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及法律研究报告(上传)
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及法律研究报告(上传)
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及法律研究报告
一、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及现代通讯手段的高速发展以及个人信息被规模化开发利用而信息主体的参控能力降低,个人信息安全备受社会关注。面对个人信息所具有的价值和所引发的问题,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率先为公民个人信息提供法律保护。现就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及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出具研究报告如下:
2.郝某某、王某某、朱某非法获取民个人信息罪一案:
审理情况:2014年6月,深圳市xx有限公司成立,聘请被告人郝某某为公司执行总裁,聘请被告人王某某为公司总经理,被告人朱某为公司市场部经理。2014年10月13日,被告人郝某某、王某某决定由公司出资15万元人民币购买客户资料用于公司市场部开发客户,郝某某决定将自己之前非法获取的约250万条公民个人信息的数据出售给XX公司,数据的内容是个人的姓名、联系电话等信息。郝某某和王某某将上述信息一部分植入公司的智能呼叫电话系统,一部分交给市场部经理朱某,由市场部员工用来打电话开发客户。被告人朱某还从朋友赵某柜、陈某双处获取了约六万条电话号码,并交由员工拔打上述电话号码开展业务。2015年1月20日23时,民警电话通知被告人郝某某、王某某到深圳市公安局天安派出所接受调查。2015年1月21日,民警到XX公司后将被告人朱某口头传唤至深圳市公安局天安派出所接受调查。
3.2016年12月16日,正义网报道:男子掌握80万条个人信息,雇人非法出售获利80万。雇佣30余名员工,利用手中掌握的上百万条公民个人信息,开办信息服务公司,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获利近80万元。近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检察院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将张骏、罗曼二人批准逮捕。
三、法院判例
在无讼网(法院裁判案例搜索网站)上搜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可知:此类案件已出裁判并被网上公布的有近1200件;主要分布在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等地;其中2013年109份、2014年293份、2015年276份、2016年391份、而2017年至今已公布71份。现列举其中个别案例如下(详细裁判情况请见附件):
2.2017年4月10日,中国新闻网报道:重庆捣毁侵犯个人信息团伙,涉200余万条信息。嫌疑人交代:他所在的重庆市某科技公司对外业务名义上是短信群发、微信公众号推送、集团彩铃等,但实际上是通过非法渠道收集和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被出售的公民个人信息内容不仅包含公民的姓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有的甚至涉及公民所在单位。6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当场抓获。
二、社会现状
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处于高发态势,既严重侵犯了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又往往与电信诈骗等其他犯罪存在密切关联。例如此前的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遭诈骗猝死一案备受舆论关注。因此公检法机关近期加大了侵犯个人信息案件的查处力度,现就近期此类新闻报道列举如下(信息均来自网上新闻):
1.2017年4月16日,法制晚报报道:黑客倒卖 7亿个人信息泄露。近日,浙江松阳警方侦破一起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查获非法获取的各类公民个人信息7亿余条,共370余G的电子数据,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其中查获2名入侵相关信息系统的网络黑客。
法院判决:一、被告单位深圳市xx有限公司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二、被告人郝某某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三、被告人王某某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四、被告人朱某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五、缴获的作案工具电脑、U盘予以没收。
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及法律研究报告
单位:
出具人:
日 期:2017年5月5日
一、背景 ...............................................3
二、社会现状............................................3
三、法院判例 ........................................... 3
法院认定:本院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上述事实予以确认,认为二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其均具有坦白认罪的从轻情节。
法院判决:一、被告人蔡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二、被告人王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法院认定:被告单位深圳市xx有限公司无视国家法律,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被告人郝某某、王某某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被告人朱某作为直接责任人员,其行为已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应依法予以惩处。本案系单位犯罪,被告人郝某某、王某某、朱某均参与实施具体犯罪行为,不宜区分主从关系认定为从犯。被告人郝某某、王某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构成自首,均可从轻处罚。根据被告人王某某、朱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对其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依法对其宣告缓刑。
1.蔡某、王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案:
审理情况:被告人蔡某系深圳市小康汇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法人兼总经理,被告人王某为公司副总经理。公司招聘胡某、李某豪等数名业务员,由业务员通过主动拨打日常工作、生活中获取的公民电话的方式寻找客户洽谈投资。自2016年4月份起,为提高公司业绩,被告人蔡某、王某分别将之前各自获取的大量本市公民个人信息,通过公司EC软件发送给业务员,再由各业务员每日随机拨打200余次不等的上述信息中公民联系电话,邀约至公司进行投资理财。2016年10月19日上午,民警在小康汇泉公司内从被告人蔡某、王某等人电脑内提取到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经查,被告人蔡某分别向业务员李某豪、胡某、张某玲、李某等四人总共提供了78381条公民个人信息;被告人王某向业务员胡某、谭某华、李某龙、李某豪、张某玲等五名业务员提供总数为63537条公民个人信息。
四、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5
五、现状及法律分析...................................... 9
六、总结及建议......................................... 10
七、裁判文书附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