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产品营销的困境及解决方法

农产品营销的困境及解决方法

目录目录 (1)摘要: (2)第一章农产品的营销困境 (3)1.1各省水果滞销 (3)1.2各省蔬菜滞销 (3)1.3产品质量问题严重 (4)第二章农产品滞销的原因分析 (5)2.1农产品种植的盲目性 (5)2.2缺乏品牌意识 (5)2.3气候异常影响南北方蔬菜集中上市 (5)2.4运输成本提高 (6)2.5产品质量欠佳 (6)2.6流通渠道不畅通 (6)第三章农产品滞销解决对策 (7)3.1做好政府服务工作 (7)3.2合理开展农产品种植,提高农民市场意识 (9)3.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 (10)3.4积极开展农产品营销 (10)参考文献 (16)谢辞 (17)摘要:近年来,农产品依然是丰产不丰收,能否解决这一问题,是关系到能否真正提高农民收入,能否真正启动内需,以及能否真正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因此为了真正实现农民丰产丰收,提高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必须了解农产品在种植、运输、加工、营销等方面存在的质量问题、盲目从众、信息不发达、市场观念贫乏、流通渠道落后、加工技术匮乏、资金短缺、产业结构不完善,产品价格不合理,营销手段不科学等问题,并合理客观的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科学适当的种植决策、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质量、规范质量标准、采用创新性销售渠道、完善产业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实施绿色营销。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农民丰产不丰收问题,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农社对接;农超对接;绿色营销第一章农产品的营销困境1.1各省水果滞销一度被炒至“天价”的苹果,如今遭遇“倒春寒”。

早在五月初,在苹果主产区山东省胶东半岛,许多经销商和个人去年秋天高价收来的苹果,仍积压在每天耗资不菲的冷库里,出库价已略低于收购价,亏损几乎已成定局。

又加之新苹果上市,经销商与果农之间便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纷纷降价。

结果,不仅使得苹果价格很低,而且致使大量苹果滞销,甚至烂在树头,果农及经销商损失惨重。

受“西瓜爆炸”事件影响,西瓜销量锐减。

“膨大剂西瓜”致四川攀枝花等地西瓜滞销,虽然专家称膨大剂对人体无害,但是消费者还是不放心,都凭自己的直觉判断,西瓜还是不要吃的好。

攀枝花、北京、太原等多地出现西瓜滞销的情况。

1.2各省蔬菜滞销自春季以来,我国山东、河南、浙江等多个地区的部分品种蔬菜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滞销。

河南芹菜大丰收,但菜农却高兴不起来,河南中牟官渡村的芹菜种植户们开始大肆处理地头的滞销芹菜,一车车抽薹的芹菜被倒掉,运气好一点的可以卖给当地的养殖户。

“芹菜3月就是成熟期,现在已经老得抽薹了,没办法卖了。

”同样的事情也困扰着河北的菜农,1500公斤芹菜仅卖90元,令菜农们痛心不已。

据媒体报道,上海卷心菜田头收购价低至0.15元。

昆明市安宁八街镇的食用玫瑰花在五一假期后突然大幅降价,售价不到成本的一半,同时还出现滞销。

许多花农的玫瑰花因无人采购,烂在地里。

一度风光无限的“蒜你狠”似乎也正被这一魔咒无情地抛向低谷。

今年5月以来,新蒜价格连续大幅下跌,老蒜价格也趋步跟降,跌至一元一斤。

目前,广西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6500亩、总量达1.3万吨辣椒遭遇滞销。

按照往年,当地辣椒这个时候的销售价格在每公斤2元钱左右,今年销售价格只有0.40元左右,而且销路十分不顺畅,大批量已经可以上市的辣椒正在等待客商前来收购。

1.3产品质量问题严重粮食中的染色大米、小米,面粉中增白剂、添加剂的过量使用,陈米陈面的再加工,馒头加工化学增白法等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上演。

据工商部门调查,各地区农资农药市场都存在或明或暗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甲胺磷、双氟磷、氟乙酰胺、盐酸克伦特罗等农药、兽药的现象。

农产品“丰产不丰收”现象减少了农民朋友的收入,打击了农民朋友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农村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持续稳定发展。

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农产品滞销的原因,努力找出应对之策,以便有效地解决这个困扰农村多年的问题。

第二章农产品滞销的原因分析2.1农产品种植的盲目性农民生产的盲目性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当某种农产品出现赚钱效应的时候,大家就会一哄而上种植这种农作物,结果就造成这种农产品的严重供过于求,价格骤减;当某种产品亏损的时候,大家又都大量减少甚至停止该种农作物的种植,结果导致该种农产品供不应求,价格暴涨。

就这样,价格暴涨暴跌,陷入一个恶性周期循环。

农产品种植的盲目性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1)农村因为信息不够发达致使农民不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到市场上最新的供求信息,不能冷静分析市场的需求,为种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是采取一种从众的方式,从而跟不上市场变化。

(2)政府在农民种植方面没有提供有效的引导,没有从实际出发为农民朋友做好服务。

2.2缺乏品牌意识在农村,能够意识到品牌问题的人微乎其微,这也是为什么农村不管丰收与否,农民都很难赚到钱的原因所在,只是销售原材料式的农产品,导致的结果只能是价格的竞争。

