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脾胃虚弱压“手穴”,7天给你大改变

脾胃虚弱压“手穴”,7天给你大改变

脾胃虚弱压“手穴”,7天给你大改变
脾胃虚弱,为中医名词术语。
脾胃虚弱含义比较笼统,包含了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中气下
陷、胃阳虚、胃气虚、胃阴虚及脾胃虚寒等中医证候。其中脾气虚是脾胃
虚弱的基本类型,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所表现的证候。多因
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耗伤脾气所致。“脾气虚”一词出于《内经》,
如《灵枢·天年》篇中有“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的论述。其后历代
医家对脾气虚证进行深入研究及发挥,指出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
为后天之本。若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脾胃虚弱;或后天失于调养,或饮
食不节,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忧思日久,损伤脾胃;或年老体衰,或
大病,久病之后,元气未复,失于调养,均可使脾气亏虚,运化功能失常,
导致气血生化乏源,形成脾气虚证。

脾胃虚弱病因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忧思日久,禀赋不足,年老体衰,大病初愈,
调养失慎都可以导致脾胃虚弱证。《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脾病
候》:"脾气盛,为形有余,则病腹胀,溲不利,身重苦饥,足痿不收……
是为脾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脾气不足,则四肢不用,后泄,食不化呕逆,
腹胀肠鸣,是为脾气之虚也。" 因此其病因有三方面:一为饮食失调;
二为劳累过度;三由于急慢性病。以上诸因,耗伤脾胃,导致脾胃不足,
运化失健,形成脾胃虚弱证。

脾胃虚弱临床表现
脾胃虚弱的常见临床表现:病程较长,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
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
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
白,脉虚无力。
如表现为脾气虚则见:脘腹胀满,食后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
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
白,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如表现为脾阳虚则见: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肢冷,
大便溏薄清稀。或肢体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白带多质稀。
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如表现为脾不统血则见:为脾气虚则运化无力,气血亏虚,可见食少,
腹胀,便溏,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一为
多种出血症状,如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等。便血而属脾不统血者,
以大便下血,血便混杂,或先便后血,血色紫暗,或大便漆黑,兼见脾气
虚症状;崩漏而属脾不统血者,表现为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尽,色淡质薄,
面色白或虚浮,身体倦怠,四肢不温,气短懒言,纳呆便溏等。
如表现为中气下陷则见:面色淡白,眩晕易汗,短气,倦怠,食少,
便溏、腹部重坠,便意频数,小便浑浊如米泔等。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
子宫下垂、脱肛及慢性腹泻等病。
如表现为胃阴虚则见:见口干唇燥,嘈杂,干呕,饮食减少,或吞咽
不利,食后胸膈不适,大便干结,舌红中心干,少苔,或舌光、干绛,脉
细数等。
如表现为脾胃虚寒则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
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
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脾胃虚弱压“手穴”,7天给你大改变

此法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弱的人,不用吃药,你自己可以自疗!
主要压哪几个手穴呢?主要是手穴上的头顶点、脾点、胃肠点(如上
图),可以用手指或者火柴棒或者牙签圆头按压7分钟,也可以,可以用
棍针按压。
记住,按压只要压住即可不需要揉动,心里想着那个点就是浮在水上
的皮球,按住不要移动,最好压时能闭上眼睛效果更好,心里能感觉到自
己的心跳入静,去数自己的心跳,慢慢时间就到了,睁开双眼,非常舒服,
坚持7天,会感觉胃口好了,消化不错。

我坚持了7天让我的身体健康有了很大的改变。

脾胃虚弱预防
1.脾胃虚弱的一般饮食要求
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
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
豆、芡实、莲子肉等。而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
生津之品。若气机阻滞的病人,宜多食萝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
的调料,兹将与脾胃病有关者,择要叙述。
2.常用食疗方法
(1)益脾饼白术、干姜、鸡内金、熟枣肉。将前三味轧细焙熟,共
合枣肉,同捣为泥,作成小饼,炭火上炙干,晨起空腹,细嚼咽之。
(2)蜂蜜蜂蜜隔水蒸熟后,于食前空腹一次服下,每日2~3次,坚
持每日服用。
(3)薏米莲子粥薏苡仁、莲子肉(去皮心)、冰糖适量。先煎苡仁,
继入莲子肉,待粥成后加入冰糖,作早点食用。
(4)山药扁豆糕鲜山药、扁豆、陈皮、红枣肉。将山药去皮切成薄
片,再将枣肉切碎,共合均匀后蒸糕,做早餐食之,每次50~100克。
(5)大麦汤羊肉、草果、大麦仁。羊肉切片后,与草果熬汤,过滤
后用汤煮大麦仁,熬熟,加盐少许即成,亦可在滤汁后与肉同煮食之。
3.小儿脾胃虚弱的饮食补养
(1)红枣小米粥取红枣,小米,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
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适用于消化不良伴
有厌食的脾虚小儿。
(2)莲子山药粥取莲子,山药,粳米。将莲子去皮及心,加山药、
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小儿。
(3)沙参麦冬扁豆粥取沙参,麦冬,扁豆,粳米。先将沙参、麦冬
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适用于手足心热、便
干的脾阴虚小儿。
4.生活调养
(1)保持精神愉快,避免过度疲劳、忧愁、悲伤、恐怖、紧张情绪
和其他因素引起的精神上的创伤。
(2)饭前少用脑,吃饭要专心,饭后稍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必要时经常在腹部戴一块棉肚
兜。夏季亦不可贪凉露宿。
(4)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适当地作内养气功,保健操和太极拳。
5.禁忌食物
(1)凡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均为禁忌食物,如苦瓜、黄瓜、
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苋莱、茭白、莴笋、金针菜、柿子、香蕉、
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莜麦等。
(2)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如鸭肉、猪肉、甲
鱼肉、牡蛎肉、牛奶、芝麻等。
(3)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如荞麦;山楂、萝卜、香菜
等。

男人有1个长寿穴
导读:“人过三十天过午”,男性从三十岁开始,身体机能进入衰退
阶段,只有多注意养生保健,才可以使人体正气充足、阳气不亏,从而降
低各种男性疾病发生的几率,提高生命质量。
男科保健,有一个首要的穴位——关元。关元穴位于人体肚脐之下、
“阴脉之海”的任脉,又称下丹田,有培补元气、强壮身体的之功效。
要找到关元穴很简单,在人体正中线上,从肚脐向下量出四指宽的距
离,就是关元穴。
按摩关元穴时,首先可以关元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分别向逆时针及顺
时针方向按摩3至5分钟。然后,随呼吸按压关元穴3分钟。如果有条件,
也可以用艾条灸关元穴,每次10分钟左右。坚持按摩关元穴,有很好的强
壮身体机能的作用。
此外,中老人男性常见的病征之一是腰酸、腰痛,这时,揉腰眼不失
为一个缓解男性腰痛的好方法。腰眼穴为经外奇穴,在腰部,第4腰椎棘
突下,旁开约3.5寸的凹陷中。
按摩时,应先找到第4腰椎棘突这个水平线。方法是:将双手叉腰,
从背后摸到腰间的骨头,此为解剖学中的髂嵴,髂嵴正好与人体的第4腰
椎棘突相平。然后,从正中线开始量出一个手掌再多一点的距离,便是腰
眼穴所在。
一般来说,按摩腰眼时身体坐正,两手握拳自然背向后面,用食指隆
起的拳眼紧按腰眼穴并做旋转用力按揉,以酸胀为宜。每次可按摩5分钟,
长期坚持有很好的强腰健肾功效。

相关主题