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诊疗指南
! ! 作者单位:)*)))) 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 内科( 张祥建) ;神经外科( 范振增) ;邯郸市第一医院( 张丽英) 万方数据
干,脑 23 未提示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结构性损伤者不需血管 造影。大部分深部脑出血的老年患者病死率较高,不适宜血管 造影检查( 9 级证据,2 级推荐,见表 + ) 。 ,’ *! :#; 和 :#( 有助于筛选是否需做血管造影,对血压正 常的脑叶出血患者,有助于寻找血管畸形( 9 级证据, 2 级推 荐,见表 + ) 。一 般 认 为 动 脉 血 管 造 影 是 显 示 动 脉、静 脉 的 “ 金标准” 。建议行 :#;、:#( 和全脑 % 血管造影,以了解动、 静脉的详细解剖情况。 &! 一般治疗 &’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是抢救急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要 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和鼻腔中的黏液、呕吐物等。如有通气功能 欠佳或氧分压减低,应及时插入气管套管给氧,必要时做气管 切开术,使用人工呼吸器。及时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或预防 感染。 &’ ,! 保持心功能稳定和血压平稳 ! 最好做心电和血压监护, 以排除因心律异常而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也便于及时发现心 律变化。血压忌波动太大,要保持稳定,一般控制在患病前水 平,如果对于既往血压不详者,可考虑控制在 +/) " +)) 44 <= ( + 44 <= 6 )’ +&& >?@) 左右。有效治疗器质性高血压有利于 控制持续出血,特别是:( + ) 收缩压 A ,)) 44 <= 或舒张压 A ++) 44 <=,&) 0 /) 4BC 后重复检查,血压仍高者应给予降 压治疗; ( , ) 心力衰竭、心肌缺血或动脉内膜剥脱,血压 A ,)) " ++) 44 <= 者,应使平均动脉压控制在 +&) 44 <= 以下。 如果收缩压低于 .) 44 <=,应给予升压药。 &’ &! 降低头部温度! 头颈部可用冰帽或冰袋以降低脑部温度, 保护脑细胞,同时也有利于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尤其体 温 A &1’ * D ,应给予降温处理。怀疑感染 导致 体温 升 高者, 可做气管分泌物、血液和尿液培养查找致病菌。因脑室引流体 温升高者,可做脑脊液培养查找致病菌,给予恰当的治疗。 &’ %! 静脉补液! 患病前 & E 内,液体量出量应稍大于入量为 好。之后液体入量为尿量 F *)) 45,对于发热患者,体温每升 高 + D 液体量应增加 &)) 45。注意钠、钾、钙、镁等电解质及 酸碱度平衡。 &’ *! 预防抽搐发作! 特别是脑叶出血者, 一般发作 + 次应进行 对症治疗, 发作 , 次应给予预防性抗抽搐发作药物。目前首选 药物是地西泮, +) 0 ,) 4=, 缓慢静脉注射, 必要时地西泮 +)) 4= 加入 *)) 45 )’ .- 氯化钠溶液或 *- 葡萄糖液静脉缓慢点滴, 如 抽搐发作频繁时, 可以及时调整剂量, 但地西泮总量应控制在 ,)) 4= " E 以内。也可给予苯妥英钠, )’ + = " 次, & 次 " E。
60IJ?B? 5?J?K</ LK<3@I3?,7?M@?.C?K &--’ ,NO/" ) PO" %*
管造影及治疗,避免二次出血,增加病死率。
表 %$ 循证医学的证据强度和推荐分级 证据强度 $< $C !< !C # % 推荐分级 = = 8 8 8 6 $ $ 证据类型 随机对照研究的 >?@< 分析 ( A6;B) 至少一个 A6; 至少一个设计合理, 非随机对照研究 至少一个设计合理, 准实验研究 至少一个 设 计 合 理, 非实验研究 ( 对比研 究、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专家委员会报告、 权威观点和 + 或临床经验
’" &" ($ 年轻患者中 , 大量脑叶出血,临床情况恶化( ! , " 级证据,8 级推荐,见表 % ) 。 ’" &" #$ 有以下情况手术效果差$ 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在 # 0 以上,呼吸不规则,有心、肺、肾功能不全,血肿累及脑干及 高龄患者。 ($ 血肿开颅清除术和微创清除术 (" %$ 骨瓣开颅术$ 曾经是脑出血的标准治疗方法。主要优点 是能充分暴露血肿,有利于止血,解除血凝块对周围脑组织的 压迫。主要弊端是手术范围广泛,可导致进一步脑损伤,特别 是深部出血的患者。除此之外,手术效果还不理想,必要时可 行内外减压术。 (" &$ 神经内窥镜治疗技术$ 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 避免了开颅手术对脑组织大面积暴露、切开和牵拉等所造成的 后遗症,有助于患者迅速康复。 ("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 $ 小骨窗开颅是在颅骨上开 一个 &" ( 3. D &" ( 3. 