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老年人。因老年人骨质疏松,跌倒时下肢突然扭转或急剧过度外展或内
收,或外力直接冲击大粗隆即可发生骨折。若不及时治疗,因长期卧床,可引起褥疮等并发
症。且治疗不当可引起畸形愈合,影响患肢功能,所以应及时治疗。

疾病简介

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男性
多于女性,约为1.5∶1,
股骨粗隆间骨折
属于关节囊外骨折。
由于股骨粗隆部位的血液供应丰富,很少发生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凡伤后髋内翻越严重,骨折越不稳定,反之,原始髋内翻越
轻或无内翻者,骨折越趋稳定。因此,骨折的稳定性似与骨折走向方向无关。
股骨上端包括股骨头、股骨颈及大小粗隆。由股骨颈基底以远至小粗隆水平以上
部位所发生的骨折,称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粗隆间部
位的骨质为海绵质骨,老年时这部分骨质也是脆而疏松,所以容易发生骨折。
由于这部分有许多肌肉附着,所以局部的血液供给丰富,加以骨折的接触面积大,
因此,骨折后愈合连接一般不成问题。主要问题是有发生髓内翻的趋势,形成畸形连
接,造成跛行,并由于承重线的改变,可能在后期引起患肢创伤性关节炎。
临床表现

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均较明显,有时髋外侧可见皮下瘀血斑,
远侧骨折段处于极度外
股骨粗隆间骨折
旋位,严重者可达90°外旋。病人多为老年人,伤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或行走。下
肢短缩及外旋畸形明显,无移位的嵌插骨折或移位较少的稳定骨折,上述症状比较轻
微。检查时可见患侧粗隆升高,局部可见肿胀及瘀斑,局部压痛明显。扣击足跟部常
引起患处剧烈疼痛。往往需经X线检查后,才能确定诊断,并根据X线片进行分型。

疾病诊断
诊断依据
(1)有外伤史
股骨粗隆间骨折
(2)上述临床症状和体征:疼痛压痛外旋畸形等
(3)X线摄片可见骨折

鉴别诊断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2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的受伤姿势,临床表现大致相同,两者容易混淆,
应注意鉴别诊断,一般说来,粗隆间骨折因局部血运丰富、肿胀、瘀斑明显,疼痛亦
较剧烈,都比股骨颈骨折严重;前者的压痛点多在大粗隆部,后者的压痛点多在腹股
向韧带中点的外下方。X线片可帮助鉴别。
治疗措施

患者多为高龄老人,首先注意全身情况,预防由于骨折后卧床不起而引起危及生
命的各种并发症,如肺
股骨粗隆间骨折
炎、褥疮和泌尿系感染等。骨折治疗目的是防止发生髋内翻畸形,具体治疗方法应根
据骨折类型、移位情况、患者年龄和全身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方法。

牵引疗法
适应所有类型的粗隆间骨折。尤其对无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并有较重内脏疾患不适
合手术者。牵引的优点是可控制患肢外旋,对I、II型稳定性骨折,牵引8周,然后
活动关节,用拐下地,但患肢负重须待12周骨折愈合坚实之后才可,以防髋内翻的
发生。
对不稳定性骨折牵引的要求是:a.牵引重量,约占体重1/7;b.一旦髋内翻畸形
矫正后,需保持占体重1/7~1/10的牵引重量,以防髋内翻畸形再发;c.牵引应维持
足够时间,一般均应超过8~12周,骨折愈合初步坚实后去牵引。

闭合经距多根斯氏针内固定
先行胫骨结节牵引,进行复位,行全身系统检查,伤后3~7d内在骨折台上手术。
用4枚直径3.5mm斯氏针同股骨颈骨折多根斯氏针固定术。

钉板类内固定
本方法适用于成人各种类型骨折,常用的内固定有DHS(动力性髋螺钉)和Char
nley滑动加压钉等。
股骨粗隆间骨折

Ender钉固定
钉从股骨内髁上2cm处凿孔,在X线电视荧光屏上观察Ender针,穿过骨折部
直达股骨头关节面下0.5cm左右。使数根钉端呈扇形或鱼叉样散开,以固定近端骨块。
术后施皮牵引或防外旋鞋。

Gamma钉固定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3页
90年代初,一些国家采用Gamma钉,即一根带锁髓内针,斜穿一根通过股骨
头颈部粗螺丝钉,因主钉通过髓腔,从生物力学分析,力线离股骨头中心近,因此,
Gamma钉股骨内侧可承受较大应力,可达到早期下地负重的目的。
疾病分型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名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随着社会的老龄化,
人均寿命的延长,骨质
Gamma钉固定
疏松人数的增加,老年人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概率呈上升趋势。仔细研究股骨粗隆
间骨折的分型有利于对骨折程度作出更准确的评价,以选择更加适合的治疗方法和判
断预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加以综述。股骨粗隆间骨折由间接暴力和直接暴力损
伤产生。老年患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为直接外力如跌倒所致。因常伴有不同程度
的骨质疏松,故易造成严重的粉碎性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很多,目前公认并
得以应用的有以下十种:Evans分型(1949),BoydGriffin分型(1949),Ramadier
分型(1956),DecoulxLavarde分型(1969),Ender分型(1970),Tronzo分型(1973),
Jensen分型(1975),Deburge分型(1976),Briot分型(1980),AO分型(1981)。所有
分型可归为两类:a)解剖学描述(Evans;Ramadier;DecoulxLavarde);b)提示预
后(Tronzo;Ender;Jensen改良的Evans分型)。任何骨折分型必须应用简便,并能
指导治疗,同时提示预后才能具有临床意义。就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而言,能够对于
骨折的稳定性及复位、固定之后骨折部位能否耐受生理应力做出判断尤为重要。AO
分型,Evans分型,Jensen分型和BoydGriffin分型为大家熟知并得以广泛应用。
现介绍如下。

AO分型
AO将股骨粗隆间骨折纳入其整体骨折分型系统中归为A类骨折。A1型:经转
子的简单骨折(两部分),内侧骨皮质仍有良好的支撑,外侧骨皮质保持完好。1、沿转
子间线;2、通过大转子;3、通过小转子。A2型:经转子的粉碎骨折,内侧和后方
骨皮质在数个平面上破裂,但外侧骨皮质保持完好。1、有一内侧骨折块;2、有数块
内侧骨折块;3、在小转子下延伸超过1cm。A3型:反转子间骨折,外侧骨皮质也有
破裂。1、斜形;2、横形;3、粉碎。AO分型便于进行统计学分析。既对于股骨转
子间骨折具有形态学描述,又可对于预后作出判断。同时在内固定物的选择方面也可
出建议。

Evans分型
Evans根据骨折线方向分为两种主要类型。Ⅰ型中,骨折线从小粗隆向上外延伸;
Ⅱ型中,骨折线是反斜形。其中Ⅰ型1度和Ⅰ型2度属于稳定型占72%,Ⅰ型3度、
Ⅰ型4度和Ⅱ型属于不稳定型占28%。Evans观察到稳定复位的关键是修复股骨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