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人: 张三 调查日期: 2012.5.5 ;检查人: 李四 检查日期 : 2012.6.5
表 1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信息登记表 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调查单位: 柳州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队 ;种质编号: 鹿寨 1010 目的树种:中文名: 福建柏 , 柏 科, 福建柏 属,俗名: 拉丁名: Fokienia hodginsii 照片编号: IMG_1021 生活型: • 常绿针叶乔木 ○落叶针叶乔木 ○常绿阔叶乔木 ○落叶阔叶乔木 ○常绿灌木 ○落叶灌木 ○散生竹类 ○丛生竹类 ○藤本 ○其它 主要用途: • 用材树种 ○经济树种 ○生态防护树种 ○观赏树种 ○其它树种 种质类型:○野生群体 • 野生个体 ○地方品种 ○选育品种 ○遗传材料 ○其他 ○引进树种(品种) 来源: 引进树种、品种要填写详细的来源地 种质归类:国家重点保护植物(○Ⅰ级 •Ⅱ级) ○广西重点保护植物 ○主要造林树种 ○有开发利用潜力树种 • 我国特有树种 ○其他树种 (此项可多选) 调查地点: 鹿寨 县(市、区) 拉沟 乡、镇 木龙 村 林场 小地名(或基地、森林公园、植物园、树木园等): 五家屯六王沟 地理坐标:经度 110.05987 °;纬度 24.65516 ° 土壤类型: 黄壤 地 形:地貌: 中山 ;海拔: 1100 m ;坡向: 东南坡 ;坡位: 脊部 ;坡度级: 陡坡 调查地种群面积: 1.0 公顷;种群数量(株):○1-10 • 11-50 ○ 51-100 ○101-1000 ○> 1000 人为活动:○频繁 • 不频繁;动物活动情况:主要动物种类 啮齿类、鸟类 数量 较多 目的树种分布方式:○集中分布 ○片状分布 ○散生 • 零星分布 物候期:结实年龄: 20 年;花期: 4 月;种子(果实)成熟期: 10 月;采种期: 10 月。 优良性状:○速生 ○高产 • 优质 ○早熟 ○抗病虫 ○耐寒 ○耐旱 ○耐盐碱 ○其他: 耐瘠薄 主要特性指标: 1)用材树种:平均树龄 40 年;平均树高 14.5 m,最高 18.2 m,年均生长量 0.4 m; 平均胸径: 20.5 cm,最大胸径: 30.8 cm,年均生长量 0.5 cm;平均单株材积 0.25 m3,年均生长量 0.006 m3。 2)经济树种:目的产物:干八角 ,单株年均产量 20.1 kg,单株最高产量 28.2 kg,公顷年均产量 9045kg。 3)生态防护 / 观赏树种主要特性: 耐盐碱、耐瘠薄、抗风(木麻黄) 。 病虫害情况:○无 • 有(○严重 • 轻度 主要种类 介壳虫 ) 保存价值: 珍贵树种、 濒危树种 保存方式建议: •原地保存 ○异地保存 ○设施保存表 1 填写说明 (一)、适用调查对象 除古树名木林木和良种基地外,其余所有符合调查范围和对象规定的野生和人工栽培林木(包括引进品种)的群 体或个体,均需填写《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信息登记表》 (表 1),每一“份”种质的每个分布点(保存点)填写一份《林 木种质资源调查信息登记表》 。 (二)、表格登记 1、调查单位:填写调查单位的全称,如南宁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队。
2、种质编号:外业调查阶段由各调查单位自行编号,汇总后由自治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组负责统一编号。 3、目的树种:填写目的树种规范的中文名,所属科、属,俗名,拉丁名。如:中文名“榕树” ,桑科,榕属,俗
名小叶榕,拉丁名 Ficus microcarpa L.f. 。 4、照片编号:与种质编号一致。外业阶段可填相机内的自动编号,如 IMG_1373, DSC_1162。
5、生活型:分为常绿针叶乔木、落叶针叶乔木、常绿阔叶乔木、落叶阔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散生竹类、 丛生竹类、藤类、其它,按实际情况选填,单项选择,打“√”表示。 6、主要用途:分为用材树种、经济树种、生态防护树种、观赏树种,根据其最主要的用途选择一种,打“√”表 示。如银杏,在广西主要作为经济树种栽培,则选经济树种打“√” 。 7、种质类型:分为野生群体,野生个体,地方品种,选育品种(指经过审定或认定的良种,包括种子园、优良种 源 、优良林分、母树林 、采种基地、无性系、家系、杂交种等) ,遗传材料(指未经审定的可作为育种原始材料使用 和储备的种质资源,包括优良林分、优树、半同胞家系、全同胞家系、杂交后代、无性系等) ,其他,引进树,按实际 情况选填,打“√”表示。属于引进树种(品种)的,需填写来源,即种质资源最初收集时采集的原产地,如国家、 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乡或林场,尽可能描述详细地址。 8、种质归类:分为国家重点保护树种、主要造林树种、有开发利用潜力树种、我国特有树种、其他树种,此项可 多选,打“√”表示。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树种的,还应明确保护等级,分为Ⅰ级或Ⅱ级。 9、调查地点:填写调查地点所处的县(市、区) 、乡镇、村、林场、小地名(或基地、森林公园、植物园、树木
