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基础设施也随之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在积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而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一直都存在一些质量上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日后的正常使用以及其使用年限。
因此,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目前,我国水利工建设越来越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大。
因此,水利工程企业要想在此环境中得以生存并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只有大力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管,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整体实力,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才是水利工程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优选施工人员
水利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施工项目,其质量受很多因素所影响,例如施工管理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等等。
这些人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水利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要保证高质量的水利工程建设,首先就要强化所有施工人员对质量的意识,优选人才并对其进行培训,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严把材料质量关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建设材料的质量好坏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当前,我国关于水利工程施工材料的供应
处以及供应的名目种类繁多,这种物资供应环境给采购者带来了极大的诱惑,因此,把好采购关尤为重要。
(一)优选采购人员:采购人员是进行材料把关的第一主体,因此一定要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素质及质量鉴定水平能力的培养。
尽量选择那些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人作为施工材料的采购者。
(二)掌握准确的信息,优选送货厂家:采购人员在对材料进行选购时,应严格的对材料进行检查,保证材料经过国家认证许可、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以及有较高的社会信誉等。
这样不仅可以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还能有效的降低材料成本。
(三)材料的审查:由于市场材料的种类繁多,常会出现材料混杂的情况,这种情况应该由专业的质检人员进行处理。
材料质检人员应严格的按照相关规范,执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对材料进行抽样送检,待检验合格之后才允许使用,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对于一些关系到水利工程结构安全及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材料,质检部门必须采取抽样检查与普检相结合的原则,以进一步确保材料质量,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
而针对于一些小型水泥厂或是小型钢厂所生产的假冒伪劣产品,则坚决不用,以免导致“豆腐渣”工程。
三、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
通常情况下,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承包方必须根据工程的特点、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及业主的实际要求,首先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整个工程能够有计划的稳定进行,全面综合的
实现合同目标,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双效益。
而在这个准备过程中有几项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一)结合具体的操作部位,严格落实施工的各项技术指标。
(二)对关键项目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
(三)必须注意工程中的尺寸、轴线、标高、预埋件等的位置以及数量。
(四)要按照相关规范对施工中的混凝土、砂浆等材料进行合理的配比。
(五)施工单位必要严格的按照相对应的施工方法、顺序、工种配合等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
四、加强对质量的控制、创造精品工程
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是由一系列不同的工序相互制约且相互关联而构成,而各项工序的质量好坏也都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要把好工程的整体质量关,必须抓好每项工序的质量。
(一)加强对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的培养: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因操作人员对某些工序没有足够的质量意识而导致一系列事故发生。
这种人为的失误会严重的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程,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的培养,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二)加强技术复核: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重大的或是直接关系整个工程质量的核心技术工作,必须对其加强复核,以避免出现重大的失误。
硬性工程质量以及正常的使用,除了
按质量标准的规定复核以外,还需要在分项工程正式开工之前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修正。
例如对标高、中线、钢筋及混凝土等,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复核,才能保证工程主体结构的基础质量。
(三)加强质量检查:施工中的质量检查,是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的检查,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隐患,并及时对其进行处理,避免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四)完善检查记录:通常情况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了证明和确保某些工程的质量状况以及使用情况,施工单位必须对其做好质检记录,这些记录也是工程技术复核的核心。
记录必须按照相关规范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才能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五、尊重和采纳监理工程师及设计师的意见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实践中,项目业主通常并不负责工程方面的问题。
而是主要负责宏观调控以及高层决策。
而监理工程师则受项目业主的委托,在监理过程中始终代表项目业主的利益,监理服务于项目业主。
同样的,设计师也受项目业主的委托在合同工期之内完成项目设计并将对设计文件负责。
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接受和配合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在对工程项目设计有疑问时应多于设计师沟通。
如果施工单位在施工中遇到施工问题或是对设计文件有疑问时总是直接咨询项目业主,那么项目业主会对施工单位的能力产生怀疑,这会给施工单位与项目业主直接的关系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尊重监理工程师以及项目
设计师的意见和建议。
六、正确处理业主、监理、施工三方的关系
在建设管理过程中执行业主制、监理制及招投标制,是项目施工中的巨大进步。
项目业主、监理部门以及施工单位这三方不是上下级的关系,也不是相对立的关系,而是在合同框架下的平等互利的关系,每一方都有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
各自找准并对号入座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三方的关系才能够更加融洽。
项目业主及监理部门虽然是工程管理中的主动方,但工程建设的主体是施工单位,而工程质量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施工企业。
由此可见,这三方的工作围绕着水利工程的质量,他们的目标都是一样,因此一定要处理好这三方的关系,才能使整个施工过程更加顺利和谐,从而进一步保证工程质量。
七、正确处理索赔
在水利工程的实践中,一旦涉及到索赔,必定会影响施工方与项目业主之间的关系。
根据情况的不同,索赔的条件也不一样,施工单位的索赔很可能会引发负面影响。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索赔的程序、技巧都很难掌握,施工单位要索赔成功并不容易。
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只有在项目业主对施工方的工作表示满意之后,施工方才能够运用签证适时变更的机会以签证的形式向业主索取额外施工成本的补偿。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施工方会也业主之间建立起以承包合同工程为核心的良好合作关系,这样不仅能够使工程顺利的完成,还能是施工方与业主在和谐的合作氛围里有效地解决
一些列成本问题。
总结:
质量是各项工程赖以生存的保障,只有抓好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质量。
水利工程是一项技术较为复杂且需要多工序配合的项目,要保障其质量及日后的使用,必须注重其质量的监管与控制。
参考文献:
[1] 贾兰妮,徐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陕西水利,2008,(5):55-56.
[2] 冉新发.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2,(6):189.
[3] 黄宇鹏.浅谈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