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培训课件
2)合理布置零部件,选择适当的结构尺寸。
3)在设计中,注意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减少制造时的内应力和变形。
(2)加工 (3)修理 (4)使用
1、3、3 机械零件的断裂及其对策
定义:断裂是零件在机械、热、磁、腐蚀等单独作用或 者联合作用下,其本身连续性遭到破坏,发生局部开裂 或分裂成几部分的现象。
(一)粘着磨损
根据零件摩擦表面破坏程度,粘着磨损可分为轻微磨损、 涂抹、擦伤、撕脱以及咬死等五类。
1.粘着磨损机理 2.减少或消除粘着磨损的对策
(1)控制摩擦表面的状态 (2)控制摩擦表面材料的成分和金相组织
(二)磨料磨损
根据摩擦表面所受的应力和冲击的不同,磨料磨损的形式 可分为錾削式、高应力碾碎式和低应力擦伤式等三类。
1、4、2 设备修理方案的确定 1、4、3 设备修理前的技术准备
(一)预检 (二)编制大修理技术文件
计划管 理人员
年度修 理计划
预检 计划
主修技 术人员
车间 机械师
预检准备工作
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验
修换件明细表
编
制
材料表
修 理
修理任务书
技 术
修理工艺
文
质量标准
件
试验规程
备件管 理人员
材料管 理人员
工具管 理人员
备件 订货
1.提高设备完好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降低设备的故障率,保证企业生产的顺利 进行;
3.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挖掘设备潜力; 4.降低成本,减少停工损失和维修费用;
1.2、设备维修技术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 势
1.2.1、我国设备维修技术的发展概况; 1.2.2、设备维修技术的发展趋势; 1.2.3、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课程的性质、 任务。
2.金属零件的电化学腐蚀
定义:电化学腐蚀是金属与电解质物质接触时产生的腐蚀。
金属零件常见的电化学腐蚀形式主要有: 1)、大气腐蚀 即潮湿空气中的腐蚀。 2)、土壤腐蚀 如地下金属管线的腐蚀。 3)、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如酸、碱、盐溶液等中的
腐蚀。 4)、在熔融盐中的腐蚀,如热处理车间,熔盐加热炉中
根据外力去除后变形能否恢复,机械零件或构件的 变形可分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两大类。
1.弹性变形
定义:金属零件在作用应力小于材料屈服强度时产生的变 形称为弹性变形。
弹性变形的特点:
1)、当外力去除后,零件变形消除,恢复原状。 2)、材料弹性变形时,应变与应力成正比,其比值称为弹 性模量,它表示材料对弹性变形的阻力。
1.疲劳磨损机理 疲劳磨损的过程就是裂纹产生和扩展的破坏过程。根据裂
纹产生的位置,疲劳磨损的机理有两种情况:
(1)滚动接触疲劳磨损;
(2)滚滑接触疲劳磨损 ;
2.减少或消除疲劳磨损的对策 接触疲劳磨损是由于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而产生的,因此, 减少或消除疲劳磨损的对策就是控制影响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因 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1.3 机械零件的失效及其对策
1.3.1 机械零件的磨损及其对策
以摩擦副为主要零件的机械设备,在正常运转时, 机械零件的磨损一般可分为磨合(走合)阶段、稳 定磨损阶段和剧烈磨损阶段,如图1-1所示。
磨
磨合阶段
损
量
稳定磨损阶段
剧烈磨损阶段
b
a
o 时间 图1-1 机械磨损过程
通常将机械零件的磨损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 损、腐蚀磨损和微动磨损五种。
1.1 设备维修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1.1.1 、设备故障
根据设备在使用期内所发生的故障率变化特性, 设备的故障期通常可分为三个时期:
(1) 初期故障期 (2) 偶然故障期 (3) 磨损故障期
1.1.2.设备维修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加强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工作,机器设备才能得 到合理的使用,正确而适时地维护与保养,有 计划的修理、更新、改造,企业可以获得明显 的效益,主要体现在:
(1)材质
(2)接触表面粗糙度 (3)表面残余内应力
(4)其他因素
(四)腐蚀磨损
按腐蚀介质的不同类型,腐蚀磨损可分为氧化磨损和特殊 介质下腐蚀磨损两大类。
1.氧化磨损
氧化磨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摩擦表面要能够 发生氧化,而且氧化膜生成速度大于其磨损破坏速度;二是 氧化膜与摩擦表面的结合强度大于摩擦表面承受的切应力; 三是氧化膜厚度大于摩擦表面破坏的深度。
