城镇人口501.50万人,城镇化率76.28%。

无锡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平原,是扬子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北倚长江、南滨太湖,被誉为太湖明珠,京杭大运河从无锡穿过;境内以平原为主,星散分布着低山、残丘;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

无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素有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

无锡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也是联勤保障部队无锡联勤保障中心驻地。

无锡有鼋头渚、灵山大佛、无锡中视影视基地等景点。

2017年11月,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被评为2018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第3名,2018中国创新力最强的30个城市之一,2018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第17名。

2019年8月,中国海关总署主办的《中国海关》杂志公布了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无锡排名第11。

2019年,无锡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1852.32亿元,增长6.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2.50亿元,下降2.4%;第二产业增加值5627.88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6101.94亿元,增长6.0%。

(六)主要经营范围以香辛料、调味料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

(七)公司简介xxx科技发展公司由A公司与B公司共同投资组建。

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加工制造手段,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

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

公司将“以运营服务业带动制造业,以制造业支持运营服务业”经营模式,树立起双向融合的新格局,全面系统化扩展经营领域。

公司为以适应本土化需求为导向,高度整合全球供应链。

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科技发展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二、公司主营业务说明根据规划,依托xxx产业示范园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香辛料、调味料为核心的产业示范项目。

调味品行业三大渠道——餐饮业、家庭与食品工业中,餐饮行业保持较快增长是调味品板块能够实现收入与毛利稳定提升的重要原因。

2017年,我国餐饮收入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中烹协预计2018年,餐饮收入规模将达到4.3万亿元,年增速10%左右。

“十三五”末,我国餐饮收入有望达到5万亿元。

2018年,全球调味品零售市场1320亿美元,同比增速约为2%。

其中,美国、中国为前两大市场,分别为259和184亿美元。

在中、美、日、韩四国中,中国调味品CAGR10(2009-2018)增速最快,为9%。

韩、美次之,日本呈现略微负增长。

第二章公司组建背景分析一、香辛料、调味料项目背景分析调味品是指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进食欲,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辅助食品。

它的主要功能是增进菜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感官需要,从而刺激食欲,增进人体健康。

从广义上讲,调味品包括咸味剂、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和辛香剂等,像食盐、酱油、醋、味精、糖(另述)、八角、茴香、花椒、芥末等都属此类。

调味品行业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原材料采购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我国政府对调味品行业的产品质量安全高度重视,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建立了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体系。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调味品行业销售收入不断增长,截止到2017年收入规模已经达到了3322.1亿元。

2003-2010年为我国调味品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行业“量价齐升”,酱醋及类似物CAGR近26.8%,2010年之后行业增速开始放缓,2010-2015年CAGR降低至13.8%,2014、2015年缓慢下滑至10.5%左右,增速放缓主要因为:1)行业基数大,增长弹性小;2)酱醋等调味品渗透率较高,消费量增速放缓;3)2014年产能扩张较快,导致渠道库存较高,消化库存耗费部分增长。

2016年以来我国调味品行业销售收入增速有所提升,2016年增速达到11%左右,2017年增速略有下降,为8.1%左右。

绝对量上,2016-2017年,调味品行业销售收入从3073.7亿元增长至3322.1亿元,首次突破3300亿元。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调味品行业总体利润规模呈现出阶梯式增长,2014年利润总额突破200亿元,达到225.5亿元,利润增速也维持在13%左右;2015年以来我国调味品行业的利润总额规模仍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已接近300亿元。

综合来看,我国调味品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正在不断提升。

从产量结构上看,2016年产量占比最高的仍为传统调味品酱油和食醋,份额分别为42%和18%;其次是具有调节食物鲜味功效的味精,占比为9%。

但随着产品更新换代,更为健康、口感更佳的鸡精鸡粉未来有望抢占味精的份额。

从调味品使用渗透率看,各大品类中,酱油的渗透率最高,达99%,味精、鸡精的渗透率在60%以上,蚝油的渗透率最低,仅22%。

渗透率高的种类规模体量也较大,未来看点主要是消费升级带来的价格提升,渗透率低的品类未来增长空间较大。

我国调味品行业集中度较低,龙头占比仅为6%。

根据数据,中国调味品行业CR5为20%远低于亚洲多数国家,主要与我国面积辽阔、人口较多有关。

行业龙头海天占比仅为6%,其次为李锦记、老干妈、太太乐、美味鲜。

其他亚洲国家龙头的市占率都达到了10%以上,越南调味品行业龙头马山集团市占率达到39%。

我国调味品行业集中度趋于提升,中大型企业优先受益。

二、香辛料、调味料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近几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产量销量迅速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调味品行业已成为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味品业的发展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升级的安全、多样、健康、营养、方便食品消费需求,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2012-2018年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53%。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调味品及发酵行业销售收入为3097.40亿元,同比增长8.9%;利润总额为330.50亿元,同比增长12.9%。

利润增长高于销售收入增长,消费升级意愿明显。

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百强品牌企业统计显示,2017总产量为1247.10万吨,同比增长9.4%;销售收入为820.30亿元,同比增长率为9.5%。

产量和销售收入均未超过10%,结束了多年来两位数增长的局面,进入稳增长、调结构、上规模和上档次的新阶段。

到2018年底,全国调味品及发酵行业销售收入为3427.2亿元,同比增长10.6%。

从市场结构来看,在我国调味品行业中,酱油规模最大。

作为我国调味品行业的第一大产业,酱油行业产销量和企业规模均居调味品行首位,发展潜力广阔。

从消费结构上看,2018年酱油和醋占中国居民调味品消费量的比重分别为60%和20%;而在考虑人均消费单价和人均消费量之后,蚝油、醋以及汤类复合调味料三个子领域的增速领先于其他调味品。

从调味品价格指数来看,2012-2017年我国调味品类价格指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2012年的104.2下降至2017年102.6,下降了1.6。

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方面,2017年调味品类零售价格指数为102.7,比2012年104.5下降了1.8。

从各行政地区渠道结构来看,目前一线城市和省/地级市都是以调味品消费市场最大,但在县级市及县城市场远远不及食杂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