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住宅小区休闲空间景观设计研究,能够实现城市居民居住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梦想。住宅小区休闲空间景观设计必须为居民服务,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住宅小区用地范围内的绿化基础,优化社区整体生态环境,形成一个居民在自然生态景观环境中进行丰富多样的日常健身休闲、娱乐社交、邻里交往活动的场所。
小区景观功能及需求分析 小区绿地的生态功能、景观效果和服务功能对小区环境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具体作用:(1)小区绿地以植物为主体,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等作用。小区绿地能有效地改善居住区建筑环境的小气候。(2)小区绿地是形成居住区建筑通风、日照、采光、防护隔离、视觉景观空间等环境基础,富于生机的园林植物作为小区绿地的主要构成材料,绿化美化居住区的环境,使居住建筑群更显生机活泼、和谐统一,绿化还可以遮盖不雅的环境物。(3)小区绿地优美的绿化环境和方便舒适的休息游嬉设施、交往场所,吸引居民在就近的绿地中休憩观赏和进行社交,满足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户外活动的要求,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邻里交往。
现阶段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现状及各种流派、风格 现状:1.景观设计西方化2.景观设计雷同化3.景观设计平面化4.景观设计围墙化 各种流派、风格:小区景观设计是指在小区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它具有两个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景观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目前,流行的小区景观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欧洲古典园林景观形式:1、法国现代园林风格 2、现代巴洛克风格 3、巴拉甘风格4、加利福尼亚学派 5、瑞典斯德哥尔摩学派 (二)欧洲新古典园林景观形式(三)日本庭院园林景观形式 1、筑山式回游庭园 2、枯山水庭园 3、茶道庭园(四)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形式:中国园林景观的内涵“意境”,是中国园林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
小区景观设计和周边建筑等相关要素分析 小区景观设计的绿化不能掩盖建筑物,而是通过植物配植,使建筑物与小区景观更加协调融洽,形成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生态文化景观和理念。绿化布置要低于建筑物,让建筑物周围有开敞明朗的空间环境,从而使建筑物与绿化景观互为映衬。小区不同景点和建筑群的绿化布置疏密相间,既可形成道路绿化的遮阳效果,又需开辟透景线,展示小区景观和绿化掩映中的建筑物。
小区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景观设计体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即人性化景观设计,是人们对设计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景观设计在充分尊重自然、历史、文化和地域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阶层人的生理和审美需求,才能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内涵。(2)景观设计突出生态思想:居住区整个的房前屋后的环境,首先应该给人提供是绿色的环境。风景园林师可以通过空间的划分、空间的阻隔,道路的分隔,绿化种植建造不同的空间,使人的视野范围内尽量多的看见绿色,尽量多的看见绿色的自然环境,使人的视野感觉和心里感受是处在绿色的生态环境中。(3)景观设计注重文化内涵:小区环境作为城市人类居住的空间,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小区景观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营造小区环境的文化氛围,在具体规划设计中,注重小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挖掘、提炼和发扬小区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规划中予以体现。同时,还要注意到小区环境文化构成的丰富性、延续性与多元性,使小区环境具有高层次的文化品位与特色。(4)景观设计体现风水理念: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它们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只有联合多学科共同研究、分工协作,才能保证一个景观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创造出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质量的景观。用风水理论对现代建筑及景观设计进行指导,有利于建筑,景观人性化,自然化。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生存环境。
住宅小区休闲空间的要素 (一)住宅小区休闲空间的表现要素:1.需要要素:休闲空间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缓解工作压力、和睦近邻亲朋关系、观赏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它的出现是现代城市居民追求精神生活的必然结果。2.实体要素:休闲空间是小区居民共同活动、共同休闲的公共空间,一般设有地面空地、绿地、道路、水池、喷泉、小品、座椅、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这些要件需通过合理的设计布局才能为居民提供一个接近自然的理想的活动场所。
