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8年度河长制湖长制考核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推进我省河长制、湖长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厅〔2017〕15号)规定,结合年度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各市、县河长制、湖长制考核办法可参照制定。
一、考核对象和内容
对各市年度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情况实施考核,包括河长制、湖长制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7个方面情况进行考核。
二、考核原则
考核按照统一协调和分工负责相结合,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各市自评和现场抽查相结合,日常督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三、考核主体及考核评分
(一)考核主体
在省级总河长、副总河长、河长领导下,由安徽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河长办”)会同省
级河长会议各成员单位(以下简称“成员单位”)负责实施。
(二)考核评分
考核实行百分制,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四个等次。
其中,90分(含)以上为优秀等次,80分(含)至90分为良好等次,60分(含)至80分为合格等次,60分以下为不合格等次(即未通过考核)。
四、考核步骤安排
(一)各市自评
2018年12月底,各市根据省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部署,对2018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自评,于2019年元月10日前,将自评报告(详见附件2)、考核自评表(详见附件3)与证明材料分别报送省河长办和省河长会议成员单位。
(二)省河长办及成员单位考核
2019元月中旬,省河长办及各成员单位根据各市自评及提供的材料,结合2018年日常工作开展和督查抽查情况,对所负责考核的相关内容进行考核评分,各成员单位于元月20日将本部门负责的考核评分结果报省河长办。
省河长办汇总考核结果,形成综合评分和初步考核结果。
(三)审定与通报
考核结果由省河长办按程序报省级总河长会议审议确定后予以通报。
五、考核结果的运用
(一)考核结果纳入我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内容,作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及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参考依据,同时作为次年河湖管理、环境保护类项目资金安排的参考依据。
对年度考核优秀的市予以通报表扬,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市予以通报批评。
(二)在考核结果通报后10个工作日内,考核不合格的市书面向省委、省政府说明原因,明确整改措施及期限。
整改完成后,将整改情况报省河长办。
逾期整改不到位的,由省级总河长或副总河长约谈相关市级总河长。
附件:1、安徽省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2018
年考核评分细则
2、2018年河长制湖长制市级自评报告编写
提纲
3、2018年河长制湖长制市级考核自评表
附件1
安徽省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2018年考核评分细则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理缺项考核项目分值);
— 15—
2.是否为合理缺项应由牵头考核单位根据考核内容和考核市实际情况确定;
3.鉴于目前“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率”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两项考核指标结果于次年年中才能确定,因此,该两项指标考核评分细则依据上一年度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确定。
— 16—
附件2
2018年河长制湖长制市级自评报告编写提纲
一、河湖概况
二、工作开展情况自评
(一)上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
(二)建立完善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体系自评情况
(三)提升河长制工作能力自评情况
(四)水资源保护自评情况
(五)水域岸线管护自评情况
(六)水污染防治自评情况
(七)水环境治理自评情况
(八)水生态修复自评情况
(九)执法监管自评情况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有关建议
五、自评主要结论
(一)市级自评结果
(二)所辖县(市、区)考核结果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附件3
2018年河长制湖长制市级考核自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