的小洞,并由此在出血部位置入一根软 硅胶管,手术后反复注入纤溶药物将血凝块溶解,由置入的硅 胶管流出。与保守治疗相比,脑内血肿时间明显缩短,有助于 患者康复。此外,锥颅置管或硬通道抽吸注入尿激酶引流方法 简便,操作时间短,创 伤小,尤其 对于 出 血 ! 0 后 的早 期治 疗,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如果血肿增大,说明有活动性出 血,应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止血。 (" ’$ 6; 导向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 可及时解除血肿周围局部 受压,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迅速改善意识,促进康复。 穿刺方法是经 6; 定位,穿刺抽吸置管。将溶有尿激酶 ( 万 E 的 -" FG 氯化钠溶液 & ./ 注入血肿腔。夹管 & , ! 0 后开放引 流,可根据实际情况再抽血注入尿激酶。引流时间一般不超过 ! :。对血肿破入脑室者,可先吸除脑实质内血肿,再根据出 血量行一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并可配合定期冲洗。穿刺抽吸 当中如发现有再出血,应停止抽吸注入麻黄素止血。本方法操 作复杂,但准确、创伤小。 (" ($ 脑室引流、血肿溶解术 $ 脑室引流术主要适用于脑室内 出血、丘脑或基底核区出血破入脑室者,可穿刺侧脑室置管外 引流,解决脑室梗阻,用尿激酶灌注溶解血块引流,脑室内尿 激酶推荐用量 % 万 E。应用脑室引流结合腰穿,能防止脑脊液 循环梗阻。 (" #$ 颅内动脉瘤可以手术或栓塞治疗,动静脉畸形、海绵状 血管瘤还可用放射外科治疗疗应激性溃疡$ 伴有呕血时, 急救原则是分秒必 争, 防止继续出血和再出血。 (%) 患者应立即卧床休息, 头低 位, 偏向一侧, 以防血液误入气管而窒息; (&) 密切观察患者的 血压、 脉搏、 呼吸及尿量等; (!) 暂停饮食, 以免加重病情; (’) 对 立即给止血药; (#) 于烦躁不安的患者, 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 给予甲氰脒胍或洛赛克等抗胃酸治疗。 !" )$ 有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血糖水平。 !" *$ 早期禁用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 特殊治疗 最主要的处理措施是防止继续出血,降低颅内压。大量脑 内血肿或小脑血肿常需外科治疗,如果脑脊液循环梗阻导致昏 迷,应及时置入脑室引流管。 大多数脑出血患者死于颅内压增高或局部占位效应。血肿 周围的脑组织受压,出现水肿,血肿较大时可引起颅内压增 高,使脑组织和脑室移位、变形,重者可形成脑疝。若临床症 状逐渐加重,应首先考虑脑出血扩大和血肿周围水肿所致,需 要紧急用药治疗,可静脉给予甘露醇合用 + 不合用呋塞米。甘 露醇 %&( , &(- ./,快速静脉输入,可迅速降低颅内压,可每 隔 # , * 0 % 次。每天的最大量通常不超过 % --- ./。对于活动 性颅内出血慎用甘露醇,可用甘油果糖注射液静脉输注。静脉 内给予 ’- .1 呋塞米可以加强脱水效果,尤其适用于症状进行 性恶化的患者,一般不能长期使用,并且应监测电解质。可间 断给予血浆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脑水肿。常用 脑出血治疗建议选择如下。 ’" %$ 非手术适应证( 药物治疗) ’" %" %$ 清醒伴小血肿( 直径 2 ! 3. 或出血量 2 &- ./ ) 者常 无需手术就可缓解。 ’" %" &$ 小量出血( 2 %- ./) 或较小的神经缺损者( ! , "级 证据,4 级推荐,见表 % ) 。 ’" %" !$ 567 评分 $’ 的患者,手术效果差,不能改善临床结 局( ! , "级证据,8 级推荐,见表 % ) 。但是, 567 评分 $’ 的患者小脑出血伴脑干压迫,在特定临床情况下仍然是挽救生 命的手术适应证。 ’" &$ 手术适应证$ 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迄今 尚无统一标准。 ’" &" %$ 手术的最佳适应证是清醒,中 , 大血肿。 ’" &" &$ 一般认为患者年龄不是特别大、重要脏器功能较好、 术前血压不太高、没有禁忌证,丘脑或基底核区血肿量 9 !./;内科保守治疗不见好转,病情逐渐加重,或出现脑疝先 兆;血液破入脑室并影响脑脊液循环者,应尽早行脑室穿刺引 流,同时腰穿 % 次 + : 每次放脑脊液 %- , &- ./,直 至 病 情 平 稳,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引流管保留 % 周左右。 ’" &" !$ 小脑出血血肿直径 9 ! 3.,或小脑半球出血量在 &- ./ 以上,神经功能恶化、脑干压迫和梗阻性脑积水的患者,尽可 能快地手术清除血肿或脑室引流后,可挽救生命,预后良好, 对于昏迷患者也应如此( # , "级证据,6 级推荐,见表 % ) 。 ’" &" ’$ 脑出血系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或海绵状血管瘤所致, 如果手术能到达病变血管部位,应当手术( # , " 级证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