(二)住宅小区休闲空间的设计要素:休闲空间设计的出发点应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以人的舒适感为中心,让人使用和享受的。休闲空间设计应考虑人性化的元素,通过研究人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人群的喜好和不同区域、不同气候等作为首要的设计基本原则,达到人物融合的“天人合一”效果。
休闲空间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文化的体现: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文化特点,在设计休闲空间之前,了解这片地区的区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设计要做到有特色,应从该地区特有的文化底蕴入手,把握该片区历史渊源和传统积淀,从文化体现着手设计空间表现。b 区域功能的和谐: 休闲空间设计首先要注重平面空间的表现力。平面空间是休闲场所的基础性工程。其次,休闲空间设计除了要在平面上进行思维设计,还要在空中与平面进行伸展性空间思考。真正达到地面与空中顺畅和谐的结合,让人感受这种结合在休闲环境中所带来的享受喜悦。休闲空间的分区主要可以分为空地休闲区、绿地植被区、水池假山区、音乐喷泉区、小品雕塑区、回廊座椅区、健身娱乐区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这一分区只是理论上或设计思考中的分区,在布局设计和实际施工中,各个分区是融合在一起的,以共同构成城市公共休闲场所的小环境。
对课题研究的一些启发: 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艺术。通过阅读有关书籍和相关案例等,对小区景观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满足人的基本需求:设计时要考虑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人活动的特点,要求有明确的功能分区,要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2)心理需求:对景观的心理感知,通过夕阳、清泉、急雨、蝉鸣、竹影、花香,都会引起人的思绪变迁。在景观设计中,一方面要让人触景生情,另一方面还要使“情”升为“意”,这时“景”升为“境”,即“境界”,成为感情上的升华,以满足人们得到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要。(3)环境需求:通在小区环境中还留出一定比例的“自然空间”,可以有效地调节小区的生态环境。通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高效地利用地质因素和自然资源;减少人工层次而注意自然环境设计。(4)空间需求:亲地空间可以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硬软景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亲绿空间环境;而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的合理安排,可以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创造良好的亲子空间。
小区景观设计本着“以人为本、生态设计”的思想,充分利用小区内的有限空间,实施绿化、造景,力求营造“绿树成荫、花木扶疏、鸟语花香、缓坡清流、阳光草坪、生机盎然”的居住环境。
附:参考文献目录 1《居住小区环境设计》 琚利民山西建筑,2003年10月第29卷第13期 2《理想景观—城市景观空间系统建构与整合设计》 金俊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
3《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刘滨谊 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 4《国外城市绿地 景观评价》王祥荣 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 5《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营建》 金涛 杨永胜 主编 中国城市出版社
6《园林规划设计》 胡长龙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7《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主编 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园林规划设计》 赵建民 中国农业出版社 9. 《住宅绿地空间设计》 顾姚双. 姚坚. 虞金龙中国林业出版社 10《花园设计》 赵锡惟.梅慧敏.江南鹤.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1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杨赉丽 中国林业出版社. 12《中国花经》 程绪珂.陈俊愉等 上海文化出版社 13《园林生态住区——21世纪的住区新理念》[J],于晓华 安徽建筑
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地被植物、 竹类、水生植物 一、乔木 1、行道树:悬铃木、广玉兰、杨树、樟树、栾树、银杏、独干女贞、槐树、柳 树、重阳木、水杉、池杉、棕榈 2、庭荫树:梧桐、银杏、槐树、朴树、樟树、杜英、白玉兰、枫香、马褂木、石楠 3、园景树:雪松、龙柏、紫叶李、龙爪槐、桂花、梅花、樱花、丁香、柑桔、龙柏、笔柏、石榴、杜英、白玉兰 4、抗污染树种:臭椿、榆树、朴树、构树、刺槐、桑树、合欢、女贞、石楠 二、灌木及藤木植物 十大功劳、阔叶十大功劳、南天竹、含笑、火棘、石楠、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构骨、栀子花、六月雪、海桐、凤尾竹、丝兰、紫叶小檗、腊梅、八仙花、海棠、棣棠、月季、紫茉莉、紫薇、木槿、木芙蓉、红继木、金钟花、石榴、红枫、青枫、棕榈、侧柏、笔柏、云南黄馨、爬山虎、凌霄、木香、连翘 三、地被植物和竹类 1、草皮:马尼拉、天堂(419、328)草、高羊茅、早熟禾、狗牙根、天鹅绒草、马蹄金等 2、地被:爬地柏、扶芳藤、枸杞、酢浆草、三叶草、美女樱、沿阶草、葱兰、地被菊 3、竹类:适宜长沙市城市气候特点的竹类 四、水生植物 1、挺水植物:荷花、香蒲、千屈菜、芦苇、水生鸢尾 2、浮水植物:睡莲、芡实 3、沉水植物:眼子莲、苔草 4、漂浮植物:凤眼莲、浮萍 附件二: 色叶植物、花灌木、芳香植物、 多年生(宿根)花卉 一、色叶植物 变为红色的或紫色的:枫香、红枫、鸡爪槭、南蛇藤、火炬树、乌柏、盐肤木、卫矛、山楂、南天竹、五叶地锦、小檗、黄连木、枫杨、爬山虎、山麻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