1、磨料磨损机理
目前,关于磨料磨损机理有四种假说:
(1)微量切削 (2)压痕破坏 (3)疲劳破坏 (4)断裂
2.减少或消除粘着磨损的对策
磨料磨损是由于磨料颗粒与摩擦表面的机械作用引起的, 因此,减少或消除粘着磨损的对策就有两方面。
(1)、磨料方面 (2)、摩擦表面材料方面
(三)疲劳磨损
疲劳磨损根据其危害程度可分为非扩展性疲劳磨损和 扩展性疲劳磨损两类。 2.剖分式轴承
材料 订货
工检具订货
工作程序 信息反馈
图1-2 设备大修理准备工作及程序
1、4、4 设备修理前的物质准备
施工 部门
编制作 业计划 编制施 工预算
1、5 设备零件修理更换的原则
1、5、1 确定磨损零件修换应考虑的因素 1、影响磨损零件能否保证其正常工作方面的因素 1)磨损零件对其本身刚度和强度的影响 2)磨损零件对磨损条件恶化的影响 2、零件磨损对整台设备的影响因素 1)磨损零件对设备精度的影响
3)、弹性变形量很小,一般不超过材料原长度的0.1%~ 1.0%。
2.塑性变形
定义:塑性变形又称永久变形,是指机械零件在外载荷去除后 留下来的一部分不可恢复的变形。
金属零件的塑性变形从宏观形貌特征上看,主要有翘 曲变形、体积变形和时效变形等三种形式。
(1)翘曲变形 (2)体积变形 (3)时效变形
3.防止和减少机械零件变形的对策 (1)设计 1)正确选用材料,注意工艺性能。
2)磨损零件对完成预定使用功能的影响
3)磨损零件对机器性能和操作的影响
4)磨损零件对机器生产率的影响
1、5、2修复零件应满足的要求
对失效的零件是修复还是更换新件,是由很多因素决 定的,应当综合分析,根据下列原则确定:
1. 可靠性 3. 经济性 5. 安全性
2. 准确性 4. 可能性 6. 时间性
的盐炉电极和所处理的金属发
3.减少或消除机械零件蚀损的对策
(1)正确选材 (2)合理设计 (3)覆盖保护层 (4)电化学保护
(5)添加缓蚀剂 (6)改变环境条件
1、4 设备维修前的准备
1、4、1 设备大修理工艺过程 机械设备的大修过程一般可分为修前准备、修理过程
和修后验收三个阶段。 1.修理前的准备阶段 2.修理过程阶段 3.修后验收阶段
减少或消除氧化磨损的对策主要有: (1)控制氧化膜生长的速度与厚度 (2)控制氧化膜的性质
(3)控制硬度。
2.特殊介质下的腐蚀磨损 减少或消除特殊介质下的腐蚀磨损的对策主要有:
(1)使摩擦表面受腐蚀时能生成一层结构致密且与金属基体 结合牢固、阻碍腐蚀继续发生或使腐蚀减缓速度的保护膜,可 使腐蚀磨损速率减小。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培训课件
第一章 机电设备维修基本知识
第一章
机电设备维修基本知识
定义: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就是以机电设备为对象, 研究和探讨其拆卸与装配、零件的修复、修理精度 检验、故障消除的方法以及响应的技术。
本章主要研究讨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基本知识,主 要内容有设备维修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设备维修技术的发 展概况和发展趋势、机械零件的失效及其对策、设备维修 前的准备、设备零件修理更换的原则、设备维修方式与修 理类别、设备修理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2)控制机械零件或构件所处的应力状态,因为这对腐蚀影 响很大。当机械零件受到重复应力作用时,所产生的腐蚀速率 比不受应力时快得多。
(五)微动磨损
定义:两个接触表面由于受相对低振幅振荡运动而产生的 磨损称为微动磨损。
1.微动磨损的机理
微动磨损是一种兼有磨料磨损、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 的复合磨损形式。
2.减少或消除微动磨损的对策
实践与试验表明,外界条件(如载荷、振幅、温度、润
滑等)及材质对微动磨损影响相当大,因而,减少或消除微动 磨损的对策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载荷 (2)振幅
(3)温度 (4)润滑
(5)材质性能
1、3、2 机械零件的变形及其对策
定义:机械零件或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形状或尺寸 变化的现象称为变形。
机械零件的断裂一般可分为 1、延性断裂 2、脆性断裂 3、疲劳断裂 4、环境断裂
5.减少或消除机械零件断裂的对策
1)、设计 在金属结构设计上要合理,尽可能减少或避免 应力集中,合理选择材料。
2)工艺 采用合理的工艺结构,注意消除残余应力,严格 控制热处理工艺。
3)、使用 按设备说明书操作、使用机电设备,严格杜绝 超载使用机电设备。
1、3、4 机械零件的蚀损及其对策
定义:蚀损即腐蚀损伤。机械零件的蚀损,是指金属材料 与周围介质产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导致的破坏。疲劳点 蚀、腐蚀和穴蚀等,统称为蚀损。
按金属与介质作用机理,机械零件的蚀损可分为化学 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大类。 1.机械零件的化学腐蚀
定义:化学腐蚀是指单纯由化学作用而引起的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