园等)。 10、地理坐标:采用 GPS实地定位,或室内在图上求算,填记种质保存地点中心位置的经纬度,统一采用大地坐
标系( WGS8)4,单位为“度” ,精确到小数点后 5位。如:经度 110.00325 ° E;纬度 24.33255 °W。 11、土壤类型:根据广西分布的 17 个土类,填写调查地点的具体土壤类型,如赤红壤。
12、地形:填写具体的地貌类型、海拔、坡向、坡位、坡度级。海拔可用 GPS测定填记,或在地形图上查算,单
位为米,精确到 1 米。地貌、坡向、坡位、坡度级的填写方法参照第九条地形因子分类。 13、调查地种群面积:填写调查地目的树种分布的实际面积,单位为公顷,精确到 0.1 公顷。可用 1:5 万或 1:1
万地形图,对坡勾绘,在内业过程中计算面积;也可采用 GPS绕测面积;面积在 0.2 公顷以下的,可采取目视估测。 14、种群数量:通过踏查、样带调查或样方调查的结果,推算调查地的目的树种的种群数量,单位为株,按数量 级选填,打“√”表示。 15、人为活动:选填人为活动的频繁程度,分为频繁和不频繁,打“√”表示。
16、动物活动情况:填写主要动物种类和数量。
17、目的树种分布方式:根据踏查结果,填写目的树种的分布方式,分为集中分布、片状分布、散生、零星分布, 打“√”表示。 18、物候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或访问知情人,填写目的树种的结实年龄、花期、种子(果实)成熟期、采种期。
19、优良性状:分为速生、高产、优质、早熟、抗病虫、耐寒、耐旱、耐盐碱、其他,此项可多选,打“√”表 示。属于“其他”情况的,要填写具体的性状,如观赏树种可以填写“丰花” 、“早花”等,生态防护树种可以填写“抗 污染”、“耐瘠薄”、“耐火烧”等。 20、主要特性指标。 用材树种填写: 平均树龄 (精确到 1 年);平均树高 (精确到 0.1m),最大树高 (精确到 0.1m), 树高年均生长量 (精确到 0.1m);平均胸径(精确到 0.1cm),最大胸径,胸径年均生长量; 平均单株材积 (精确到 0.01m3), 年均生长量。经济树种填写:目的产物(如干果、鲜果、干花等) ;单株年均产量(精确到 0.001kg ),单株最高产量, 公顷年均产量。生态防护树种和观赏树种,根据树种的具体用途,选择主要的指标填写。 21、病虫害情况:选择“无”或“有” 。如有病虫害,选填严重或轻度,并填写主要种类。 22、保存价值:描述其主要的保存价值,如重要育种材料、珍贵树种、特有树种、濒危树种、稀有树种和其它。 23、保存方式建议:分为原地保存、异地保存、设施保存,打“√”表示。 24、落款:调查人和检查人分别签名,并填写调查日期和检查日期。 表 2 林木种质资源样带、样方调查表(正面) 省份:广西壮族
自治区 调查单位: 柳州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队 ;编号: 鹿寨 1015 目的树种:中文名: 荷木 ,拉丁名: Schima superba , 生活型: 常绿阔叶乔木 •样带调查:长度 268 m,宽度 10 m;调查株数 400 株;目的树种所占比例 15.5 % 调查方式: • 样方调查:面积 40 m × 20 m ;调查株数 80 株;目的树种所占比例 75 %
目的树种 序号 树龄 (年) 树高( m) 胸径/ 地径 (cm) 冠幅 (m) 生长情况 目的树种 序号 树龄 (年) 树高
( m) 胸径/ 地径
(cm) 冠幅
(m) 生长情况
1 20 15.8 15.2 5.6 旺盛 34 2 20 16.2 17.5 6.2 旺盛 35 3 20 11.9 12.4 5.3 一般 36 4 20 15.9 16.8 5.1 旺盛 37 5 20 17.8 21.0 4.9 旺盛 38 6 39 7 40 8 41 9 42 10 43 11 44 12 45 13 46 14 47 15 48 16 49 17 50 18 51 19 52 20 53 21 54 22 55 23 56 24 57 25 58 26 59 27 60 28 61 29 62 30 63 31 64 32 65 33 66 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