当然,这个跟我们农村的生产方式有一定关联,我们农村基本是包产到户的生产方式,每一户人家种植的农产品的规模都是有限的,销售的时候各自为战,无法进行品牌的统一宣传,另外政府在这方面也缺乏有效的引导,这些原因最终导致了多年来农产品始终贱卖的现象。

2.3气候异常影响南北方蔬菜集中上市除了蔬菜产量提高是造成蔬菜滞销、销售困难的一个因素外,还有就是今年的异常气候影响。

往年,我国蔬菜一般都是南方蔬菜先上市,等南方蔬菜下市的时候北方蔬菜才上市,南北方蔬菜上下市之间有个时间差。

而受异常气候影响,蔬菜的成熟期普遍发生变化,外地蔬菜较早地占据了本地蔬菜市场,而南北方的蔬菜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上市,造成市场供应饱和,收购价格难以得到提高。

2.4运输成本提高不断飙涨的燃油价格,造成蔬菜运输成本增加,还有高速公路过于密集的收费,都加大了蔬菜流通环节的成本,加剧了蔬菜滞销。

另外,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物流规划不合理,流通环节过多,迂回运输、长距离运输,导致流通费用过大,这也是蔬菜生产价格与销售价格悬殊的重要原因。

2.5产品质量欠佳现在一些不法商户为了谋求暴利,不惜欺骗消费者,不顾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对作物施加一些激素,如:膨大剂,染色剂,催熟剂,添加剂等等。

改变作物的自然生长周期,力求使农产品更快更早的面向市场,以获得较高的收益。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以下几点:(1)质量安全意识不强(2)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及工作经费不足(3)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率不高(4)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2.6流通渠道不畅通对相当一部分农户来说,由于信息不畅通,自身关系网不发达,只是被动的等待经销商及部分小商户上门采购。

一旦农作物滞销渐露苗头,便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收购量,此时会由于销售渠道的不畅通而使滞销情况进一步加深。

第三章农产品滞销解决对策3.1做好政府服务工作目前,国家已经取消了通过行政手段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来保证生产者收益的政策,并且我国农产品从整体上讲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

如果还停留在以前的老观念上,只是进行生产,不顾市场的变化,就会造成更为严重的产品过剩。

因此为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内部的增收空间,政府部门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保证信息畅通在市场经济时代,信息就是财富。

而农村普遍信息封闭,对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基本都不了解,更不懂什么农产品期货等专业知识。

所以当地政府部门应该设立专门的农产品信息咨询员,定期向农民朋友提供国内以及国际市场各种农产品的供求信息,为农民朋友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

(2)采取协调联动当前的农产品发展,靠某个企业、某个产品来带动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采用协调联动的方法,增加企业、产品的关联性、延伸性、精深性、增值性,以降低竞争成本,形成集约优势,形成以农产品的龙头企业带动-协会协调-半成品坯料加工-农户基地协同发展的产业链,避免恶性竞争。

这样才能形成以龙头加工企业带动种植户种、养、加工,引领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农产品只有通过组成联盟,才能使企业竞争力增强、规模效益显现、发展迅速。

目前,我国农产品行业无序竞争,相互杀价现象严重。

可通过成立协会来协调规范企业发展,通过行业分层次组成联盟,发挥集约优势、规范效应,增强行业、企业竞争力。

(3)实施产业化经营目前我国农户应发展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联成一体,多层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效益,减少市场风险。

通过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农产品商品基地,使农民有比较可靠的市场销售保证,尽而避免农产品生产的盲目性。

(4)实行优惠政策在当前的形势下,国家应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工商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进入农产品领域,引导农民扩大规模经营,形成农村支柱产业,增加收入。

协助农民构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以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进入流通领域,大力开发国内外市场,推动农业生产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形成。

(5)改善营销渠道在新经济和网络经济背景下,市场的需求日益个性化,对农产品营销渠道过程的参入程度越来越高。

信息技术为异地交易提供了物质基础,便利的交通运输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物流的速度。

如江苏省无锡市就出现了网络购菜,人们足不出户,在家里或办公室轻点鼠标,到傍晚时分所需的都会准时送到指定地点,极大的方便了日益忙碌的人们,特别受到广大没有时间逛菜场的白领阶层们的欢迎。

积极倡导低成本实战营销,企业要积极参与农产品加工,通过投资办厂,租赁乡企厂房、车间等方式开展农产品加工或委托加工,为下游企业开展初加工产品,为超市或专卖店开展定牌生产。

从而促进更多的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加企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现在,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国际的相关政策,农产品企业要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力度,发展农产品对外贸易。

要在营销专家指导下善于利用农产品在品质和价格上的比较优势,扩大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充分发挥地区的地缘优势和抓住对外贸易战略升级机遇,努力扩大农产品对外出口,由供应出口向在境外设立批发市场、批零结合等发展。

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对日本、韩国的农产品贸易,开拓南亚、西亚和欧美市场。

(6)发展现代流通方式现阶段情况下,可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适时发展冷链配送系统,在城市开设农产品连锁专卖店。

扩大对超市、大专院校、餐饮业的农产品配送业务,形成在主产地采购,在城镇超市配送销售的农产品业务经营体系。

在当前业态下,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正成为每个企业的重心工作。

注重原产地绿色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整合,提高农产品在新型业态和高端市场中的比重。

广泛进行网上交易,开展电子商务,延伸交易半径,扩大交易商圈,加速交易过程,降低交易成本。

另外,利用其他涉农网站的信息服务功能,将当地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出去,促进交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