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
患者,男,31岁,因“反复发热、咳嗽8天”入住我院内科。
患者8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7℃?39℃,伴咳嗽,为阵发性连声咳,无咳痰,伴全身关节酸痛,咽干。
入院前就诊于我院门诊,门诊诊断“感染性发热”,予注射用炎琥宁、头孢呋辛酯片、清开灵胶囊、布洛芬片等对症治疗。
入院查体:神志清醒,T:36.5℃,P:114次/min,R:28次/min,BP:78/39mmHg。
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湿音。
辅助检查:①胸部CT示:双下肺炎。
②腹部B超示:肝、脾增大。
入院诊断:肺感染、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入院后立即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
(3g,ivgtt,q8h)+左氧氟沙星(0.6g,ivgtt,qd)。
请我院ICU会诊,考虑:脓毒症休克、重症肺炎、肝肾功能异常。
入院当天转入ICU。
查体:右侧腹股沟可见一0.5cm×0.5cm溃疡,呈火山口状,中间见黄色分泌物,伴压痛,考虑“恙虫病”。
更改抗感染方案:哌拉西林舒巴坦(3g,ivgtt,q8h)+多西环素片(0.1g,q12h);葡醛酸钠
(399mg,ivgtt,qd)+多烯磷脂酰胆碱(232.5mg,iv,bid)护肝;氨溴索(30mg,iv,q8h)化痰;泮托拉唑
(80mg,ivgtt,qd)预防应激性溃疡;去甲肾上腺素升压治疗。
第2天患者仍气促、发热,峰值38.8℃。
血压波动在93?124/50?66mmH(去甲肾上g腺素0.2μg?min-1?kg-1)。
患者不愿配合无创通气治疗,血氧饱和度92%。
予镇静后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
第3天外斐试验及肥达试验均阴性;复查胸片:未见好转。
患者仍有发热,请临床药师会诊,协助制订抗感染方案。
2会诊情况
2.1病情分析。
患者有发热、溃疡(焦痂)、肝脾肿大,正处于恙虫病多发期(夏秋季)。
虽外斐试验阴性,但恙虫病可能性大。
恙虫病外斐试验1周的阳性率低,仅33%,2周可达90%,至第4周后阳性率又开始下降,2?3个月后转为阴性。
[2]。
恙虫病常见并发症有支气管肺炎、脑炎或脑膜炎、中耳炎、腮腺炎、血栓性静脉炎、肝肾功能损害、心肌炎、心功能不全、DIC、感染性休克等,孕妇可发生流产。
死亡病例多发生于病程的第2?3周。
该患者发热、咳嗽,发病初期胸片提示支气管炎,后进展为重症肺炎,合并肝、肾、血液系统功能损害,符合恙虫病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
2.2治疗方案。
药师建议在哌拉西林舒巴坦+多西环素基础上加左氧氟沙星0.6g静滴,1次/d。
左氧氟沙星对恙虫病也有治疗作用,联用可加强抗感染作用。
患者有肺部感染,使用哌拉西林舒巴坦+多西环素3d,仍有发热,炎症指标下降不明显,提示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医师采纳药师建议。
2.3药学监护哌拉西林舒巴坦可能引起出血,该患者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注意监测凝血功能[4]。
多西环素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脂溶性强,可以迅速被人体吸收,且受食物的影响小,建议患者餐后服用。
长期应用多西环素,可引起严重肝功能损伤或加重原有的肾功能损伤,该患者已有肝肾功能损伤,在给予护肝药治疗基础上,须加强监测肝肾功能。
左氧氟沙星静滴速度宜慢,静滴时间至少1h。
3治疗与转归
第4天患者仍有发热,峰值38.5℃。
血压波动99?137/47?69mmH(去甲肾上腺素g0.1μg?min-1?kg-1)。
为改善凝血功能,纠正休克,予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800ml。
第5天患者仍有发热,峰值38.2℃;血压波动113?129/50?62mmH(停用去甲肾上腺素)。
第g6天患者发热峰值37.8℃;予拔气管插管、撤呼吸机,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第7天胸部CT提示:双肺大片絮状密度增高影,双侧胸腔积液。
于床边行左、右侧胸腔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术。
第8天患者无发热;左、右侧胸腔各引流出淡黄色液体约800ml、1010ml。
第11天复查胸部CT:密度增高影较前吸收、好转;双肺组织基本复张。
停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拔除双侧胸部引流管,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第17天患者出院。
患者住院期间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见表1。
4讨论
4.1重症恙虫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
本例患者反复发热、咳嗽8d,伴全身关节酸痛,咽干,门诊治疗未能及时诊断为恙虫病,误诊时间较长。
患者入院时有高热、气促和休克;查体见右侧腹股沟有一溃疡,肝肾功能受损,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胸片早期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之后进展为双下肺絮状高密度阴影,密度不均匀,部分见空气支气管征,边缘模糊。
后进展为双肺大片絮状高密度阴影,双侧胸廓后部见弧形低密度影,提示合并胸腔积液。
患者肝功能损害表现为ALT、AST、胆红素增高,B超提示肝、脾增大。
给予葡醛酸钠、多烯磷脂酰胆碱护肝治疗,肝功能受损完全恢复。
肾功能损害表现为以血肌酐增高为主,给予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支持治疗后,肾功能受损恢复较快。
患者血液系统损害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
据文献报道,恙虫病患者合并有血液系统损害,多表现为贫血、血小板下降。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是立克次体导致骨髓巨核系统产血小板功能低下[5],另一方面可能是毒素对血小板的破坏引起[6]。
本例患者给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后,血小板回升效果好。
4.2抗菌药物的选择。
恙虫病立克次体为专性细胞内寄生,宜选用脂溶性抗生素。
目前临床上较常应用的抗生素有多西环素、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氯霉素,一般以多西环素为首选。
本例患者入院后使用哌拉西林舒巴坦+多西环素抗感染3d,仍有发热,炎症指标下降不明显,经药师会诊,联用左氧氟沙星,后患者体温逐渐下降,肝肾功能好转,病情较前明显好转,说明治疗有效。
多西环素是恙虫病的首选药物,该药能特异性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置结合,抑制肽链的增长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
左氧氟沙星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
,阻碍细菌DNA复制。
多西环素和左氧氟沙星的作用机制不一样,联用可增强抗感染效果。
哌拉西林舒巴坦对恙虫病的治疗无效。
本例患者入院前反复发热、咳嗽8d,入院时脓毒症休克,考虑恙虫病的同时,不排除有其他病原菌感染,经验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抗感染治疗。
后来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停用哌拉西林舒巴坦,继续给予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维持治疗,患者治愈出院。
临床药师是临床药物治疗团队的重要组成成员,药师通过查房与会诊,针对临床需要发挥药学技术专长,协助医师制订治疗方案,实施药学监护,并做好出院用药教育,对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有良好作用。
作者:范焕琼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